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神医陈轩许静

第2641章 不肯放人(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641章 不肯放人

“朕,也算外人么?”

李龙渊始终挂着淡淡笑意,这句话的语气也非常温和。

可虚真听到的却是另一种意思,皇上今天是一定要入寺见到陈轩的,否则不会这般大张旗鼓。

正当虚真想再次婉拒时,四大圣僧之首、修为在玄海、玄觉和玄净之上的禅音寺主持玄空平和而从容的开口道:“既然皇上想见一见魔君陈轩,那便请进吧。”

“玄空师叔?”

虚真当即微微皱眉。

今天对禅音寺乃至整个佛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日子,六道轮回雏形刚刚凝成,岂能让李龙渊带着天微国师入寺?

虚真并没有过多怀疑李龙渊入寺另有意图,他真正在意的是天微国师。

“虚真,我们佛门能在圣唐武朝发展得如此昌盛,全靠皇上厚爱,今天皇上难得光临我寺,我们怎能拒之门外?”

玄空是四大圣僧中修为最高、年龄最老,也是心态最为淡定的,因此言行举止很是云淡风轻。

听玄空这么说,虚真只能暂时忍住。

其实他和玄海、玄觉、玄净都听得出来玄空的心意。

禅音寺高手如云,四大圣僧各个都是在世菩萨,相当于渡劫期修士,而且修为还在绝大部分渡劫期之上。

就算李龙渊在天微国师的蛊惑下想入寺做点什么,他们也无需慌乱。

按照四大圣僧和虚真的猜测,天微国师的修为再怎么高估,上限最高就是渡劫期。

加上渡劫武王李龙渊、相当于合道真人的葛医神,最多再算上即将赦免出寺的渡劫期小成高手玉罗刹,全部战力加起来还是不如禅音寺。

至于皇后闻人昭,虽则饱读诗书,一身文气可与返虚期修士相比,但是禅音寺中这样的高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玄空作为禅音寺方丈如此淡定的请李龙渊入寺,就是因为他怀有极大的底气。

眼见虚真和四大圣僧都让到一旁,玄空做出一副请进的样子,李龙渊呵呵一笑:“多谢玄空方丈为朕破例,我们这就进去吧。”

随着李龙渊、闻人昭、天微国师、葛洪四人进入寺中,禅音寺大门被一个个和尚和金吾卫封锁,任何人都不得再进。

虚真、四大圣僧一路领着李龙渊前往玉罗刹所住禅院“菩提庵”,打开庵门,只见一个面容美艳卓绝的女子正在蒲团上打坐,其容姿还要胜过当今皇后闻人昭三分。

李龙渊看到玉罗刹真身,当即含笑而道:“玉玑,朕来接你回宫了。”

玉罗刹睁开眼睛,看到李龙渊身边的闻人昭,她只是冷冷而道:“你这样做,皇后娘娘答应了么?”

“玉玑,本宫从来待你亲如姐妹,怎会对皇上接你回宫有半分意见?

今日本宫只是和皇上一起来接你回家的,回宫之后,你仍旧享受先前一切礼遇。”

闻人昭也是脸上挂笑,彰显她作为一国之母的气度。

玉罗刹眸光微微一动,她原本打算拒绝回宫,但是想到什么之后,却是转变心意,故意勉为其难的答应道:“那玉玑便多谢皇上和皇后娘娘抬爱了。”

说完这句话,玉罗刹站起身来,周身立刻泛起无数层金色梵文禁制。

玄空方丈略施法诀,这些禁制悉数消亡。

“既然玉玑答应随朕入宫,朕便了却一番心事,接下来请方丈带朕去见那魔门圣君。”

李龙渊没有对玉罗刹表露过多情感,而是雷厉风行,准备一口气将今天两件大事全部办完。

“关押魔门圣君的庵堂就在隔壁,皇上,请。”

徐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
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
牧夜,蓝星孤魂,穿越天武大陆,本陷无灵根绝境,幸遇欧阳锦溪,倾囊相授,助其宗门复兴,只盼情定连理。岂料,欧阳锦溪攀附权贵,于大婚之日将他弃若敝履,囚于暗狱。天不亡我!绝境中,《天命大反派》系统加身,牧
老宫
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
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
赵文瑞穿越成大盛太子,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却抵不过龙榻之旁的甜言蜜语,不但不被重用,就连自己的天子之位也岌岌可危。既然如此,这太子不当也罢!既然皇帝想逼我就藩,朝中百官要要害我。那我便剑指龙椅,夺一夺这
汕河无恙
被师尊刺死后,我修无情道成神
被师尊刺死后,我修无情道成神
她重生了,前世的她父母不详,从记事起就在外漂泊。六岁时,偶遇外出访友的清衍真人,被带回五行道宗,并赐下名字。而后她在启蒙仪式上测出单一水灵根的顶尖天资,顺理成章的拜入清衍真人门下,成为年纪最小的六弟子
佚名
小师妹哭哭唧唧,断情后毁天灭地
小师妹哭哭唧唧,断情后毁天灭地
短剧《改修无情道后,师兄们哭着求原谅》原著小说前世,虞昭为了挽回师尊和五位师兄的喜爱,与叶从心斗了一辈子,最后沦为人人喊打的叛徒,被敬爱的师尊亲手刺死。重活一世,她放弃与师尊师兄缓和关系,主动改修无情
玻璃咸鱼
笔试第一,你让我从乡镇基层做起?
笔试第一,你让我从乡镇基层做起?
做官要有两颗心,一颗是责任心,一颗是良心。且看秦峰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带着这两颗心怎么在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里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