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尊炼妖壶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武神石 阴兽(2/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武神石 阴兽

不过,前提是,他们肯被韩风种下神魂烙印,收入炼妖壶。

思绪收敛后,韩风再度打量着眼前的环境。

此刻,他正处于遗迹第一层“祭祀大陆”,最外围的区域。

他身后遥远处,有着一道金色的天幕,那里,是通往外界的遗迹出口。

持有破界令者,可原路返回,但一旦离开,破界令也就失效了。

又望向大陆深处,韩风隐隐能够感觉到。

大陆深处的无形压制力,和那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怨气,更加强盛。

但韩风不再犹豫,直接飞遁而起,一路探寻这片天地。

沿途并未看到其他进入遗迹的强者。

因为祭祀大陆极其广阔,堪比一座大型帝国。

而进入遗迹者,又被分批次,随机的,传送到大陆边缘。

短时间,几乎不可能相遇。

韩风就这么一路向前飞遁了百余里,期间十分仔细的探查,天地间的各种情况,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祭祀大陆上,除了那些诡异的黑色森林外,并没有任何生灵存活,一片荒凉。

如此,又飞行了近百里。

韩风忽然身形一滞,居高临下的,望向右前方一座峡谷。

目光透过峡谷迷雾,和一片密林,韩风眼中出现一个极其细微的光点。

在这片昏暗漆黑的世界中,看到一个光点,自非寻常之事。

韩风身形一闪,消失在虚空。

片刻后,他已经置身于那片峡谷。

神念早已经扫过峡谷内外,并未发现丝毫异常波动。

在峡谷低空处,韩风神息席卷,将一片林木和山石扫荡开,露出光秃秃的土地,和一块镶嵌在地面的晶石。

这晶石约莫婴儿拳头大小,通体银白,表面晶莹光滑。

通过神念感知,韩风感应到,晶石内部,蕴含着的一股特殊能量。

这种能量,他从未见过,却能感觉到,这股能量极为灵动不凡。

甚至与能够自身灵力,神念之力,产生某种共鸣。

“难道,这就是老战神所说的武神石?”

在进入遗迹前,老战神告诉过众人,遗迹中有一种名为“武神石”的能量晶石。

此物,无论对灵武者还是灵念师,都具有极大的用处。

但老战神同样警告众人。

武神石周围,多半有阴兽盘踞。

韩风目光微微一眯,神念之力裹挟着这枚武神石,脱离地面。

然而,就在武神石挣脱地面的瞬间。

“呼……!”

突然,峡谷中一阵阴风凭空肆虐。

武神石下方的地底,一团灰气突然涌出。

“吼……!”

灰气中,传来一声咆哮,瞬间涌至韩风身前,竟化作一尊形似猞猁,壮如牛犊的猛兽虚影。

其一双锋锐利爪,破空而来,直攻韩风面门。

面对这猛兽突袭,韩风却是丝毫不慌。

他已经感知到,此兽的能量强度,不过堪比月级初期的灵武者。

他眉心处金光一闪,一道念兵长枪,瞬间自这猛兽眉心,贯穿其全身。

“噗……!”

猛兽瞬间被长枪洞穿,身躯溃散,化作雾气。

然而,就在下一刻。

雾气翻涌,竟是瞬间又凝聚出那猛兽身影,只是身体缩小了一些,雾气也淡了一些。

它竟是咆哮一声,再度凶悍地扑向韩风。

韩风眉头一皱,那杆念兵长枪极速倒飞而回。

“嗖嗖嗖……!”

长枪直接幻化出大片金色枪影,将这只猛兽身躯击溃后,又对着那团涌动的灰黑雾气,一阵绞杀。

直至雾气溃散,化作一缕缕青烟散去,这才作罢。

看着空无一物的虚空,韩风暗暗点头自语。

“果然如老战神所言,这些阴兽并无实体,乃是神魂之力与怨气结合,只有将其怨力抹除,方能消灭。”

轻浮你一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向女帝献上忠诚吧!
向女帝献上忠诚吧!
意外穿越到异世界,钱明远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疏忽,可满朝文武、江湖侠士都想除掉他。钱明远拍拍屁股:“既然你们都欺负我,那我只好出卖你们咯。”从此,京城少了一个万人憎恨的小白脸,多了一个女帝的走狗。
一十距离
穿越大周,卧底无间道
穿越大周,卧底无间道
现代卧底秦玄穿越大周,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用尽毒计,谋划一切。邻国卧底,一眼看出。诡异奇案,轻松破解。北方铁骑,不足为虑.....秦玄一声令下,钢铁之师踏遍世界。“我一人,便可对抗整个世界!”
弦歌
山岭怪事
山岭怪事
你相信这世上有鬼怪么?我只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那山野间一件件从长辈们流传下来的故事,听起来实在真实。
荷露
穿越:我在仙凡两界来回穿
穿越:我在仙凡两界来回穿
出了车祸没钱赔的他,在喝完酒回宿舍的时候,顺道在树下撒尿,结果又被雷给劈了。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清醒后,发觉自己意识里多了一个异空间,空间不小,长、高、宽各2米。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身体进入这个空间
佚名
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
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
他一个孤苦的穷人家孩子,一朝捡到一个携带空间的宝葫芦。得了修仙金手指的他,却把它用来种田?!老老实实在家和山沟沟里用灌溉的泉水来研究种田种树,养鸡喂鸭,摸河谷,挖山货……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精神发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