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40章 第 140 章(2/5)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40章 第 140 章

如果说益宁府指挥使在宴会时确实有气,但今天则只剩三分气,七分算计。

他肯定会利用这次的“生气”,来谈个好价格,或者说谈个什么有利益宁府,益宁军的条件。

纪炀对此心知肚明,自然早有把握。

眼前他来谈,益宁府指挥使继续装作生气。

他再适时拿出如今军中人人都眼红的新式武器,这条件不就来了。

纪炀一步步算得准,走得也稳。

纪炀聊到岭南的时候,益宁府其他人或许不解,但陪着林婉芸跟韩潇介绍当地作物的文官却是懂的。

益宁府指挥使忍不住道:“你这人,还真是。”

让他有再多气也出不来。

“那你倒是说说,我们那又该如何发展。”

纪炀笑:“种田。”

种田?

纪炀带过的地方,种花的,种草药的,种甘蔗的,放牧的。

到他们这,只剩种田了。

上面那几样,他们同样做得好,不用照看,便能很好。

纪炀继续道:“益宁府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再加上水利资源尤为丰富,内里便有三大河流。”

“种什么都能成,种什么也都会好。”

“可惜了,内里的水利工程建设一般,道路也一般。没记错的话,从汴京到益宁府的驿馆驿递并不算好,就算种了养了,又如何运出来。”

“不说其他,益宁府的印染布可是一大特色,加上当然矿物染料十分常见,都是可以往内里运送的。”

纪炀说的,益宁府指挥使何尝不知。

但不跟中原多交流,也是他一直在做的。

这句话没有说错,他不想跟中原多交流。

一旦修驿馆那就说明中央对他们的控制更紧密,他们这些外面的大臣日子可就要被牵着。

所以宁愿不修这些东西,他们也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方才说的驿馆驿递。

就是官方修建在官道上的客舍,只提供给官员使用,繁华的地方二十里便有一个,荒凉的地方百里也难寻。

而这些东西延伸到哪,便代表中央的实际控制权走到哪。

毕竟道路通了,消息也会传递得快。

边关几个城里,只有灌江府是有的。

还是纪炀一手扶起来,前些日子说过的,从灌江府到凉西州的官道,再到潞州的道路。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道路通了,驿馆建了。

所以大批的灌江羊,灌江物资会送过来。

这就是联系紧密的象征之一。

试想那么多物资都能飞速运送,那官府文书呢,那以后运粮草运兵马呢。

平日里,这里是通商的道路。

战时,便是运兵之路。

所以纪炀的话里有两个意思。

说水利没修好,是说明种田基础建设差。

说道路不通,那是跟朝廷联系不够紧密。

两个条件下来,你们自然只能选择老老实实种田,把基础建设都搞起来了,咱们再来谈经济作物。

就连岭南那边也一样。

粮食的保障永远是第一位,他们那边在去年已经在大修水利,重整田地。

否则都去种经济作物了,吃饭怎么办?

万不能本末倒置。

纪炀讲的这些,只能说五分真心为益宁府好,剩下五分为朝廷好。

益宁府指挥使听了出来,他接话道:“说到水利,我也是愁的,听闻中原造了极好的水车,汴京附近都在使用。进京的时候我也见了,着实不错,不知道能不能带回去一批。”

桃花白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佑岩龙君
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
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
重生燕家子弟,与燕如嫣同修,娶妻陈巧倩。觉醒每日结算系统。【修炼一日,获得两缕灵力】【修炼风刃术,熟练度增加】燕如嫣:为什么你的修炼速度比我还快。韩立:为什么你的傀儡,阵法,炼器,炼丹 都比我强。如果您喜欢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作者:虎脂玉所写的《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无弹窗推荐地址:8w0-173884
虎脂玉
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
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
正在更新:孤注一掷:白苗苗 当影视剧里的各色女配们拥有金手指后,他们的人生将会迎来怎样的改变呢。 高亮:女主并不真善美,会有恶女类型女主,雷者慎入 一、【星汉灿烂:何昭君】身世相似的将门孤女vs冷面将军凌不疑 二、【知否知否:盛如兰】不受宠的嫡女vs高高在上的仁慈帝王赵祯 三、【甄嬛传:浣碧】微万人迷,无cp,男人只是我的工具,假白莲,实际上只爱自己。 四、【如懿传:苏绿筠】微万人迷,吃瓜
冰糖荔枝
苏寒萧雨慧
苏寒萧雨慧
妖龙古帝苏寒,曾经执掌圣域,镇压一世,为银河星系之巅!  却因融合各大修为层次,走火入魔,形神俱灭。  手下叛变,挚爱沉睡,好友被追杀!  重活一世,定当卷土重来,逆转乾坤,杀尽一切叛变之人!  【妖龙古帝】书友群1群:663538422,喜欢聊天的朋友可以加一下。
遥望南山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