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战记林七夜

第205章 史书的答案(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05章 史书的答案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至刚就起身了。

他是个极其自律的人,自小到大作息时间就没变过。

起床之后先漱口,然后是一盏浓到极致的茶,而后拿起已经翻烂的资治通鉴,坐在桌旁边,以浓茶配点心,边吃边读。

这书,到底看过多少次他都不记得了。但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他读得很仔细,恰好读到孟尝君卷!。

没错,就是那个鸡鸣狗盗的孟尝君。

忽然,李至刚放下手中书卷,若有所思。

“资治通鉴,乃是司马光王安石政见不合党争的产物!”李至刚心中暗道,“宋神宗认同王安石的意见,想要变法。而司马光无数次反对变法,更是不惜和宋神宗反目!”

“等到哲宗即位,他即刻上书弹劾,王安石不过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民多失业”

想到此处,李至刚站起身,背着手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朦胧的景象。

“王安石的变法,到底好不好?”

书,他读了无数次,可从没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他读书是为了从浩瀚的历史文献记载中,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找到相应的的对策,找到如何走向权利巅峰的捷径。

正如如今大明皇帝想要变法,他李至刚从来不想这法变得对不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皇帝要变法,我就要投其所好。

而现在,他开始正视这个问题了。

因为他猛的发现,如果不能正视变法就会不了解,不了解就不能推动。不知道其中的隐患,就无法面对日后的难题。

“王安石的变法改革科举,教育,吏治还有农业和本朝很是相像。而之所以守旧派大臣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也是因为王安石的新政,触犯了官绅的利益!”

“这一点,倒是和本朝有些相像之处!”

李至刚的亲随从外边进来,见到自家老爷站在窗边沉思,赶紧无声的退了出去,且掩上房门。

“前宋是害怕触犯官绅的利益的,因为他先天不足。对外屡战不胜,对内则是重文轻武压制武将。从一开始,赵宋就把官绅读书人抬得太高了!”

突然,他猛的想到一件事,一件很多年前听闻的旧事。

当今皇帝还是皇太孙时,在文华殿读书,刘三吾授课资治通鉴。皇太孙读之言,前宋之时士大夫掌国,使得天下读书人皆万人之上,清高不凡。

是以,有宋一朝朋党争斗不断,上至君王下至臣子,一盘散沙难成大器!

“大概从那时候,皇上就看到了官绅做大,掌握话语权的隐患!”

李至刚心中暗道,“所以从筹划新政开始,就已经定下铁腕之策,绝不和官绅妥协!”

“宋神宗后来对官绅妥协,应该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应该就是赵宋的朋党之争,太多掣肘牵绊,王安石独木难支!”

“原因之三,王安石把事情想得太好,有些脱离实际了!”

作为读书人,尤其是李至刚这个级别的读书人,他看待那些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事,是不会人云既云的。

做官的,能做到参知政事那个级别的,有傻子吗?能没能力才干吗?

王安石毁誉参半!

所谓的毁,是五花八门。

但赞誉,却是不约而同。

他王安石的政敌苏轼,在王安石下野之后相逢一笑泯恩仇。且对王安石的道德操守,才能文章赞不绝口。

就连朱熹夫子在指责王安石变化的祸害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于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三九音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宋惜惜战北望
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宋惜惜战北望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
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宋惜惜易昉
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宋惜惜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
相亲当晚,被闪婚老公宠到腿软
相亲当晚,被闪婚老公宠到腿软
【先婚后爱+双洁+男主暗恋+隐藏马甲】莫暖和陆琛从见面到领证,只用了不到24小时。第二天,男人就用厨艺搞定了她挑剔的小姨。第三天,男人拉着她去撕逼渣爹和后妈,帮她出了二十多年都没撒出来的气。第四天,她
黑白灰
宋惜惜易昉
宋惜惜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
文熙居宋惜惜易昉
文熙居宋惜惜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