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神医陈飞宇

第1762章 三针既毕,脉禁气绝(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762章 三针既毕,脉禁气绝

陈飞宇眼中闪过一道厉芒,脚踏九宫八卦步,身影突然那飘忽不定,速度又快上了三分,向武文渊追去。

“陈飞宇,住手!”

武无敌大喝一声,向陈飞宇追击而去,同时武九明也摆脱陈飞宇的剑气后,向陈飞宇进攻而来。

陈飞宇微微皱眉,突然大喝一声:“看鬼针!”

说罢,他手微扬,两枚银针分别向武无敌和武正飞激射而去,速度极快,转眼便至。

武无敌和武正飞两人下意识以为是“阿鼻鬼封针”,纷纷吓了一跳,连忙向旁边躲开,等银针从眼前飞过去,才看清楚是两枚普通银针,气得火冒三丈。

陈飞宇已经趁着这个时候,后发先至,追到了武文渊跟前,轻喝一声,挺针向武文渊刺去。

武文渊神色大变,眼看着三枚“阿鼻鬼封针”越来越近,当即作下决定,非但停止逃跑,反而施展全力,一拳向陈飞宇胸口打去,大怒道:“陈飞宇,去死吧!”

他这赫然是以伤换伤的打法,就算他真的中了“阿鼻鬼封针”,被阴煞之气所伤,那陈飞宇胸口也要中他一拳,重则殒命,轻则吐血重伤,算下来还是陈飞宇吃亏。

“以伤换伤?痴心妄想。”陈飞宇眼中轻蔑一瞬而过,左手运起“化”字诀,便轻而易举地把武文渊的拳劲化消掉,同时,陈飞宇口中轻喝道:“一针人中鬼宫停!”

他右手快速向前递针,随着他口中“停”字刚落,一枚鬼针便刺进武文渊的“人中”。

武文渊只觉得“人中”一痛,顿时一股阴煞之气,从“人中”迅速向四周扩散,整个脑袋都开始僵硬起来,甚至体内经脉气息,都开始变得迟缓。

然而身体上的变化,却远远比不上他内心的震撼,他瞪大双眼,震惊道:“你……你怎么会《鬼门十三针》里的‘阿鼻鬼封针’的口诀?”

陈飞宇不答,口中继续吟诵道:“二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

几乎是瞬间,第二枚鬼针准确无比地刺进武文渊手上的“大陵穴”。

武文渊顿感四肢麻痹、经络凝滞,根本无法调动真气,只能站在原地,变成待宰的鱼肉。

“三针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

陈飞宇脚下微转,像一阵旋风,犹如行云流水般转到武文渊背后,手中最后一枚“阿鼻鬼封针”,轻而易举地刺进了武文渊脖子大椎穴上。

武文渊体内经脉完全被封住,一丝一毫的内劲都没办法调动,同时鬼针阴煞之气入体,立即游遍五脏六腑,顿时,武文渊脸色浮现一股诡异的青色,甚至眉毛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三针既毕,脉禁气绝!”

陈飞宇轻喝一声,一把拎起武文渊的衣领,把他高高举起,向武九明的方向扔飞出去。

武九明立即接住武文渊,连忙拿出解药喂给他,同时查探了下情况。

只见武文渊身受重伤已经晕了过去,尤其是被阴煞之气入体,情况十分严重,就算吃下解药,武文渊的一身“半步传奇”境界的修为,怕是也难以恢复,而更让武九明惊骇的是,他发现陈飞宇的禁脉手法,跟《鬼门十三针》里记载的一模一样!

他豁然扭头,望向陈飞宇,又是震怒又是质问:“你为什么会施展‘阿鼻鬼封针’,你到底是什么人?”

周围武家众人更是惊呆了,陈飞宇非但在五位顶尖强者的围攻中废掉一人,竟然还施展出了“阿鼻鬼封针”?这……这是什么情况,难道陈飞宇也是鬼医门的人?

武无敌等人纷纷立在原地,盯视着陈飞宇,露出震撼之色。

当武若君和凤寒秋分别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眼前这一幕,神色间同样震撼!

执笔问长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向女帝献上忠诚吧!
向女帝献上忠诚吧!
意外穿越到异世界,钱明远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疏忽,可满朝文武、江湖侠士都想除掉他。钱明远拍拍屁股:“既然你们都欺负我,那我只好出卖你们咯。”从此,京城少了一个万人憎恨的小白脸,多了一个女帝的走狗。
一十距离
穿越大周,卧底无间道
穿越大周,卧底无间道
现代卧底秦玄穿越大周,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用尽毒计,谋划一切。邻国卧底,一眼看出。诡异奇案,轻松破解。北方铁骑,不足为虑.....秦玄一声令下,钢铁之师踏遍世界。“我一人,便可对抗整个世界!”
弦歌
山岭怪事
山岭怪事
你相信这世上有鬼怪么?我只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那山野间一件件从长辈们流传下来的故事,听起来实在真实。
荷露
穿越:我在仙凡两界来回穿
穿越:我在仙凡两界来回穿
出了车祸没钱赔的他,在喝完酒回宿舍的时候,顺道在树下撒尿,结果又被雷给劈了。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清醒后,发觉自己意识里多了一个异空间,空间不小,长、高、宽各2米。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身体进入这个空间
佚名
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
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
他一个孤苦的穷人家孩子,一朝捡到一个携带空间的宝葫芦。得了修仙金手指的他,却把它用来种田?!老老实实在家和山沟沟里用灌溉的泉水来研究种田种树,养鸡喂鸭,摸河谷,挖山货……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精神发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