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诡闻实录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突厥可汗(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突厥可汗

到了这里,岳观潮再仔细想想,斯坦曼集团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拿到阴阳玉佩、还要前往贝尔江湖,他们的目的也就呼之欲出了。

要么,是为了找到曾经的金石山,要么就是找到贝尔加湖附近的北海鬼府,除此以外,贝尔加湖附近应该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如此大费周章。

想到这里,岳观潮脱口而出:“你们是想找到金石山下的北海鬼府?对不对?”

华约翰点点头:“你们只是说对了一半,我们要去寻找北海鬼府,那只是为了要搞清楚镜象世界到底是什么,除此以外,我们仍然需要寻找贝尔加湖畔的巨量财富。”

岳观潮知道这老洋狗喜欢打谜语,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贝尔加湖畔虽然是华国的领土,但已经临近外国疆土属于边疆,边界局势都不稳定,这里有什么巨量财富?”

华约翰并不说话,眼神示意秘书,这个秘书从文件袋里拿出几张历史文件的影印档案,摆在宋思媛和岳观潮面前,看影印档案的记录,大概是某些古籍资料。

“从资料的描述上看,是和唐朝时的颉利可汗有关……北海长生陵。”

宋思媛把目光落在这些文字身上,仔细想想也就明白了,斯坦曼集团想要追求的巨量财富,或许就在长生陵里面,她瞬间来了兴致,拿起资料从前到后看了一遍,也将北海长生陵的线索资料了然于心。

北海长生陵是文物界对于这陵墓的说法,实际上,如果按严格意义来称呼的话,应该叫他东突厥颉利大可汗王墓,墓主人当然也是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他的墓能修建在这里,和唐太宗李世民有关。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位时期的初唐,并不像后来的盛唐那么繁荣富饶,天俾万国,他们面对的,首先是一个新生政权都会面临的内忧外患。

内忧指的是隋朝灭亡时,北方无数自立政权、南方的流民民乱、还有天灾引起的洪涝饥荒,这些事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威胁李唐政权的稳定,也让李渊,李世民父子头疼不已。

暂且不提内忧,只说外患,外患指的就是唐朝接壤的强盛国家!

李氏父子打下李唐江山时,唐朝周围就已经有了很多国力强盛的政权,分别是西北方向的突厥、以及西南方向的南昭国、还有东北方向的渤海国、高原上的吐蕃国,到李世民登基称帝开始掌权,周围的强国也在虎视眈眈盯着大唐。

渤海国和南昭国体量小,暂且还够不上威胁,唯有突厥和吐蕃,是唐朝的隐患大敌。

李世民面对吐蕃王朝,选择派公主到雪域高原和亲,划分歧为和平,给吐蕃和大唐带来了很长时间的和平,但是面对西北方向的突厥时,确实让李世民头疼不已。

雪域高原之上的吐蕃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统一的国家,存在的文明并不比中原文明要落后,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中原还要先进,他们对于中原的态度是贸易经商,沟通交流为主。

在唐朝派公主去和亲之后,又为吐蕃带来了很多高原上从来没有的建筑器物技术、文化艺术典籍、百行百业工匠,还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丝绸茶叶,甚至就连粮食精耕细作的方法也一并交给他们。

在高原温暖的大气候下,吐蕃国迎来了经济的高速繁荣以及文化的高度灿烂,李唐皇族这样做,也是因为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高原文明经济繁荣,两国才会永远安全下去。

这种与人为善的国际交往策略,在面对西北的突厥时完全失效了!

因为西北的突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大一统国家,哪怕称之为突厥国,也不过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地头蛇,压住了其他的小地头蛇。

一旦强大的地头蛇失势,这些小地头蛇就会取而代之,同时也将突厥国分崩离析,推向分裂的边缘,甚至是在和平时期,他们为了王权和可汗的位置,也会各自为政,互相倾轧,这就又造成了突厥内部的重重乱象。

早在隋唐交际时期,突厥就已经分化成了东西突厥,他们各自为政,互相为敌,并不对付,但是对于一点,确实有着难得的共识,那就是当灾荒年时,必须要南下骚扰中原,美其名曰“打谷草”!

这与大西北的气候有关,和游牧民族的饮食结构、社会聚集方式也息息相关。

越是往西北方向,就越是气候寒冷,水草不丰,在丰年时节,游牧民族可以依靠牧羊牧牛来获得维生的粮食,饮食中会出现奶酒、牛羊肉、肉干、高粱粟米,也能依靠动物皮毛来维生过冬,若有富裕的话,甚至还能拿下中原,去换取点东西。

一旦到了灾年,风雪加大、牧草枯萎,这冰天雪地之间就没有东西可以吃了,牛羊牧马几乎全都需要依靠肥美的牧草才能长肉长身体,在牛羊无法成活的情况下,他们就得活活饿死。

偏偏越往西北这种极寒天气就越多,他们也就时常要经历各种天灾,十年之中六年灾荒都是有可能的,这种极不稳定的生产方式,始终都没法形成较为稳定的朝廷政权。

哪怕真的是在风调雨顺的好年,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牛羊数量,也会被迫去追逐各种水草肥美的地方,好养活更多的牲畜,当然也就形成游牧或者半游牧的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可含驻扎的地方称之为匈奴牙帐,牙帐在哪里首都也就在哪里,这种完全无法定居的状态,有利有弊。

好处是可以四处迁徙,只要一处的牧草枯萎,就可以迁徙到牧草更肥美的地方,但凡发生雪灾,也能随时开拔营帐迁徙到更温暖的地方,若是敌人来了,也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带着营帐与敌人迂回。

坏处嘛,也很明显!

这种游牧或者半游牧的生活,始终都带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让匈奴的百姓以及匈奴王庭永远无法安定下来,他们无法修建高大华美的建筑,也无法制造器具用具,无法发展文化,一切都以轻装简便为主。

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让匈奴人始终停留在奴隶社会甚至是部落社会,他们的医术、建筑、技艺完全无法发展,医术的停滞更为致命,人只要得了病,要么向神明祈祷,要么,就只能让萨满太太跳大神治病,人的寿命始终都不高。

在草原上有句老话,别看草原上的孩子多,风吹过去就倒了一片,这些话的意思就是匈奴人尽管能生,顺利长大的却并不多,中途多因病夭折。

这种长期居无定所又物资匮乏的生活,让牧民无法稳定维生,一到灾年他们除了白白饿死之外,就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南下“打谷草”。

只要南下,他们就会得到吃不完的粮食、金银珠宝、衣服器物,甚至是掳掠中原作为奴隶,来丰富匈奴的人口。

可以说,但凡是匈奴人南下打谷草,就证明是灾年到了,李唐面对的是一群活都活不下去的匈奴难民。

匈奴人兵就是民,民就是兵,只要到来就相当于敌军扣关,完全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他们就是要劫掠百姓来抢夺物资,好让他们活下去。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历代历朝的皇帝只能修长城、守险关,尽量看家护院,别让这些游牧民进来,甚至是派公主和亲也不行,因为到了北方地界,也唯有游牧习俗才能活命。

从这一点来说,不是匈奴人杀不死杀不灭,而是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到了北方,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会把所有人催化为匈奴人或者突厥人。

到了李唐时期,李世民终于找到机会,趁着东西突厥内乱直接灭了东突厥,甚至是活捉了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这东突厥的最后一代可汗,就以这种被活捉的屈辱方式,在唐朝府兵的押送下,从草原来到长安!

漆奥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宿主她总在偷偷装神明
快穿:宿主她总在偷偷装神明
关于快穿:宿主她总在偷偷装神明:别人见到鬼:救命!鬼见到女主:救命!世界一:穿成后宫宫女,她去当女国师了。世界二:手拿恶毒女配剧本,她去当玄学大师了。世界三:穿成丧尸,她全程摆烂当咸鱼。世界四:穿成备胎王爷,她逆袭当了皇帝。世界五:穿成校园小可怜,她把全班拉进了恐怖副本。世界六:修仙被灭门,她和小师妹开宗立派。世界七:宿主在线发疯,她把吸血鬼的牙给拔了。。世界n:冷宫逆袭妃子,民国女作家,盗墓位
喧哗上等
通玄塔
通玄塔
小村少年拾破塔,祸起灵药逃天涯。 命运多舛逢绝处,守护苍生责任加。 若非得道多有助,天赋再好是空话。 修仙漫漫有通玄,终登上界留佳话。 传统玄幻,非爽文,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佚名
穿成锦鲤文女主,我带全家吃肉肉
穿成锦鲤文女主,我带全家吃肉肉
关于穿成锦鲤文女主,我带全家吃肉肉:六月酷暑,吴家村中传来一声尖叫。身怀六甲的慧娘被王赖子调戏,一个不察摔下土坡,直接早产!怀里的孩子还未满八月,生怕孩子活不下去。却不想,自己的女儿竟是异界来客!一朝穿越,吴佳怡从一个二十来岁盘靓条顺的大美女变成一个刚从娘胎里出来的小娃娃。怒斥鬼差不做人勾错魂。阎王爷担忧吴佳怡的怨气太重,进而会影响自家倒霉儿子的因果。巴巴的给吴佳怡送去空间。却不想吴佳怡不满足,
乌鱼圭圭子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你拿过奖学金吗? 你去过重点班吗? 你考过全校第一吗? 你拿过的奖状有多少? 你参加的竞赛又有多少? 你让喜欢的人刮目相看了吗? 你不说话了? 可你还在看手机啊! 重回2007,这次陆时羡开始定计划,奋斗,换风格,开始往前走。 陆时羡:不好意思啊!这一次,我一定要赢。
朝着阳光追梦
重回1978抱金砖
重回1978抱金砖
【年代日常】+【俗人金手指】+【枪炮狂澜】+【中国红】 支烟、杯酒、盏茶。 你看我写,不喜勿进! 鎏金岁月多少遗憾,多少憋屈,多少苦难。 时间倒流。 懦弱、贫穷、和枷锁再也挡不住郭向北。 这一世,他要活个自在通透。
家有肥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