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民国文豪糟糠妻

第18章 第 18 章(1/6)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8章 第 18 章

萧渝澜觉得要小命没了, 那道强大的力量肯定会将自己碾成粉末,于是死命地抓住自己的救命稻草,脑子飞快地闪过自己半年没吃到的狮子头, 以及宋雁西。

而此刻的宋雁西有种想一脚将他踹开的冲动, 她快要被这萧渝澜勒断气了, 但当务之急, 是先将小穿山甲放出来。

不然她甩开萧渝澜的命都没了。

一手紧紧抓着铁链,一手掐着指, 至于那背上还有个勒着她脖子的萧渝澜。

六芒星阵打开的那一瞬间, 光芒将这深井照得明亮,小穿山甲飞快地朝那股力量迎过去, 高兴地叫道:“龙爷爷!”

随着它的出现,这股力量猛地一收, 变得柔和,只是宋雁西和萧渝澜却被另外一道力量往井底吸去。

不过也是这样的混乱中,反而将背上紧紧勒着自己的萧渝澜甩了才出去, 宋雁西一得到了自由,很快就调回了状态, 借助着井壁缓冲,反而先行到了井底。

说是井底,但确切地说, 因为他们已经早过了水域,所以这里一处干燥的石殿,远处有个小泉眼。

没来得及仔细观察, 宋雁西一脚将那掉落下来,马上就快要砸在地面的萧渝澜踢到旁边的泉水里。

冰凉的泉水浸洗之下,萧渝澜倒是一下冷静了, 立马从泉水里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慌张地朝四周打量而去,“这,这是什么地方?”他们不是在井里么?

还没等宋雁西开口,一个胖嘟嘟的小姑娘就出现在东边的石门下,“这是我家。”

“你是人是鬼?”不对,这声音挺熟悉的,萧渝澜有些难以置信地指着她,“你是那只穿山甲?”想起当时她在那温家大爷的身上时候的恐怖模样,以及满屋子被她撕碎的家禽血肉,不由自主又躲到宋雁西身后。

宋雁西此刻已经看清楚了这石殿中的布置,竟然是一座镇魔殿,不由得有些吃惊地朝下面看去:“底下是什么魔物?”

小穿山甲疑惑?“这里就是最底层了。”

不过她声音才落,这殿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白胡子

老头,伛偻着垂老的身躯,拄着形状奇怪的青铜拐杖,“想不到这么多年了,居然还有人认识镇魔殿。”随后看朝宋雁西,“你是刘青田的后人?”

宋雁西摇头,“不是。不过看来传言多有误,都说刘青田将一条黑龙镇压于这井底,可是于我看来,真正要镇压的,该是这镇魔殿下的东西吧?”至于这老龙,多半算是个守护者而已。

老龙听到她的话,眯着眼睛朝她看来,随后瞳孔猛地一缩,吃惊地看朝宋雁西,她不该出现在此刻的世界才是。

不过随后一想,自己永世镇守在这里,不能出去,小塔却不能陪自己永久被禁锢在此。

这一次是能回来,可下一次呢?倒不如让她跟着眼前这女娃娃离开。这女娃娃主修符咒,如果有意将小塔炼化,是不可能冒险送她回来的。

而且她认识这镇魔殿,年纪轻轻,天赋又如此惊人,的确是个不错的好选择。

当然,让老龙下定决心送小塔走,还是因为这镇魔殿也撑不了多久了,他答应过刘青田,不会让下面的东西上来,可是以自己的能力,想要独自封印这东西不可能,除非将自己献祭。

所以无论如何,小塔都要送走。

“女娃娃,你过来。”他朝宋雁西道。

萧渝澜顾不上自己还湿漉漉的手,抓住宋雁西,“别去。”

“没事。”底下是什么东西,她感觉不到,但如果真出来,对于这个世界必然是天大的灾难,所以对守在这里多年的老龙,其实有些敬佩的。

小乔且中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订婚当天,前任他要来抢我
订婚当天,前任他要来抢我
她,在悄无声息中,已经喜欢他长达五年之久。因为两家的联姻,她不得不搬去与他同居。暗恋被撞破的那一刻,她鼓起了全部的勇气,向他表白:我喜欢你,我能追你吗?”然而,他却冷漠地看着她,吐出一句:“我不稀罕你
佚名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年代+公社+打猎+致富+报仇+弥补遗憾……】本书又名《致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时我们正少年》悲催了一辈子的李卫民重生了。重生在1977年,和未婚妻即将生米煮成熟饭的关键时刻。正值18岁的人生十字路
推拿医生
未婚妻要退婚,我反手娶她老祖
未婚妻要退婚,我反手娶她老祖
萧云穿越到玄幻世界,开局就遭遇了被未婚妻退婚的经典名场面,但他并没有喊出那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而是邪魅一笑。“想退婚可以,但必须让你家那风韵犹存的老祖宗嫁给我!”此话一出,未婚妻
百炼成神
凌云天途
凌云天途
奇谋算尽官场事,正气浩然天地魂。红颜知己身边伴,悲欢离合生死梦。且看一代官场奇才陆羽,一个县长秘书的跌宕起伏官场人生!
风和暖阳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穿越大乾,赵煜成为了大将军府的世子,本以为可以纸醉金迷,三妻四妾,却不想被扣上谋反的罪名,面临斩首!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到了赵煜这里却是,君叫臣死,臣就反了……手握三十万赵家军,又岂能久居人
清风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