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柔方羽

第五千九百二十一章 真实处境(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五千九百二十一章 真实处境

随后的时间里,整片矿区的人族陷入到了狂欢当中。

狂欢过后,就得考虑未来的去向了。

“诸位可选择跟随我等返回位于上叶仙域的大天辰界,此界目前是天明军的后方据点之一。”陈贤说道,“在此界内,皆为人族,也绝对安全。”

大天辰界?

听到这个名称的瞬间,方羽内心猛然一震。

此界与大天辰星是否存在关联?

“这个时期的位面应该还未分层?所以此时的大天辰界还在仙界当中。直到后来,一层一层下方,最终形成后来的大天辰星么?”

方羽眼神闪烁,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毕竟,大天辰星内的确存在不少人族!

只是方羽到那里的时候,人族同样已经衰败不堪,成为了被各个异族针对的对象!

“到了大天辰界后,诸位还可以选择原地休养,也可以选择……加入我们天明军,成为我们的一员,跟随姬大人的步伐,解救更多的同族,拼尽全力……为我们人族博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赢回应有的尊重!”

陈贤作为一个征战四方的副统领,语气极其坚定,蕴含着莫名的力量。

听着他的话,矿区内的不少人都有意动,眼神中藏着激动之色。

“我愿意加入天明军,为人族奉献一份力量!”

“只要天明军不嫌弃我实力低微,我一定加入天明军,帮助更多的同族!”

“我也一样!我愿誓死追随姬大人!”

一阵阵雀跃的响应传来。

这群人大多年轻,心中仍有热血。

尤其刚被天明军解救,他们对于天明军有无尽的感激,希望报答恩情。

当然,也有部分人低下了头,并未跟随响应。

被奴役多时的他们身心俱疲,如今好不容易被解救,只想找个地方休养生息,再也不要遭受痛苦与折磨。

加入天明军,意味着未来还得不断地征战四方。

不仅劳累,而且连性命都无法保障。

他们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诸位无需急于作出决定,先随我部返回大天辰界后,可再考虑。”陈贤缓声道,“姬大人吩咐,他尊重诸位做出的任何决定,绝不强迫任何人。”

……

随后,整个矿区的人便跟随着陈贤这支队伍,乘上空间巨大的载具,返回大天辰界。

在回程之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一脸喜悦与激动,讨论着未来的生活。

“有天明军在,我们人族很快就能脱离苦海了……姬大人这般强大,谁还敢欺辱我们人族!?未来,即便是神族也得给我们人族尊重!”

“是啊,之前我听说天明军的时候,还觉得他们难以成事,毕竟当下仙界万族对我们人族的针对……是我眼界太低啊,小看了姬大人,小看了天明军……”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都能正常修炼,跟别的族群一样,可以光明正大地吸收天地仙气……”

谈到这些未来的话题,这些皮肤被灼烧得发红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他们从不求人族能够高人一等,只是希望能够与别的族群一样平等的生存,享有正常的修炼资源。

可即便如此,也只是奢望。

生为人族,在这个时代就是罪孽。

谁也没有犯错,却都需要接受惩罚。

“老弟,你怎么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我们得到解救了,该高兴一点!”隆哥转头看向方羽,笑道。

因为方羽一直坐在角落,一言不发。

“我挺高兴的。”方羽微笑道,“只是有点累。”

“也是啊,太累了。”隆哥长出一口气,说道,“其实我也差点撑不下去了,幸好天明军找到了我们……等我们到了大天辰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对了,老弟,你准备加入天明军么?还是留在大天辰界……”

“我会加入天明军。”方羽立即答道。

想要接触到姬天明,自然要加入天明军。

李道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一觉醒来,他惊觉自己竟成了大周神国的六皇子!刚想感慨一番,女帝的一纸逆天圣旨就砸了下来,宣布即刻送他去和突厥和亲!正当他风中凌乱时,神级选择系统悄然激活。他咬咬牙,决定接旨谢恩,没想到系统竟奖励了他神
佚名
巅峰博弈
巅峰博弈
做官需要责任心,更需要良心,从考上公务员那天起,宋思铭便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权,两袖清风的好官。从偏远乡镇的扶贫干事,到市委办公室的领导秘书,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于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宦海坦途!
争渡
不败战神
不败战神
(又名:不败神婿)五年前,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她,他不辞而别。五年后,他携一身惊天本领,荣耀而归,只是归来之时,竟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女儿。
笑傲余生
天域至尊
天域至尊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当世至尊!
新月弯弓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侍奉病重婆母,供养一家老小,还出资供夫赶考。两年辛苦操持,夫君成衣锦还乡的探花郎,还带着怀孕的新夫人。夫君要将我我贬妻为妾,我挥毫,一纸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放夫书。休夫!我甩出账册,一千三百两花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