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之主江枫宫映雪

第446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46章

第446章

身为国内排名第一的年轻服装设计,柳倾城看着江枫眼神极其狂热,犹如发现了新大陆般激动不已。

看着眼前的柳倾城如此激动,江枫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那个,你该不会看上我了吧?很抱歉,我已经有家室了!”

有有家室了?

霎时间,众人齐刷刷眼眸锁定江枫,看着江枫的眼神都变了味道。

柳倾城是谁?那可是出身中原豪门柳家的千金,更是国内炙手可热的服装设计师,追求者足足能排十八条街。

这家伙居然明确告诉柳倾城自己有家室,这简直太雷人了。

不知道有多人为了得到柳倾城的青睐,宁愿付出生命代价。

听到江枫这话,柳倾城没有一丝恼怒,反而紧张道:“抱歉江先生,是我太激动了!”

缓了两秒,柳倾城看着江枫满脸惊叹道:“江先生,您身上穿的衣服除了采取世家宝面料,是否还使用了马鞍针法?”

“马鞍针法?”众人再次猛然一惊。

殊不知,马鞍针法英文名为saddle-stitching,是一种纯手工缝合技术,由两针组成,非常适合缝合皮质表带。很多奢华皮具品牌都在应用这个针法,比如最典型的爱马仕。

江枫更加惊讶了:“不会吧?这你也能看得出来?”

没错,他身上的衣服不仅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世家宝面料,还采取的几乎近乎失传的马鞍针法。

“真是马鞍针法?”众人一听,下巴都快碎了一地。

现场不少人都知道,马鞍针法讲究双管齐下,两根针同时进行缝纫,令皮具异常坚固,缝纫完成,令衣衫呈现波浪优美线条。

仔细一瞧,杰克大师犹如见了鬼般惊呼道:“这这好像不是普通的马鞍针法,而是马鞍针法中巅峰造诣隐匿马鞍针法!”

“隐匿马鞍针法,在世界上极其伟大,是同时使用三根针带着一条线进行缝纫,不仅使得衣服极其坚韧,且极其耐用,同时又好似只有一根线在缝纫,令其他两条线化为暗线!”

“在隐匿马鞍针法之下,能够将服饰制作成为最高境界,那便是返璞归真,是我看走眼了,是我看走眼了!”

隐隐匿马鞍针法?返璞归真?

当世界级服装设计师杰克大师都亲口承认,众人一个个震惊的内心全都掀起阵阵惊涛骇浪。

江枫点了点头:“没错,是返璞归真!”

从小出身在龙门,江枫虽说没有学习如何制作衣衫,但他知道制作衣衫的最高境界。

返璞归真,简约却不简单,低调之中散发着浓浓奢华。

众人眼眸死死盯在江枫身上,还别说,这么一瞧,只见江枫身上的衣衫线条优美,富有规律,且非常养眼。

“哇靠!没搞错吧?”韩天宇忍不住惊呼了出来。

王子儒神色突变:“世家宝面料?隐匿马鞍针法?这是在当我没读过书吗?”

抓狂!二人全都极其抓狂。

他们想破脑袋都没想到他们眼中的窝囊废江枫身上的“地摊货”居然有这么大来头。

就连韩雪仙都惊呆了,她万万没想到江枫身上看上去不起眼的衣衫竟是这般价值连城。

“搞错?怎么可能搞错?你们两个知道江先生这身衣服每一根线里面都融入了什么吗?”柳倾城郑重问道。

“什么?”韩天宇与王子儒异口同声问道。

柳倾城情绪激动,忍不住大声喝道:“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南非钻石粉末,是南非钻石粉末!”

南南非钻石粉末?

轰!!!

此话一出,好似一道惊雷从天而降,现场众人无不惊骇欲绝,被雷的外焦里嫩。

此时此刻,不知道多少人看着江枫眼神是何等惊骇。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半岛远行
半岛远行
一直都只想安安静静地研究数学、历史的班行远从没想到自己总会莫名其妙的被牵扯进娱乐圈。还好,这么莫名其妙的事情没有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反而是娱乐圈被他各种天马行空的神操作给搅合的人仰马翻。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言之不用
魔鬼部队
魔鬼部队
一支解放军的特种部队在演习的时候突然连人带车一起穿越到了抗日战场上,从而演绎出一场场热血沸腾的抗日故事。
风中的旗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李博阳的抖音给他推荐的,不是清蒸大活人,就是老板把女店员分尸做成牛肉面,又或者是死一户口本的。他的号成功地练成了上午狠人,中午大案,晚上分尸,早中晚都出事。看过各种大案的他离奇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狠人遍
景燿
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
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
关于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做杀手太累人了,找女朋友的时间都木有!正当崔牛这么想的时候,就被一枪干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山村。他穿越了!他收服十万大山里仅有的一只大老虎,帮他拿下无数猛兽!温柔
太凌雕
我,杂役弟子,开局觉醒血狱体
我,杂役弟子,开局觉醒血狱体
“我穿越了。”“成为了太玄神宗的杂役弟子……”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开采灵石,只要能挖到上等灵石,那他修仙资源就有着落了。可如今,他却只想逃离这里。因为他感觉到了,这里是个吞人的地方,看似是修仙的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