一品宰辅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道旨意(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道旨意

下嫁,这就意味着能够离开这冰冷的皇宫!

离开这只能看见高墙内四角的天空的公主府!

那原本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苍白的日子忽然之间有了个巨大的转折,她看不见未来了!

那未来或许如这天空中的晚霞一般灿烂,也或许会如日落西山那般沉寂。

但无论如何,原本古井不波的生活里终于泛起了一抹涟漪,至于这涟漪能够涤荡出怎样的波纹来,谁知道呢?

至少他的诗词文章了得。

至少他是许云楼的儿子!

对于许云楼这位开国大元帅她并不了解,只知道他死在了漠北战场,这还是在知晓了那道下嫁的旨意之后她听姜之慧说的。

母亲对这件亲事极为反对,也不知道她为何反对,想来也是担心自己嫁去了那么远那么穷苦的地方去过那清贫的日子吧。

但母亲的反对显然毫无意义,父皇非但没有答应,好像还训斥了母亲,至少这十日来父亲都未曾去过母亲的寝宫。

所以帝王家是无情的。

所以不如远走他乡,至少还有能够将自己的未来织成这灿烂云彩的机会!

她笑了起来。

那张漂亮却带着病态般的苍白的脸蛋儿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娇艳。

“你看,燕子归巢了。”

姜之慧一怔,正要问问这位三公主怎么有如此闲情,却忽然听见了一个公鸭嗓子声音传来:

“三公主唐若曦接旨!”

这声音打破了少女的幻想,她收回了视线看了过去,来的是敬事房总管大太监严公公,更令她惊讶的是严公公的身后站着一脸笑意的云皇后和一脸凄然的她的母亲夏昭容。

这是怎么回事?

唐若曦起身走了过去,跪在了严公公的身旁。

严公公清了清嗓子,展开了那道圣旨,高声诵读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辰皇后云娘,为大辰江山社稷之重将其子唐不归送去景朝为质子,换取了大辰边疆之稳固,其功不可没,朕对此一直心怀愧疚。

念及云皇后膝下无人尽孝,朕之爱女三公主唐若曦温柔贤惠心地善良,故朕特将三公主唐若曦过继到云皇后名下,为其女!

此后,唐若曦与夏昭容再无母女关系。

着内务部更改唐若曦金册,通报全国!

钦此!”

唐若曦小嘴儿微翕,她抬起了头来,一脸的茫然——

这、这怎么连娘都换了呢?

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严公公躬身向前,“三公主,从此往后,您就是皇后的女儿了,快谢恩接旨吧。”

唐若曦接过了圣旨,云皇后欢喜的走了过来,“女儿快快起来,让为娘好生看看你!”

堵上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为系统舔校花两年半,她当真了
为系统舔校花两年半,她当真了
本书又名《寄宿阿姨家后,系统激活了》 叶潶得到了系统,但只有充满舔狗能量才能将其激活。 为了系统,叶潶开始狠狠舔校花李梦瑶,从高中一直舔到大学。 耗时两年半,系统终于激活了,叶潶发誓不再当舔狗,他要当一个海王! 可万万没想到,李梦瑶居然当真了,哭着质问他凭什么舔到一半不舔了。 而叶潶,在寄宿阿姨家后,成功超神。
木有猫饼
全职业巨星:从开网约车开始
全职业巨星:从开网约车开始
他穿越了,成了一档真人秀节目的嘉宾。 这个节目,是为打工人打造的,奔走在打工第一线,而他的第一职业,是一名网约车司机。 【有一嗦亿,主播鼻子挺大。】 【是哈,手也大,脚也大,我就喜欢这种哪都大的男人。】 【主播应该选择唱歌,怎么选了个网约车司机这个职业啊?】 【……】 是啊,他应该选择唱歌才对,可是…… 直播网约车整活,不香吗? 女乘客:“师傅,您这车一升气能跑多远啊。” 他:“我一生气不跑了!
佚名
开局修真废物,我要逆风翻盘
开局修真废物,我要逆风翻盘
15岁时检测灵根,他被检出杂灵根,成为了修仙废物。 后来他遭人诬陷,说他偷了极品丹药,被废去了灵根。 亲人嘲讽他,未婚妻背叛他,他身边的一切都不如他所愿。 直到一次意外,他跌入深渊,获得神秘传承后,终于走上了修仙正途!
佚名
人族先驱
人族先驱
【诡秘】+【魔药】+【种族】+【文明】 这个世界本没有人族,自地球人穿越的那刻起就有了。 而我,林善,人族先驱之一。 百年后我们是英雄,经历化为故事,万民赞颂。 千年后我们是传说,故事化为史诗,代代相传。 万年后我们是信仰,史诗化为神话,香火不绝。 ps.本书别名:灰雾之上 ps.人族发展为背景,偏向个人史诗,不是种田文。 ps.不是完全诡秘流,随着发展,往上会涉及到些许科幻。
佚名
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
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
他大学毕业考进了汉江市机要局,刚去不久,官二代的同事就犯了个重大的错误,将涉及国家隐秘的信息泄露给了国外资本机构。 正值为女友看病筹钱的他,代替别人担下了这份涉及出卖国家机密的罪名...... 四年半后他出狱了,可女朋友早已嫁为人妻, 他不禁感叹道: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 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