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73章 流氓清官17
历代帝王,最忌讳朝臣结党营私,南黎突然把这么大的罪名往索全头上扣,他怎能不生气。
“南正堂,说话得讲证据,随意污蔑朝臣,你可知是何罪责?”
大金朝堂,除了御史台有风闻奏事的权利,其他人不可以随意指责朝臣,天天跟泼妇一样在朝堂之上胡乱攀咬,像什么话!
南黎顶着一张风烛残年的老脸,老老实实道:“皇上,臣并非胡乱攀咬,而是证据确凿。”
说完,南黎就变戏法似的从衣兜里往外掏东西。
索全家的账本,索全家奴的供状,就连索全年少轻狂时跟花魁往来的情书都被南黎拿了出来。
账本和情书都是真的,供状是高仿的。
供状上的供词和签名是南黎伪造的,手印是煤老板半夜弄回来的。
半真半假的谣言才不容易被击破。
威屈帝翻阅了南黎出示的证据后勃然大怒,将账本狠狠甩索全脸上,吼道:“索全,你插手科举,动摇国本,一桩桩一件件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可狡辩的。”
索全把脸上的账本取下来,草草翻阅几页后就慌出一身冷汗。
他的书房从没让人进去过,包括他的妻子儿女,南黎是怎么得到这个账本的,还有这露骨的情书……尼玛,太丢人了。
“皇上,臣只是一时糊涂做了几件错事,可臣对您的忠心日月可鉴,这一点,先皇后也是知道的。先皇后不惜拼上性命也要为皇上您诞下龙子,先皇后在天之灵,定然也?希望家人平安健康。”
威屈帝还是皇子时就跟索家交好,可以这么说,有索全的辅佐才有威屈帝的今天。
新帝登基后,累死累活的索全想捞好处犒劳自己也是人之常情。
可历代帝王,最反感外戚专权,先皇后之所以是先皇后,也是因为皇帝怕索家做大。
索全以为先皇后是保命符,可实际上先皇后是催命鬼,这时候提先皇后,只会让小皇帝火气更大。
“少在联面前提先皇后,她若还在世,见你如此不争气,定然痛心疾首。”
“联自登基以来对你信任有加。可这些年你都干了什么?结党营私,贪纵无忌,杀人无数。”
“皇……皇上,臣冤枉,臣冤枉啊。”
“你还有脸说冤枉,这些年,联收到的弹劾你的奏折数不胜数,联一直盼着你能改过,可你呢,只会变本加厉!”
“皇上,您不能听信小人的一面之词啊……”
………
威屈帝和索全你来我往,一骂一辩解时,南黎出示账本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索党官员闻风而动,三十秒后齐聚午门,把膝盖规规整整挡在地板砖上。
跪妥当后,几个嗓门大的开始轮流喊话。
“皇上,左相大人多年以来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上切不可轻信佞臣污蔑,寒了忠良之心啊。”
“皇上,索相对大金的忠心可昭日月,是大金不可多得的忠良之臣,请皇上明察秋毫,还索相一个公道。”
所有人都要替索全说好话,在他们口中,索全是电,是光,是唯一的神话。
倒不是这些人有多仗义,而是这些人早上了索全的船。
索全荣华富贵时他们可能分不到多少汤水,可索全一旦垮台,他们就得全部完蛋。
为今之计,只有齐心合力,统一口径,逼着皇上赦免索全的所有罪责。
高墙深院的皇宫其实还不如筛子,索党百官群谏的戏码还没抵达高潮,屠厉那边就收到了消息。
百官群谏和君主专|制之间本来就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君明臣廉时,一切好商量。
可此次群谏却是为了保一个被皇上视为眼中钉的奸佞,这摆明了就是在故意难为皇上啊!
屠厉身为右相,此时不出面为皇上分忧,更待何时。
官大一级压死人,屠厉一出马,正午门的跪地军果然被劝退。
一切处理妥当,屠厉又刷刷点点,把自己的丰功伟绩写进奏折,让内侍送到皇上面前!
于是,在威屈帝骂得口干舌燥,火气渐消时,传话内侍却捧着奏折赶来了。
“启禀皇上,诸位大人在午门为索相求情。屠相及时出面阻止,诸位大人已经退去了,这是屠相的折子,请皇上御览。”
威屈帝接过奏折一看,偃旗息鼓的火气噌一下东山再起,且有星火燎原之势。
“联召你入宫不到半个时辰,就有数十名官员长跪午门为你求情,索相,你好大的面子!”
索全心头一抖,往地上一瘫,完了,这回真要被猪队友坑死了。
身居高位者,没有几个的屁股是绝对干净的。是否会被查处,更多时候是取决于领导是否还想用你。
很显然的,威屈帝已经不想用索全了。
把索党一锅端不太现实,慢慢架空还是做得到的。
于是次日早朝,御史大夫里宣读了这样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科举舞弊一案,证据确凿,主考官张三,考官王山等人弊蠹多端,判斩立决。其家中父母,兄弟,妻儿皆流放宁古塔。
太子太傅左丞相索全,罔顾国法,罪不可恕。即日起,革除太子太傅等职,降为城门领,以儆效尤。索全一应事务,暂交由大学士屠厉处置。
国子监士子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受朝廷眷爱却不思进取,投机取巧,罔顾国法,不严加惩治不足以震慑天下,即日起流放宁古塔,明编罪籍,终身不得再应科考,以章国法。”
御史大夫都长篇大论念半天了,威屈帝这个最高领导怎么滴也得出来说两句。
“科举关乎朝廷选材用人,绝不容许泥沙俱下。本次考试结果全部作废,礼部尽快择地吉日,广谕世子,重新考试。”
被点名的户部尚书急忙出列道:“臣遵旨,只是重开科考一事事关重大,主考官员拟定何人还请皇上示下。”
“朕亲自出题监考,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金国重视科举选才。”
威屈帝话音落下,屠厉立马捧哏道:“皇上圣明,此举必能令天下士子归心,四方物议消弭。”
正常帝王都很重视科举。
科举可以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把选拔人才和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中转到中|央|政|府,可以很大程度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