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兽时代:永恒霸主

第1613章 既抽象,又觉悟(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613章 既抽象,又觉悟

而新世界的地盘,在南方。

换句话说,就是临近南方混乱国度的那一方海域。

老方好像有点明白,南方混乱国度的那群好战分子们,为啥长年累月的能专心于内斗了。

因为外部环境他酿的岁月静好啊。

指不定在那块地,海陆之间的贸易和交流,比哪个地方都更为频繁呢。

而巧合的是,由于南方混乱国度的复杂环境,其他各国,对于南边最大的那块地,了解的并不是很详细。

三天两头都在干仗,至于谁跟谁干,好像也没人在乎。

这样一来,各国自然很少去关注南方国度周边的海域环境,这也间接导致了陆地方对于新世界这一方势力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只能说海陆局势在某些方面,冥冥之中也是会相互影响的。

至于东边这块地,那就真是海洋中群雄逐鹿的板块了,四五六七八九,全搁这边挤着。

这样一来,也能看出海洋四分,三巨头占其三,其余共分四分之一。

差距妥妥的。

这发达的大脑一旦思想展开,海陆贯通之下,老方“灵机一动”,又蹦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

按这种海洋势力的布局,毫无疑问,卡中间的教廷国,好像有点碍眼了啊。

这三方大势力,为啥不把它给端了捏?

南北两方现在好理解了,新世界都寻求与陆地人的和平共处之道了,自然不会选择动手,至于北边的海神教,一帮关屋里保持中立的家伙,大致也对教廷国没啥兴趣。

但东西两边,可就没那么安定了。

特别是西边,黄金国度可不是什么好想与的家伙,对于野心勃勃的他们来说,教廷国,等于是卡在了自己的面前,拦住了己方向东部扩张的步伐。

绕道的话,南北俩在那摆着,路可不是那么好借的,特别是南边。

所以这俩方之间,按理说应该水深火热才对。

可现实却是,教廷国和海族之间的纷争,大多数都来自于东边,和三巨头接壤的三个方向的海岸线,几乎没有什么战事发生。

虽说陆地七国之间,都有针对于海族入侵的合作协议,但说实在话,远水救不了近火,教廷国的综合实力最弱,地盘也最小,还几乎卡在海族所有势力的中心交汇点,西边真打它的话,它即使扛住了前面几波,后面被灭也是迟早的事。

以前搁岸上不懂,现在入海接收大量的异族知识之后,老方现在也是有了一个新的看法。

这教廷国和西边的黄金国度之间,暗地里肯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

“你说说,和陆地人交好,这是什么逆天的操作?咱不说别的,海洋里的各方战事,跟陆地人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有插手进来的资格吗?”

“难道还能指望陆地人,帮忙去打黄金国度吗?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辛格尔的态度,明显是对此深表不耻的。

这属于标准的海族人思想,但不耽误老方暗中批评这老头的格局和眼光。

都是忠诚派,人家能成大事,你颠沛流离,抑郁苦闷,只能说这份差距,确实是有道理的。

这思想啊配得上苦难。

中等白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尔等不讲武德偷袭我,哈哈我醒了
尔等不讲武德偷袭我,哈哈我醒了
关于尔等不讲武德偷袭我,哈哈我醒了: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一宗之主结丹后期大能修士胡庸被偷袭击杀,穿越到蓝星世界,记忆混乱,怀疑之前是一场梦。当被告知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时。冥冥中还被针对。摆烂的表象只能暗中偷偷发育。想开启碾压众神之路!奈何一直在关键时刻被偷袭击杀。巧合之下成为了修真界第一鬼修。当胡庸发现
本小姐嫁到
重生后,疯批权臣成了我的小家奴
重生后,疯批权臣成了我的小家奴
身为长公主的掌上明珠, 庄明月上辈子,被宠的无法无天, 每天以凌虐秦观为乐, 一招国破,秦观位极人臣,而她成了他的阶下囚, 受尽了苦楚。 重生一世,她只想保住家人, 尽心尽力讨好大魔头, 谁知道,这男人仍然是个疯子啊! 他一生的执念,都在她身上!
岁岁长安
剑道之主
剑道之主
这是武道为尊的世界,强者可以上天入地,气吞山河,威震寰宇,无所不能! 少年秦浩,得神秘剑塔,一人一剑,以凡人之躯,战万界天骄,终成剑道之主!
佚名
造化神帝
造化神帝
天才被废,偶获至尊神鼎,万千造化。 任你天骄,仙帝,剑神,焉能接我神鼎之威! 一人一鼎,踏上登天大道!
星火重燃
修仙家族之化灵碗
修仙家族之化灵碗
李玄真意外去世,胎穿到修仙界的云雾李家,只是云雾李家只是个刚刚建立的微型修仙家族,他更是创立者的同辈。 于是,云雾李家多了个三始祖。 看着天赋强大的家主哥,又看了看喜欢瞎忙活,浪费资质的二姐,最后再感受着资质普通的自己,李玄真心累啊。 幸好穿越者配备着金手指的,他发现跟着自己穿越而来的祖传的玉碗竟然是个宝贝,可以炼化灵物中的灵气为灵液。 服用灵液修炼速度超快,还没有丹毒,比丹药强多了。 凭借着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