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

第二百九十章 微服巡查(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二百九十章 微服巡查

“高,怎么不高。这老百姓一年到头种的粮食,还不够缴税的。”

赵祯一惊:“朝廷不是规定,亩税一斗么?”

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措施是降低田赋的税率,先规定十五税一,后又减至三十税一,并成为以后汉朝的定制。“三十税一”制度前后执行了353年之久。

三十税一,才能使农民真正的得到实惠,真正做到百姓休养生息。

而宋朝实行的是不管一亩地你收入多少,都必须缴纳一斗米的赋税。

宋朝的农业税税率,按照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亩税一斗者,天下之通法。”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宋朝的农业税计算方法,是每亩田地不计产量多少,统一只征收一斗米的税。

也就是说,如果亩产为一石米,那就是十税一(税率为10);如果亩产为二石米,那就是二十税一(税率为5);如果亩产为三石米,那就是三十税一(税率为33)。

有人会觉得奇怪,明朝杜宗桓在《上巡抚侍郎周忱书》中说:“五季钱氏税两浙之田,每亩三斗,宋时两浙之田,每亩税不过一斗。”两浙鱼米之乡。

宋朝的农业税只有明朝的三分之一,按理说应该很轻的了。

明朝作物的产量比大宋要高,还有就是,大宋朝不论你土地贫瘠与否,你产量多少,都是按照一亩地一斗米。

所以赵祯这么一说,葛老汉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是哪个狗官出的这馊主意,他种过地么?”

石小凡跟着义愤填膺起来:“没错,哪个王八蛋狗官出的赋税政策,简直瞎了他的狗眼!”

赵祯看了眼那些臣子,院子里站着的群臣一脸黑线。

葛老汉倒是大起知己之感:“谁说不是,一亩地一斗米。赶上旱灾蝗灾涝灾怎么办?朝廷还是照收不误。牟县和许县为什么那么多流民,就是因为交不起租子还不起账,地被财主收去了。他们活不下去,这才成为乞丐。”

石小凡意味深长的看了赵祯一眼,当年是他和范仲淹解决了牟县许县流民安置问题。

当时石小凡将南霸天狗头给砍了下来,范仲淹依样葫芦杀了许县县令,为此他二人差点被流放三千里。

赵祯脸色微微一红:“说下去。”

葛老汉是个话痨,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说到兴起他一拍桌子:“你就像我老汉,家里三十亩地。每年也就只能种十亩地,却得缴三十亩地的赋税。我家一年产粮大概一千多斤。这还是好的年景,赋税就达三四百斤。除去来年留的种粮我一年也就剩下四五百斤粮食。”

这四五百斤粮食对赵祯来说就没有什么概念了,按理说,够他爷俩吃的了吧。

葛老汉看出赵祯好奇,当下又怒道:“你以为这四五百斤粮食就是我老汉的了?县衙还得来收引钱税、纳醋钱税、卖纸钱税、户长甲帐钱税、折纳牛皮筋角钱税,这些好在还不多,可这耗米税我们实在就是交不起了。”

赵祯越听越惊,这些花样繁多的税种有许多都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耗米税又是什么?”

葛老汉叹了口气:“就是缴纳粮食的损耗,损耗多少全在县老爷的一张嘴上。好的年景就多收,差的年景就少一些,总之是衙门不会让百姓有好日子过得。”

耗米:官府为弥补粮食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向农民征收的一种税赋,名曰“耗米”。在实际征收中,官府普遍多收,例如一个农民明交一石米,官府实加4~5斗甚至1~2石,即所谓“加耗”。

吃货大联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藏局
藏局
【鉴宝】+【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上至政商,下至市井,都有“局”。生死局,局中局,甚至最为险恶的“藏局”。我叫贝勒,父母双亡,被人打断手脚,全身瘫痪,活得如一条狗。直到一个女人救了
赤色
七零辣妻一撒娇,硬汉老公乖乖宠
七零辣妻一撒娇,硬汉老公乖乖宠
宁栀穿越了,穿成狠心卖女的恶毒女配。意识到这事情的时候,她手里拿着一沓钱,怀里是哭成泪包的崽儿。宁栀很想仰天悲呼:请苍天,辨忠奸!最要命的是卖崽逃跑时让老公陆川当场撞破!听到他眉目沉冷的警告:“我们离
橘子味的奶糖
全能通灵师
全能通灵师
一个身通诡术,从小跟着爷爷在棺材铺长大的少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开始混迹都市。相人鬼,走阴阳,医人身鬼魄,斗乱世邪神。“从出生那日起,我的命格就不允许我过普通人的生活……”
佚名
神豪:散财主播,全网美女求连线
神豪:散财主播,全网美女求连线
穷困潦倒遭人踩,一朝散财天下知。获得反舔狗系统的林羽摇身一变,成为直播界传奇主播。每一次出手皆是巨额财富洒落。每一场连线都令全网美女趋之若鹜。杨蜜、热芭、一菲、晓彤、杨梓为了他大打出手。呆小妹、周姐、
冰镇烂西瓜
执灯人
执灯人
我行走于世间,授一盏明灯指引。
赵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