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反贼

第265章 袁绍送钱来了(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65章 袁绍送钱来了

城墙上的弩机也状态良好,更可喜的是,城中还有几台投石器,全被韩星河调到了城西。

夜里,天色很暗淡,只有寥寥可数的星辰透过阴云,散发着微光。

蔡府凉亭下,几道人影端坐其中。

蔡文姬轻声问道:“哥哥,我想我父亲了”

“嗯别急,打完仗,我们就去找他!”韩星河回应了一个很暖的微笑。

蔡文姬眨了眨眼睛说道:“可是败了的话,又当如何?”

这个话题很沉重,变数太多。

“哥哥答应你,不管胜负,我们都去找你父亲!”

说这话的时候,韩星河很心虚。

甚至有点后悔了,自己为什么非要参与到这场战斗中。

带个百八十骑兵,目标小,行动快,找到蔡邕,让他给安排个地方苟着,其实也很好。

慢慢练级,提升实力,赚点小钱,过个几年再考虑以后的事情。

到时候,蔡文姬也长大了,谈婚论嫁,不管如何,都要争取一下。

一旦败了,虽说自己有几千骑兵,可万一朱儁的骑兵也穷追不舍,到时候会很麻烦。

韩星河心烦意乱,睡的很晚,次日早上是被铁蛋叫醒的,急忙登上城头。

城西,朱儁的部队已至城下,并且送来了书信。

袁绍写的,要求把袁术带上城头,确认他安然无恙,顺便商议交换的事情。

城下,旌旗蔽空,足有几万面旗帜。

朱儁的,袁绍的,孙坚的,还有各大帮派的,人多的没法数。

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全都被占满了。

韩星河扫了一眼,唯独没看到曹操的帅旗。

“看来曹操并不在朱儁军中,如此甚好!”

彭脱疑惑道:“此人有何不寻常之处吗?”

韩星河回道:“曹孟德是当世大才,麾下武将实力一流,他不在这里,真是可喜可贺!”

袁绍带着十几名亲卫,缓慢靠近城门前,有颜良文丑在身边,放箭也无用,况且人家是来谈判的,也不能放箭。

“快去把袁术带来!”

韩星河心情很激动,50万两黄金,价值连城。

有了这笔钱,就是一步登天,荣登富豪之列。

回到地球上,也够自己霍霍很多年了。

克隆几具新的身体,几百年无忧,豪华别墅,成群的美女,红酒喝着,享受着日光浴。

哎这生活, 居然来的这么快!

多日不见,袁术气色好转了许多,面色红润,气定神闲。

自从他醒来以后,就很少说话,一个人可以安静的呆一天。

多数人猜测,袁术是受不了打击,疯了。

就连张仲景都没查出个所以然来。

据这老头说的话,此人身体很健康,唯一美中的就是缺失了雄性之根。

为此他还故意问了一遍,是不是从宫里出来的宦官。

ps:还有一章。感谢大家的礼物,为爱发电整起来,冲向一万件。

特别鸣谢【用户3895781557】的大神认证。祝大大天天发财,天天开心快乐。

天天吹泡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苏铭渊天焱皇朝
苏铭渊天焱皇朝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 他,成了家族的罪人。 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 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 畏手畏脚,不敢施展,要这天赋有何用?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再给家族争一线生机,他提起那柄剑,誓要横扫九天八荒!
佚名
末世重生丧尸为王
末世重生丧尸为王
关于末世重生丧尸为王:前世她被闺蜜及男友设计,落得凄惨而死,到头来还连累了亲朋好友,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所有爱她的人都为她而死,却无能为力,重生归来她就是王,且看她是如何虐渣,让他们后悔来人世一遭。
如雪寒梅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铭渊赵凌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铭渊赵凌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 他,成了家族的罪人。 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 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 畏手畏脚,不敢施展,要这天赋有何用?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再给家族争一线生机,他提起那柄剑,誓要横扫九天八荒!
佚名
开局绑定无敌系统,我在四合院整活
开局绑定无敌系统,我在四合院整活
一次意外,我穿越到了四合院。 在这里吃饱穿暖都是问题,就在这时,系统大大出现了,不过……好像是个反派系统。 不过没关系,我也没资格计较那么多,于是屁颠屁颠的跟系统大大要新人奖励。 可是,奖励必须要做符合反派人设的事才有,这是逼着我当个反派……
佚名
董问君陈青源
董问君陈青源
百年前,他进入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命灯已灭,所有人都觉得他死了。 可百年后,他竟然奇迹般走出禁区,只不过修为尽废,灵根断裂。 红颜悔婚,各宗欺压,他一脸无所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将以平凡人身份度过,谁知一场巧合,他竟然重修灵脉,获得神秘道骨。 红裙姑娘持剑逼婚:“给你讲个选择,一,娶我,二……” “我选择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