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我囤积百亿物资救国兴邦

第195章 新技能与科学研究(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95章 新技能与科学研究

孟梦见米大舅竟然相信自己,当即松了口气。

大家也都被孟梦这样的反应逗笑了。

笑归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不少。

地上的尸体果然和孟梦所想得差不多,有不少的蝇虫已经在那些尸体上聚集。

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孟梦怀疑根本不用外面的那些丧尸进来,这些尸体就能先自行发展成新的丧尸。

虽然丧尸的尸体是比正常动物的尸体要更有利于空间沙土的改良,但孟梦可没心情将好好的人类尸体培养成丧尸后再杀掉收进空间里。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尸体的任务就是牵制住那些丧尸,丧尸已经死了,这些尸体的任务也完成了。

孟梦忍着恶心,将这些尸体全部收进空间,和丧尸尸体一样,直接丢进改良土壤专用的聚尸坑。

至于聚尸坑需要多久才能将这些丧尸消化干净,孟梦就不关注了。

整个幸存者基地静悄悄的,哪怕是木墙倒地发出来的声音也没有引出任何活人。

“没有人。”

米立舟带人检查了一圈后,汇报了这样的结果。

孟梦点点头,并不意外。

“走吧!上山看看。”

孟梦直接按照地图上拍到的那个小门走去。

结果到了跟前才发现这扇只能容纳一个半人左右宽度的小木门从里面竟然推不开。

木墙的高度差不多有两米,这一侧的木墙因为没有丧尸推动,所以这会儿还是非常结实的发挥它们本身的作用。

“用电锯?”

孟一凡提议。

米立舟道:“我踹两脚试试。”

“不用。”

孟梦制止了米立舟的动作,也没有用电锯,而是从空间里拿出了一个黑色的小卡子,是那种最传统的发卡,黑色的一根,没有什么新奇。

将卡子掰直后,孟梦对着挡在一个用黑胶皮遮挡的锁眼插曲。

接着在众人又是震惊又是难以置信的目光中,就听见咔哒一声响,这扇木门的门锁竟然就这样被孟梦给……撬开了。

“闺女,你,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一手了?”

孟翰一时间实在是有些接受不了自己的宝贝闺女竟然学会了梁上君子的技能。

孟梦倒是非常淡定,指了指孟一凡的方向:“他以前研究过这方面的视频,结果他没学会,我学会了。”

“啊?”

孟一凡只感觉一口大黑锅瞬间压了下来。

孟翰则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然后抬脚就要去踹孟一凡的腚。

孟一凡反应极快的躲开,连忙解释道:“爸,你别误会啊!我这就是为了科学研究才看的那些视频。”

“科学研究?我去你奶奶个爪!”

孟翰怎么可能相信这样的解释。

孟一凡心中叫苦不迭,可又不能不帮着自家老姐描补。

不用说都知道这种开锁技能是自家老姐从前世,或者说是那场预知的梦里学会的。

“爸,我原来在学校的时候,导师安排的作业,让我们写一篇关于锁头发展历史的论文,并且从中提出一些关于提高锁头安全性的建议。我这才开始看的啊!”

红烧肉拌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妻子为白月光打胎后,我选择离婚
妻子为白月光打胎后,我选择离婚
结婚三年,陈子宗甘愿为老婆奴,任劳任怨,帮助妻子公司步步高升,却不成想妻子为了给初恋男友展示身材最美好的一面,打掉了腹中胎儿。 江卿晗:“区区一个孩子,难道在你陈子宗心里比我去见我韩成哥哥还重要吗?” 陈子宗冷冷注视着她:“我们离婚吧!”
独白1025
官场奇才
官场奇才
奇谋算尽官场事,正气浩然天地魂。红颜知己身边伴,悲欢离合生死梦。且看一代官场奇才陆羽,一个县长秘书的跌宕起伏官场人生!
风和暖阳
星际超级植培师
星际超级植培师
苏青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养成了自卑敏感的个性,长大后面对职场的尔虞我诈极不适应,最终精神崩溃得了社交恐惧症,只能宅在家里,孤独度日,年老时身患绝症在医院等死,不知为何一睁眼,成了个三岁小女孩,父母正在闹离婚。她还小管不了大人的事,默默围观就好,离婚后妈妈暴躁易怒,幸好还有心疼她的外婆,咦!!这个世界好奇怪啊?苏青决定融入新生活,学着不在恐惧与人交流,万万没想到,便宜老爸留下玉坠居然是传家宝,里面住
月光下的叶
捡个女帝当老婆
捡个女帝当老婆
秦川穿越后本想简单过一生,可他命犯桃花,开局捡了女帝当老婆,第一才女被他文采折服只愿嫁给他,敌国女战神对他一见倾心叛国也要和他在一起...本想大喊,我都要,谁知女人心海底针,争宠不断,好不头疼....
鸿兴哒哒
将军为我解战袍
将军为我解战袍
夫君带回来了一个怀孕的女子,要纳她为妾,可她恪守礼仪,侍奉公婆,甚至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夫家,却换来这个结果。 冯言轻蔑道:沈初初,你不过一个五品官的庶女,若不是太子殿下亲自为你说媒,以你的身份,最多嫁与普通人家做个小妾,我现在虽然只是正七品太子侍读,但太子殿下对我甚是赏识,现如今我也不过才二十岁,未来仕途一片光明,继续在朝为官的话,升至正三品或者正二品都不在话下,到时候我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你还
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