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陈东王

第549章 世族门阀(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549章 世族门阀

一旁的昆仑更是瞳孔紧缩到了极点,龙老的说辞,已经超出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整个病房,足足沉寂了将近一分钟。

陈东终于压下了心中惊骇,揉了揉鼻子,低声呢喃道:“繁荣昌盛千年以上,全世界恐怕都没多少个吧?以家族繁荣悠久的罗斯柴尔德这些家族,在他们的面前,也如同蝼蚁一般吧?”

“的确。”

龙老毫不迟疑的点头,更是毫不客气地说:“诸如罗斯柴尔德那样的家族,在世族门阀前,根本不值一提。”

顿了顿,龙老又说。

“不过世族门阀大抵低调,若非天下将乱未乱的关键时刻,是绝不会浮现在世人面前的,所以平日里大家都对世族门阀很陌生,甚至不曾听闻过。”

讪笑了一声,龙老缓缓地说:“若非老奴跟随老爷多年,也不曾知道世族门阀,更不可能知道姜家,便是其中之一!”

一旁的昆仑早已经陷入了呆滞中。

而陈东望着龙老,也一时间有些喉咙发紧,不知道该回应什么。

龙老的一番话,等同于是将豪门世家等等一系列屹立在众生金字塔之上的存在,再度划分出了金字塔。

而世族门阀,显然是真正屹立在最顶端的存在。

抛开钱财、权势而言,单是繁荣昌盛,不曾衰败千年,这一个条件,就足以扼杀无数家族。

时间长河之内,起起伏伏,此消彼长才是天道,而世族门阀的存在,便是无视了时间的洗礼。

更关键的是,陈东留意到了龙老话里的一句话。

“不是天下将乱未乱的关键时刻,世族门阀不会浮现出世。”

换句话说,一个世族门阀,是有能力定鼎疆域,挽救天下大势的!

以一族之力,左右天下大势,挽救疆域内的万万百姓,这……该恐怖到什么程度?

这一刻,饶是陈东再克制,心中也早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恍惚惊恐中,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窜到天灵盖,让他浑身冰凉的同时,又发麻紧绷到了极点。

目光微微斜睨向“姜”字令牌。

恐惧疯狂蔓延。

陈东喃喃自语道:“龙老,陈家比世族门阀,如何?”

龙老一怔,并未直言,而是低头思索,细细权衡。

最终。

他缓缓开口。

“如果只论钱财、权势以及底蕴,陈家不输世族门阀,唯一差的便是繁荣昌盛的时间。”

顿了顿,龙老又说:“不过,衡量一个世族的强弱与否,不仅仅是简单的钱财、权势,而是综合衡量,陈家……还不能力挽狂澜。”

陈家……比姜家弱!

陈东瞳孔紧缩到了极点,心跳嘭嘭加速,仿佛要跳出胸腔。

按照龙老说的,陈家已经和姜家无限接近了,唯一的区别,无非是繁荣时间,还有最关键的,如果天下将乱未乱,陈家无法做到挽救大势!

二者之间的差距,哪怕仅仅是一点点,但这一点点也是分判高下的关键!

疑惑、恐惧、震惊种种情绪包裹着陈东。

最终,所有情绪,化作一声无奈地苦笑:“这么恐怖的存在,我连知道都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要来杀我呢?”

一个能隐世不出的世族门阀,无冤无仇的前提下,居然来杀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蝼蚁”,这也太扯了吧?

龙老转而看向“姜”字令牌。

目光阴沉,声音凝重地说:“现在少爷不该思考这姜家人,为什么会杀少爷,而是该担心,这姜家人死后,姜家对少爷是什么样的反应……”

唐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他在同学聚会上睡着了,一觉醒来,莫名其妙竟然穿越了。还成了情满四合院世界的北京中医学院优秀毕业生。毕业求职现场,协和和轧钢厂同时向他抛出橄榄枝。他二话不说选择去当厂医。可这时竟然觉醒了“诸天垂钓”系统
佚名
繁花:从1987年开局
繁花:从1987年开局
关于繁花:从1987年开局:叶平安,上海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为了一客排骨年糕,回到了1987年的上海。开局一穷二白,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这个局要怎么破?不怕!反正离主角团这么近,抓住机会,一切都有转
九天九地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上一世,他是文盲,听从母亲重男轻女的旧思想,逼死了妻子和大女儿,二女儿记恨他一辈子,小女儿被拐卖几经波折死了,他落得个家破人亡。重生归来,他发誓要将妻女好好呵护在手心,把前世亏欠的全都弥补回来……
往来皆是客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年代+父子火葬场+追妻追女儿不复合+大女主觉醒逆袭打脸】夏相宜嫁给丈夫周裕礼六年,生下一儿一女,任劳任怨五年,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丈夫和儿子贬低和嫌弃。不但让她代替白月光下乡,还想抢她辛苦得来的工作,儿
茜朵夏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关于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李恪穿越到唐朝,成为李二第三子——蜀王李恪。本以为能当个逍遥快活的皇子,这辈子一直咸鱼下去,却意外觉醒了纨绔系统。早朝,突厥使者觐见李二。突厥看准大唐还未完全恢复元
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