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羽小说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邪修之斗(3/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邪修之斗

牢笼剧烈震动了一下。

而塔台上那六名释放真气想要将牢笼夺回的六名红衣修士,皆是闷哼一声,吐出一口鲜血。

“嗖!”

同时,空中的牢笼,迅速往上飞去,飞到方羽的身前。

方羽抓住牢笼,立即朝前方冲去,远离塔台。

而此刻,塔台上已经乱作一团。

前面的七名红衣修士还在与黑帝罗的人交手。

然而还有一方看不见的对手,处于上空!

“警戒!一定要保护好花莲大人的尊身。”一名红衣修士大喊道。

六名红衣修士遭到刚才方羽的一记重击后,面纱都被吐出的鲜血浸染。

他们睁大眼睛,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牢笼离他们越来越远。

但这个时候,他们不能追击。

首要的任务,还是看护好花莲大人的尊身!

……

方羽与萧绫,带着那个牢笼,飞到了三百米开外的一块还未塌陷的山坡上。

方羽释放出一股真气,笼罩在牢笼之上,将上空落下的雨水隔绝在外。

此刻,牢笼内的人群,基本都晕了过去。

方羽抓着牢笼往前冲的那一下,速度实在太快了,他们根本无法承受。

“差不多了。”

方羽把玄然气收回,显现出身形。

从这个位置看去,仍然能看到塔台的情况。

虽然天气无比阴暗,但这个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塔台上空的乌云,不断地闪烁着电光。

“轰隆……”

层层乌云当中,隐隐间传出雷鸣声。

“你在这里看好他们,我过去再摸一摸情况。”方羽对萧绫说道。

“好。”萧绫答道。

方羽看向远处塔台,身形一跃,再度冲了过去。

这一次,他不断地上升高度。

从战局来看,黑帝罗这边完全不是血莲花的对手。

那七个红衣修士释放出那道如同红色莲花一样的印记后,那群黑帝罗修士,眼睛直接爆出鲜血。

“这样的术法……”

方羽微微眯眼。

就他看来,血莲花的修士,要比黑帝罗的修士强。

虽然黑帝罗这边也有不少境界已至合体期的修士,但他们的气息却没有太大的异样,普普通通。

而血莲花这群红衣修士的气息,隐隐间却给方羽带来一丝危险的感觉。

这丝危险的感觉从何而来,方羽也说不清楚。

“不要直视这朵红莲花,从他们的侧面进攻!”大胡子修士捂着双眼,大喊道。

他这么一喊,就有很多手下照做。

李道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顾修关雪岚江浔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顾修关雪岚江浔
五百年前,福源禁地现世,宗门正值覆灭之时, 宗门天之骄子的他,选择牺牲自己,以身犯险,为宗门争夺那滔天福源! 期间,他遭受非人折磨。 最终,他成功了,气运福源尽数被他抢夺,宗门也很快跻身一流圣地。 可,当他归来时,所有都变了! 既然黄粱一梦,那这薄情宗门不待也罢。 一朝叛出,他竟然证道了!
佚名
不好意思,我召唤灵全是华夏神明
不好意思,我召唤灵全是华夏神明
关于不好意思,我召唤灵全是华夏神明:这是灵气复苏,全民觉醒异能天赋的时代,李夜白穿越而来,身为绝世天才,却只觉醒了最低级的抽象天赋—人格分裂?以他为傲的学院将他除名,剥夺属于他的修炼资源,校花女友更是直接选择分手,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李夜白竟在觉醒仪式上二次觉醒!获得神级召唤师天赋—“日晷”。以我炎黄之血脉,召唤华夏诸神之魂!日晷图腾指针每前进一个时辰,李夜白体内便会多一位华夏神魂。在这个没有华
银lby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五百年前,福源禁地现世,宗门正值覆灭之时, 宗门天之骄子的他,选择牺牲自己,以身犯险,为宗门争夺那滔天福源! 期间,他遭受非人折磨。 最终,他成功了,气运福源尽数被他抢夺,宗门也很快跻身一流圣地。 可,当他归来时,所有都变了! 既然黄粱一梦,那这薄情宗门不待也罢。 一朝叛出,他竟然证道了! !
佚名
沙洲末世:萝莉也要勇敢驱魔!
沙洲末世:萝莉也要勇敢驱魔!
关于沙洲末世:萝莉也要勇敢驱魔!:在恶魔横行的新世界,有这么一种人。她们总是少女之身,容颜姣好,力量强大,是唯一能对抗恶魔的存在。世人将其称作——驱魔人。新世界失去了一切,唯独剩下一些毫无生命的科技和一片亘古不变的沙洲。在永恒沙洲的边界,一名少女的灵魂苏醒在驱魔人蓝调的身体里,并被赋予名字——大风天。蓝调强大可靠,但总是说些无厘头的话,做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但她的一切行为,似乎都是围绕着大
喜欢吃炸鸡的陈澈
青玄圣地顾修关雪岚江浔
青玄圣地顾修关雪岚江浔
五百年前,福源禁地现世,宗门正值覆灭之时, 宗门天之骄子的他,选择牺牲自己,以身犯险,为宗门争夺那滔天福源! 期间,他遭受非人折磨。 最终,他成功了,气运福源尽数被他抢夺,宗门也很快跻身一流圣地。 可,当他归来时,所有都变了! 既然黄粱一梦,那这薄情宗门不待也罢。 一朝叛出,他竟然证道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