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龙古帝苏寒萧雨然

第4102章 白色长剑(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102章 白色长剑

山谷当中,苏寒额头青筋暴露,整个人的身体都弓了起来。

他浑身剧痛,汗水不断冒出,每一处地方,都好像是在遭受着万雷锤炼,那种煎熬简直无法想象。

圣血所化作的血丝,宛如手掌,又宛如一张张大嘴,要将苏寒的血肉给吞噬干净。

凡间有凌迟酷刑,那无疑是最为痛苦的刑法之一。

所谓凌迟,便是将囚犯的血肉,一块一块的割下来,其中过程,可想而知。

苏寒没有尝试过凌迟,但他觉得,此刻的自己,比凌迟所承受的痛苦还要剧烈。

至少,凌迟是用锋利的器物,将血肉在短时间内切割下来,而他……就像是被一枚枚的牙齿,硬生生撕咬,且血肉不掉的话,就会接着用力。

即便是以他七星玄神境的肉体,此刻也难免有些承受不住。

意识渐渐出现了模糊,唯有痛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

某一刻,他的意识彻底陷入了黑暗当中,痛感终于彻底消失。

但仅仅是一瞬!

第二个瞬息,那强烈的痛感再次袭来,让硬生生疼醒了过来。

不过这一次,苏寒能明显的感觉,自己的肉体,已经出现了某些变化。

仅从血肉上看不出什么,唯有整体感受之时,苏寒才知道,自己的肉体修为,强了许多!

“嗯?”

苏寒眼瞳微微收缩了一下,即便那痛感还是如此的剧烈,可他依旧还是强忍着,查看了一下自己的武道修为。

果然!

武道修为,也提升了一大截,完全达到了七星玄神境后期的程度,距离巅峰,只有一步之遥!

“我的修为,是在那气血神坛上才踏入的七星玄神境,这才多长时间?”苏寒心中暗道。

不用多想,他知道这是圣血的功劳。

圣血或许不是刑天的,但绝对超出了主宰境,提升这点修为,还真算不上什么,并不值得苏寒震惊。

……

一次次的晕眩,一次次的疼醒。

也不知到底过去了多长时间,反正苏寒度日如年,他一直都在承受着这种恶性循环。

他身上的气息,已经彻底达到了七星玄神境巅峰。

而且,是四大修为层次一同!

除了肉体修为和武道修为之外,修真修为,也同样如此。

最后的魔法修为,也已经处于七阶法圣巅峰。

只要再踏前一步,达到真正的巅峰法圣,那就可以媲美正常武道修士的半步天神!

圣血的自动提升,给苏寒带来了四大修为层次上的平衡。

实际上,从这些修为层次上来说,修真、武道、肉体,都属于同一区域,连境界名称都是相同的,唯有魔法与它们不一样。

所以,在之前的修炼当中,苏寒渐渐忽略了魔法的提升,一直都在那三大修为层次上下功夫。

不是苏寒真的忘记了魔法修为,而是因为,修炼所需要的资源不同,苏寒着急也没什么用。

后世对魔法师来说,属于末法时期,诸多人族主修的,还是武道和肉体,连修真都很稀少,更别说魔法。

而武道跟肉体相比的话,无疑又是前者最为受人喜爱。

修炼的速度快,需要的资源少,可以拿来提升境界的天材地宝又多,不选择武道,又选择什么?

久而久之,魔法、修真,就进入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哪怕是那些体修,恐怕也会在时间的推移当中,渐渐消失。

而这,就是人族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

遥望南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你选白月光,我斩妖成圣
你选白月光,我斩妖成圣
召唤祖宗之魂,沐浴大妖之血,接引天地之灵,成就武者之身。赵穆贵为唐国公之后,启灵失败,无法成就武者,老唐国公为了延续李氏荣光,挑选优秀女子入国公府,自幼培养,准备取代赵穆,征战疆场,斩妖降魔,保住唐国
楚江
贤妻良母操劳死,重生摆烂赢麻了
贤妻良母操劳死,重生摆烂赢麻了
关于贤妻良母操劳死,重生摆烂赢麻了:上辈子,姜晚为了报恩嫁给程锦年,她为重病的公公捐肝,伺候公婆,把八个顽劣不堪的侄子侄女培养成才,全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累的两次失去孩子,落得终身不孕的下场,五十岁
星月之羽
龙崽降临!七个反派爸爸争当女儿奴
龙崽降临!七个反派爸爸争当女儿奴
【七个亲爸、团宠、萌宝、1v1】一中校霸江凛性格乖张、桀骜不驯、恶名远扬,谁见了都要说一句生人勿近不好招惹,直到某一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个小奶娃碰瓷了!小奶娃三岁大,抱他大腿喊爸爸!还在上高中的江凛
苏了事
疯批反派:开局未婚妻祭天,主角们瑟瑟发抖
疯批反派:开局未婚妻祭天,主角们瑟瑟发抖
【杀伐果断】+【非圣母,不舔狗】+【轻系统】+【美女如云】+【不憋屈】+【无敌】【发癫文学,无厘头,作者脑子炸裂】【圣母勿入,圣母勿入,圣母勿入!!!】沈无萧来到一个高武小说世界,成为了书中的残暴不仁
纲门翩佐
人在修仙,边修炼边传承挚爱血脉
人在修仙,边修炼边传承挚爱血脉
他,小小道士,存活世间800年,繁华看尽,了无生趣,不愿下山。某日,他意外得知玄孙媳妇偷人,所生后代竟然都不是自己的后人!为延续挚爱与自己的血脉,他毅然决定下山!他:我与挚爱的血脉,必须传承下去!玄孙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