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清穿]榜下捉婿

第25章 亲戚(2/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5章 亲戚

就连其他皇子在一废太子之前,即便动作频频,估计也没觉得自己真能将人拉下马。

康熙的偏心,毕竟从未掩饰。

太子初次被废,一是康熙活得太长,与太子之间起了权利之争;一是太子夹在态度不比以往的康熙与日渐长成的兄弟之间,心态失衡,最终犯下了错事。

与其他皇子有关系,但没有太大关系。

所以,四皇子为何……

林淮迟疑半晌,突然开口:“可能,与我有些关系。”

恩?

季戈三人齐刷刷回头看向林淮。

林淮顿了顿,先问了句:“我记得泰山大人曾提过,四福晋出身乌拉那拉家?其父是费扬古?”

季世文不明所以地点头:“对,但其父早已去世。”

林淮松了口气:“家母出身乌拉那拉氏。”

家母?

林淮继母不是薛家女吗?

季戈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林淮说的是他难产早逝的生母。

林淮继续说道:“不过四福晋出身嫡枝主脉,家母只是旁支而已。细论起来,与四福晋也勉强算得上是堂姐妹的关系。”

他又仔细捋了一遍乌拉那拉家的关系。

季戈三人才知道,原来林淮的曾外祖父与四福晋祖父是亲兄弟。

只是后来际遇不同,四福晋祖父靠本事的了不错的官职,其子费扬古更是做到了一品大员的位置,显赫一时;

林淮生母家则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她这一代甚至险些在京城混不下去,最后还是托了四福晋父亲的关系外放到江南做官,日子这才有所好转,林淮生母也与林淮父亲结了缘。

季戈没想到林淮竟与四爷府扯上了关系。

沉吟半晌,她看向林淮:“我们成婚后,似乎不曾去四爷府认亲?”

林淮点头:“我初次上京,也不曾前往四爷府。”

见其他人疑惑看着自己,他解释道:“主要是家母年少时便随着外祖父去了江南,当时四福晋尚且年幼,根本没什么感情。后来家母英年早逝,四福晋幼年嫁人,更是没有培养感情的机会。”

“这般情况下,我担心自己贸然上门,恐会被当成攀附之人。”

只是没想到自己顾虑重重,四福晋反倒惦记着他这门亲戚:若非四福晋提起,四皇子怎可能知道林淮与她的关系?

也就谈不上帮忙了。

沉默半晌,韩夫人看向林淮:“四皇子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总不好一点儿表示也没有。”

“既然他是看在淮儿的面上出手,便由淮儿送上拜帖?”

季戈立刻否决:“太子刚给我们下套失败,我们便突然给四爷府送上拜帖,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太子,此事与四皇子有关?”

那不就成了恩将仇报?

季世文扒拉了下胡须:“那怎么办?总不能当做不知道吧?”

季戈笑了笑:“京城权贵总有各种名目举办宴会,只要勤出席,总有遇到四福晋的时候。到时,看四福晋态度行事吧。”

韩夫人欲言又止,似乎有话要说。

林淮直接问道:“岳母大人,夫人所言可是有何不够周全之处?”

韩夫人顿了顿,摇头:“倒也算不上不周全,只是四福晋前两年刚失去了嫡长子,听闻她受了极大打击,近些年沉迷礼佛,已经许久不出门交际了。”

季戈恍然,她竟忘了这点。

但……

“咱们先别轻举妄动,”季戈认真叮嘱,“即便四福晋不爱出门,四皇子总是要外出交际的。父亲与夫君参加宴会时总能遇上,到时看四皇子反应便是。”

若他不打算相认,他们便将此事记在心里,面儿上只当此事从未发生。

若他递出橄榄枝,他们再顺势搭上去便是。

青青小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被要求和双马尾少女同居
我被要求和双马尾少女同居
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这世上出现了一批能力者,而恽晨就是其中之一。原本想一直隐藏自己身份的恽晨却碰巧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世界少女——林夕。而这个世界的真相也将逐渐浮现.......
吃萝莉的坏哥哥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
乔念在乔家生活了18年,亲生父母找上门来,一时之间,绕城豪门都知道乔家出了个假千金!真千金多才多艺,温柔善良。假千金不学无术,一事无成。所有人都想看她被赶出豪门后,回到山沟沟过得有多惨!乔念也以为自己
灵小哥
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
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
一睁眼,谢昭昭面前是一张男人放大的俊脸,大长腿,公狗腰,颜值身材都长在她的心坎上。谢昭昭还来不及开口要对方微信就听到男人咬牙切齿道:“谢昭昭,我一日没有签和离书你就还是我的妻,再敢跑,打断你的腿!”谢
锦周周
欧希乐斯的日记
欧希乐斯的日记
关于欧希乐斯的日记:『双男主+西幻+冒险+群像』小说都是蒙蔽人的——精灵和道德两字毫无关系,欧希乐斯痛苦的捂着额头,不愿直视船上争吵的利拉兹与赛沃德。幼儿园现场。船上除了他以外,真的就没有一个能赚钱的
YE宓
美人蛇怨
美人蛇怨
“我背负着诅咒,和一个似人非人,似蛇非蛇的女人开始了一段行走与阴与阳,生与死的生活。”“至于我,现在还算不算活人?”“你看呢?”
三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