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斐潜

第1580章 欲取之必先予之(2/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580章 欲取之必先予之

打完曹操了,细不细还要肛袁绍?

肛完袁绍了,接下来还要怼征西?

这样一来的话,什么时候算是个头?

因此江东士族就不干了,觉得不划算,认为孙策当下应该采取的最好策略就是在江东稳固,然后看着北方先打生打死,等到最后一个或是最后两个的时候再来决定是加入还是依附……

然而孙策那个暴脾气,哪里愿意坐着干等?

于是乎,自然是谈崩了,然后孙策就开始琢磨着要再抓只猴子,可是这一次,猴子露出的獠牙。再加上孙策若是北上,无非是三条路线,一个是攻荆州,一个是攻豫州,一个是攻徐州,而这三个州郡,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作为孙策来说,当然第一选择就是攻荆州,但是问题是荆州水军和江东水军相差无几,强行攻打的话基本上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怎么划算,再加上孙策和荆州有仇,但是江东士族和荆州却没有什么仇恨,相反还有不少人有联姻,甚至还有些人是之前找过庞德公学经的,这要是动起手来,多少颜面上过不去,因此江东极力反对,不愿意支持。

那么豫州和徐州么,比较起来自然是徐州更弱一些,如果从庐江向上,就可以进攻下邳,这样的消息传出之后,然后下邳陈氏就急了……

于是乎,在孙策大大咧咧的表示年后要准备进军北上,并且遭到了反对仍然表示坚持,还扬言要杀一只江东猴子来祭旗,沟通无效之后,一个由下邳陈氏牵头,曹操背后推波助澜,刘表授意提供强弩,江东士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局面就形成了。

“孙伯符……”斐潜轻轻敲了敲桌案,说道,“只是重伤?尚未有死讯?”

徐庶点了点头说道:“重伤,未死。不过就算是浆养,恐怕也需经年……”

斐潜沉吟了片刻,缓缓地摇头说道:“不,孙伯符恐怕是……没有康复的机会了……”

“主公之意是……”徐庶愣了一下,思索了片刻,也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打虎不死,必遭其害……”

“欲取之必先予之……”斐潜摇头说道,“孙伯符此番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士族世家哪里可能会只凭借两句话,便兜头就拜,然后心甘情愿奉上所有财产,任凭主公打骂驱使依旧无怨无悔?

贪懒谗,人性这种东西,不管古今,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异的。

早在入主关中的时候,斐潜就已经和李儒有过一次深刻的沟通交流,对于当下的士族世家也是越发的感触深刻,不管是川蜀大姓,还是江东世家,其实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利益,家族的利益。

为什么斐潜在川蜀没有太大的阻力?

那是因为川蜀士族大姓们,基本上都认为在征西将军统治之下,整体来说利大于弊!因此这些家伙基本上还算是配合,尤其是在斐潜抛出了一个铁矿的消息之后,也几乎立刻将这些人的注意力全数集中在了新矿场的利润上,再加上贸易的不断深入,对于川蜀大姓大户来说,新田政和清查人口的痛苦,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了……

“爵田制,一定要施行……”斐潜说道,“关中爵田,多半来自陇右并北的羌人和鲜卑,那么西南川蜀,要行爵田,就必须要有一个目标……”

徐庶点点头,然后捋了捋胡子,表示这个事情他门清,“还是用关中的办法,先开辟新田授予入川有功将士,然后再征讨周边,分出些田亩授予川蜀大姓,然后收集不法之徒……”

马月猴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诡秘之主:刺客歧途
诡秘之主:刺客歧途
网文填坑节来袭,独家番外连载爆更,大佬包场免费看。一位特殊的穿越者,却在降生之初误以为自己是半个“刺客”,从而主动选择了刺客途径……“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自己身上的特质符合刺客途径,所以才会主动选
电羊仙森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穿越到大奉朝英国公之子,还是一个闻名京师的憨人、败家子。林尘揉着自己的拳头:“既然是国公之子,我还怕谁?”于是,林尘一路横冲直撞,从京师到江南,从庙宇到朝堂,从塞北到草原,留下赫赫威名。大奉商人都懵了
漫步风中
方辰苏婉儿
方辰苏婉儿
他被心爱的师妹背叛,被夺天道骨,丹田尽毁,几乎被敌人踩进泥里。绝望之时,一座小塔出现,不仅治好了他的身体,还给了他传承和最珍贵的宝物——剑魔之血!他:“你们痛打我,羞辱我师母,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他
佚名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关于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明世宗嘉靖帝一次无意之中获得极其隐秘的道术,可羽化成仙,突破升空而去或长生不老。几十年的修道参悟,最终无果。皇帝发现秘术被人改过,又知晓自己大限来临,便把秘术及他悟出来的心得和
三湘带水
炼剑魔之血,成巅峰战神方辰苏婉儿
炼剑魔之血,成巅峰战神方辰苏婉儿
他被心爱的师妹背叛,被夺天道骨,丹田尽毁,几乎被敌人踩进泥里。绝望之时,一座小塔出现,不仅治好了他的身体,还给了他传承和最珍贵的宝物——剑魔之血!他:“你们痛打我,羞辱我师母,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