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剑帝叶宿心

第1590章 神秘剑修!(5更)(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590章 神秘剑修!(5更)

林白面色一喜,在刚才这黑袍人施展“血海七踏”的时候,林白便感觉到了这其内蕴含着一丝宛如是杀戮意境的意境。

但具体林白却没有搞清楚。

或许这“血海七踏”比较适合杀戮意境吧!

但此刻林白顾不得去参悟,收起秘籍之后,目光一扫看向其他几人。

之前的赵巍用追风灵舟避过了林白一剑,此刻正站在远处一脸用一脸惊恐的目光看着林白,他心神极其震骇,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连施展血海七踏的武者,都死在了林白手中。

赵巍可是对此人格外的熟悉啊,他惊呼道:“东山老祖,居然施展血海七踏之后,还是被东方白杀了,此人的实力难道已经堪比阳神境界二重了吗?”

“这怎么可能,他才阴圣境界大圆满的修为啊。”

“刚才他的一剑,竟然杀了狼群商会的阳神境界管家,北阳王朝李家的老祖,南楚王朝张家的长老,东澜剑宗的一位内门弟子……”

“这……”

赵巍惊恐的看着林白,迟迟不敢在出手了。

刚才随他们一起围杀林白之人,无一不是这岭南大地上名声极大的高手,有雄霸一方的家族长老,有来自于东澜剑宗的剑修高手,更是有东山老祖这般隐世不出的老怪物。

他们却没有想到,仅仅在一瞬间,林白便杀了如此之多的高手!

林白目光一凝,杀向赵巍了其他的两个黑袍人。

赵巍神色一变,当即踏上追风灵舟,身形一晃直奔万里之外而去,他此刻心中在也没有要杀林白的心思,他现在只求能从林白的剑下保住一条命!

“居然跑了!”林白看见赵巍离开,顿时一惊,说道:“不过追风灵舟的度的确不满,比飞剑也仅仅差一点点了,如今他已经跑了,恐怕想要追上他,又得耗费太多的时间。”

林白并没有去追杀赵巍,反而是将目光看向一个黑袍人。

当即,林白身法一闪,直奔此人而去。

“东方少剑尊,不要杀我,不要杀我。”这黑袍人瞧见东山老祖都死在了林白手中,顿时吓得浑身抖的说道。

“只要你不杀我,我能给你数不清的灵石和天材地宝。”

林白一愣,问道:“你是谁?”

这黑袍人哆哆嗦嗦的摘下脸上的黑布,一脸仓皇的看着林白说道:“我是狼群商会的会长!”

林白这才恍然大悟,此人居然是狼群商会的会长,难怪敢说出能给林白数不清的灵石和天材地宝的大话!

林白好奇的问道:“来追杀我的武者,你都认识吗?都是些什么人?”

狼群商会的会长急的说道:“我都认识,刚才你所杀的那人,名为东山老祖,乃是临海王朝内一个隐世不出的苦修者,修为极强!”

“而刚才逃走的那人,乃是北寒王朝四大家族的长老,名为赵巍,他手中的便是追风灵舟,若非是有追风灵舟在,我们也追不上少剑尊的度!”

“另外刚才被你杀的那几人,有一人是东澜剑宗的内门弟子,有一位是北阳王朝李家的老祖……”

林白听见狼群商会会长的话,这才明白,这些武者基本上都是在岭南大地上名震一方的霸主级别,任何一个人的名头拿出来,都足以压死一片人。

“那他呢?”林白目光回头看去,在天空云端之上,有着一个黑袍人始终没有出来,他站在一旁沉默的看着这一切的生。

狼群商会的会长看向那没有出手的黑袍人,目光一闪,神色有些惊恐。

这没有出手的黑袍人乃是他们之中最强者,当初狼群商会会长找到他的时候,他说自己的阳神境界三重的修为,但狼群商会的会长却不这么认为。

狼群商会的会长隐约还觉得,此人的修为应该是比阳神境界三重还要高一点,应该是阳神境界四重,但他为何要隐藏修为,狼群商会会长就不得而知了。

帝剑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一觉醒来,他惊觉自己竟成了大周神国的六皇子!刚想感慨一番,女帝的一纸逆天圣旨就砸了下来,宣布即刻送他去和突厥和亲!正当他风中凌乱时,神级选择系统悄然激活。他咬咬牙,决定接旨谢恩,没想到系统竟奖励了他神
佚名
巅峰博弈
巅峰博弈
做官需要责任心,更需要良心,从考上公务员那天起,宋思铭便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权,两袖清风的好官。从偏远乡镇的扶贫干事,到市委办公室的领导秘书,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于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宦海坦途!
争渡
不败战神
不败战神
(又名:不败神婿)五年前,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她,他不辞而别。五年后,他携一身惊天本领,荣耀而归,只是归来之时,竟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女儿。
笑傲余生
天域至尊
天域至尊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当世至尊!
新月弯弓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侍奉病重婆母,供养一家老小,还出资供夫赶考。两年辛苦操持,夫君成衣锦还乡的探花郎,还带着怀孕的新夫人。夫君要将我我贬妻为妾,我挥毫,一纸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放夫书。休夫!我甩出账册,一千三百两花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