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昏君,从逼董卓献孙女开始

第359章 血洗大和,倭国灭亡(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59章 血洗大和,倭国灭亡

192年10月,

倭国的天空已经下起了雪。

刘辩的队伍,来到倭国已经小半年的时间了。

本着对倭人能残忍,就绝不仁慈的态度。

成功让倭人锐减三分之一。

运送往大汉的倭奴,总数也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为大汉的道路建设,矿产开采等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经过这小半年的努力,收获的国运也相当丰厚!

光是战争机器,就提供了一百二十万国运值。

石见银山,大弥铜矿,出云硫磺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同样也有收获了一百多万国运值!

累计在刘辩身上的国运值,终于突破了五百万!

果然,

对外战争才是增加国运值最快捷的方法。

第四层获得的奖励,是天道佑国:国运值越高,对大汉的庇佑越强。

每增加10w国运,粮食产量、国民体质便会提升05,并且降低灾难发生的概率。

“不知道,第五层会奖励什么呢?”

刘辩满怀期待的,打开系统界面。

【恭喜宿主大大,国运等级提升至第五层,奖励无限暴兵!】

【无限暴兵:可使用国运进行暴兵,包括(平民,基础士兵,特殊兵种),无数量限制。】

【提示:只有超出五百万国运的部分,才可用于该功能。】

暴兵!

又是一个强大的功能!

目前人口增长速度,明显赶不上地盘扩张速度。

以至于许多土地空置,没有人开发。

有了这个功能,便可以解决人口不足的问题。

刘辩正在为如何开发倭岛而发愁呢,这个功能来的太是时候了。

“打开无限暴兵!”

随着刘辩心念一动,眼前立刻出现了新的功能面板。

暴兵!

共分为两类:【普通】【死忠】

【普通栏】:以大汉普通百姓和士兵为模板,

【平民】:1w国运/10000人

【基础士兵】:1w国运/2000人

【特殊兵种】:1w国运/100~500人

【死忠栏】:五代以内,对大汉绝对忠诚

【平民】:1w国运/100人

【基础士兵】:1w国运/20人

【特殊兵种】:1w国运/1~5人

备注:

平民:男女随机,年龄为18~30之间,身体健康,能力随机(包括农活,手工,建造,打猎,开采……)

基础士兵:步兵(刀,枪,弓,水,斥候)

特殊兵种:骑兵,女兵,强弓兵,强弩兵,近卫军,陷阵营,大雪龙骑,背嵬军……

特殊兵种的包含范围很广,那些赫赫有名的兵种,这里都能够召唤。

当然,价格也不菲。

比如大雪龙骑,一万国运只能召唤百人!

吾名张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成寡妇?我养崽超有经验
开局成寡妇?我养崽超有经验
开局夫君战死,她默默承受;原身育有三个孩子,她依旧忍耐;可被逼带崽净身出户,她终于忍无可忍。 接着惊觉原女主的金手指本应属于她,自己和孩子竟沦为女主的工具人。 她燃起斗志,与婆家展开斗智斗勇,成功分家后带着孩子过上美美的小日子。 然而,本已战死的夫君却意外归来,剧情走向完全超出预料。面对这意外状况,而她的命运也再度陷入新的波澜。。
佚名
熢火之下
熢火之下
特别纪念小知闲闲,抗战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简单抗争才是这个世界主旋律,缅怀先烈。
横霸
北宋小丫鬟
北宋小丫鬟
俗话说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更是多。 汴京枢密院承旨周大人家便是如此,且不论他家妻妾如何,端说嫡庶一共就有四个女儿,偏还喜欢较劲争强。 大姑娘心机美人,二姑娘人小脾气暴,三姑娘争强好胜,还有一位四姑娘疑似扮猪吃老虎的穿越女老乡。 锦娘本以为在针线房清清静静做她的小丫鬟就好,横竖那些姑娘们的争斗和自己无关。不料一朝金榜题名,年轻英俊的进士们如竹笋般涌
春未绿
从鬼灭开始,成就最强魔刀!
从鬼灭开始,成就最强魔刀!
【扮演+诸天+系统+魔刀+无女主】 遭大运而被迫穿越的林凡来到鬼灭世界解锁最强魔刀系统! 被迫成为魔刀,只要获取情绪值就可以无限变强,甚至可以抽取诸天能力。 开局抽取模板,化身阿朱罗丸。 林凡:“炭治郎,去复仇吧将你的欲望全部释放!” 鬼舞辻无惨:“你不要过来啊!” 全程无刀,解开你心中的意难平。 …… 千鸟、一刀修罗、魔刀千刃、飞雷神、卍解、领域展开、无限剑制…… 这里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我抽
摸鱼不积极
刚进山就给雪豹接生,还一胎六仔
刚进山就给雪豹接生,还一胎六仔
半年多前,他选择了停薪留职,孤身一人来到了这华夏最偏远一隅的苦寒之地,从声名显赫的教授,变成了一个孤独又自由的巡山人。 刚开始很多人以为他只是以此为噱头,没成想他真的不是只是说说而已。 一次在搜罗雪地松鼠的仓储时,自己的训练有素的退役军犬叼回来一只小猫,天,这不是简单的猫,是一只雪豹。 这只雪豹太小太瘦了,感觉稍微用点力都能压碎它的骨头,瘦弱成这样,难怪它的母亲选择将它丢在外面,做弃子。 他赶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