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第1864章 遇到爱情(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864章 遇到爱情

等元书湉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唇角是往上扬的。

一时又觉得羞耻。

儿女都那么大了,她居然还像豆蔻少女一样渴望爱情。

可是她也才四十九岁,人生刚过半,如果活一百年,后面她还有五十一年的余生。

那么漫长的余生,找个喜欢的人陪伴,不过分吧,哪怕只是一阵子。

将离婚协议书敲好,打印出来,一式三份,装进抽屉里。

元书湉开始处理公事。

忙完,出来夜色已黑。

坐在车上,她吩咐司机:“去商场。”

“好的,三小姐。”

元书湉喜欢这个称呼。

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岁。

那时的她年轻漂亮,鲜活,没被婚姻所累。

来到商场,元书湉没逛任何楼层,直接乘电梯去了男鞋部,只要43码的鞋。

休闲鞋、运动鞋、皮鞋、布鞋、拖鞋,各买了好几双。

司机拎着数个购物袋,只觉得头皮发麻。

印象里的夫人,从来没这么放肆过。

上了车,元书湉道:“去滨海别墅。”

司机嘴上恭敬地应着,却一个头两个大。

往常她见她那位初恋前男友,一个月见个一两回,有事时才见,最近几年见的次数更少了。

可是见海边别墅那个男人,却一天要见三次。

那别墅位置太偏僻,从城中心驶过去,要开一两个小时。

司机觉得今天一直都在路上往返。

漫长的行程后,车子抵达别墅。

元书湉吩咐司机:“你把鞋送进去吧。”

司机应着,刚要推开车门下车。

元书湉想到祁连可能在防空洞里,要输密码。

她改口:“算了,我去送吧。”

司机说:“鞋子很沉,我帮您拎进去。”

“行。”

元书湉打开包,从里面取出镜子和口红,对着镜子补了补妆。

眼角已经悄然爬上细细的纹,一头黑发远不如年轻时浓密,白天细看会夹杂几丝白发。

她有些灰心,把镜子扔进包里,问司机:“我是不是老了?”

司机忙说:“您保养得好,看外表像三十岁左右。如果您不说,没人会知道您的真实年龄。”

元书湉虚浮地笑笑。

如果三十岁的时候,能离掉婚就好了。

可是那时候父亲威严尚在,大哥二哥正往上爬,压根不容许她离婚。

她从包中掏出定制香水,往脖颈和手腕间擦了擦。

淡而清雅的植物香,让她心情稍微好了点。

司机将鞋拎到楼房,元书湉让他把鞋放下,去车里等着。

她输入指纹,打开门锁。

拎着鞋走进去,刚要朝电梯厅方向走去。

一扭头,却瞧见落地窗前立着一道修长的身影,负手而立。

身上的衣服正是她上午在商场买的。

上衣是素白色亚麻材质,卡其色同面料长裤。

这种材质的衣服很挑人,软软皱皱的,没有型,但凡气质差点,就会穿出邋里邋遢的感觉。

可是穿在祁连身上却十分好看,松弛闲适,清爽,有一种闲云野鹤的感觉。

很难想象,他是一个江洋大盗。

元书湉喊道:“是祁先生吗?”

祁连回眸,冲她很淡地笑了笑,“是我。”

那淡定自如的模样,仿佛一早猜到她会来。

所以他站在窗前等她。

这种默契是她以前从未遇到过的。

“买了几双鞋。”元书湉将手中拎着的十余个购物袋放到地上。

装在鞋盒里的男鞋很沉,购物袋的拎绳将她的手勒出数道浅浅的红印,有点疼,有点痒。

明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