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大帝罗修

第5218章 绝山扮演的身份(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5218章 绝山扮演的身份

笔趣阁 bbiqugecc,最快更新武道大帝 !

这些年来,罗修斩杀过不少强者,也得到过不少机缘,修炼的资源并不缺。

然而修炼这种事情。

并不是你有资源,修为境界就可以无限制的提升。

将资源转化成修为与境界,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时间。

罗修将肉身修炼到如今的程度,可以说是耗费了不少的功夫。

因此,若是让他选择将肉身毁掉再重塑,他是绝对不愿意的。

除非逼不得已。

只不过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到必须要毁掉肉身重塑的程度。

“想必只要我将那手臂带走,此地的阵法就会出现缺陷,就算是后面不需要我来帮什么忙,绝山前辈应该也可以脱困了吧?”

当灵魂本源的创伤恢复之后。

罗修看向绝山,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没错!”

对此,绝山并没有否认,“我脱困之日,便是封印之地开启之时。”

即便是对方不说。

罗修也早就猜测到了这一点。

并且他还知道,封印之地的开启,已经是无法阻止的事实。

就算是没有他带走那条血淋淋的手臂。

以三大祖维那些人不间断探索此地的行为来看,封印早晚都要破开。

只不过,罗修若是带走了那条作为封印阵法一部分的手臂,势必会让封印之地开启的时间,相当于提前了一些。

问题是。

罗修若是不将那条胳膊带走,绝山不会放他走。

因此为了离开这里。

罗修也只能选择妥协,带走那条手臂。

同时罗修也想通过手臂研究一下混乱大道,还有他身上的混乱大道。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天渊作为罗修未来的假想敌,提前能多了解一下,自然是再好不过。

“天渊的神通秘术,你想学吗?”

绝山忽然说道,“你现在已经有了混乱大道的根基,修炼天渊的法门,绝对能让你的实力大幅度提升!”

“不用了,晚辈会想办法重新将大道根基变回去的。”罗修毫不犹豫的说道。

“变回去?”

绝山听了这话,呵呵的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大道根基变过来容易,想变回去可就难了,代价也太大了。

罗修对此当然也知道想要将大道根基重新变回去有多难。

他之所以表现的那么坚定。

是因为他并不愿意给绝山,以天渊法门讨价还价的机会,干脆表示自己完全没兴趣就行了。

事实上,罗修之前炼化了对方的一部分灵魂本源,而恰巧在那灵魂本源中蕴含了一些记忆。

绝山自以为,就算是被罗修吞噬了一部分本源,以他的手段可以在本源被吞噬的瞬间,就销毁掉其中蕴含的一切与自己有关的记忆信息。

然而他却还是小看了罗修,因为只要被他罗修吃下去的东西,那就不是你能说的算了。

这部分蕴含的记忆中。

说巧不巧的,就有绝山所知道的混乱大道的法门。

所以,绝山提出混乱大道的法门秘术的时候,对罗修自然也就毫无任何的吸引力了。

当然了,这种事情,罗修当然不会告诉绝山。

因为到目前为止,他都没有确定,绝山在天渊与诸天之间,到底扮演的什么角色。

但从绝山此前的一些行为和做法来看。

罗修与他之间,不像是能成为朋友和坚定的盟友,绝山要真是没问题,也不会被隐皇留下的后手坑了,封困在这里无数年都无法离开。

或许是两面派?罗修突然想到了这个可能……

。m2

忘情至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
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
关于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大学校园里的沈若初对季贺辰一见钟情,开始了疯狂的倒追模式。她整整追了他三年,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他。可是他却一点也不把她放在心上,带着他的白月光就出国了,对她不闻不问
咪咪猫W
永恒道诀
永恒道诀
在那诸天万界的废土之下,隐藏着远古时代最黑暗的秘辛,大帝陨灭,神魔喋血。一截锈迹斑驳的枪尖,却横跨万古,留存至今。少年林羽,偶然激活枪尖,习得永恒法,至此步步登高,横压万古英豪!
佚名
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
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
关于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女主简介:魂穿女,现代是玩咖、海后。穿越后,是哥宝、姐宝。性子直爽不扭捏,只爱家人,喜欢好看且有腹肌的男人,不遛人家感情,渣得明明白白。男主简介:腹黑皇子,父不疼母不
浪里小红花
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
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
关于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小丑的内心独白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玄学捉鬼+团宠+奶呼呼的坑爹小萌娃+阴郁俊美高冷爹】【超好看!看过的读者都说好!】瑾王府来了个三岁半的小棉棉,不但能抓鬼画符,还能和小动物、植物交流。捉妖降魔,手到擒来。小家伙最爱吃奶糖,喜欢漂亮小
南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