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狂飙:我徐雷要做科技大佬

第536章 我徐少就是要与众不同!(3/4)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536章 我徐少就是要与众不同!

只有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

这样的企业,才能做得长久。

而这样的企业家,才能广受好评。

于是乎。

既然做善事是不可避免的。

那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

而徐雷的目标,又是想让龙国成为科技强国,不被西方卡脖子。

再加上汉东赵家的覆灭之,导致整个汉东的政商两界剧烈动荡。

不管是空降而来的汉东新书纪沙瑞金。

还是从林城那边,火线提拔当京州市书纪的李达康。

他们都希望徐雷,能来汉东省,来省会城市京州投资一个重大项目。

这不仅仅是为了招商引资,最重要的是稳信心。

沙瑞金、李达康等汉东的领导。

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向社会各界传达一个信号。

那就是汉东赵家一派的覆灭,并不会彻底扰乱整个汉东的经济发展大局,汉东还是值得投资的。

只要是遵纪守法的投资经营,汉东不仅十分欢迎,而且还会大力支持,0各种优惠政策只会多不会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

徐雷当然顺势而为。

将京州市无偿划拨的这一大片高尔夫球会所土地,改建成了飞宇科技大学。

而且既然要干,当然就要把事干好,绝不能敷衍了事,搞个野鸡大学误人子弟。

如此一来。

徐雷不仅下大力气,对校园内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花不少钱打造出国内一流的教学设施。

同时还很超前的,买下学校旁边的两块地皮进行商业开发,搞好周边配套,做好教职员工住房福利。

而徐雷联合众多知名企业,一起斥资创建这么一所规模庞大、设施一流的理工科类高等院校。

这一举动,当然是让汉东的政商界,彻底一扫阴霾。

让各行各业的知名企业、众多投资机构,刷新了对汉东的认知。

知道在沙瑞金、李达康等实干派的统领下,汉东已经不再乌烟瘴气。

而对与徐雷合作的众多企业家来说。

他们其实也得到了不小的好处。

徐雷振臂一呼,他们就大力支持,自然得到了徐雷的认可。

况且捐赠给飞宇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的钱,也算是慈善捐赠,是可以免税的。

捐钱做好事,既得到了美名,又讨得了徐雷欢心,还可以抵税。

这已经是一举三得了。

更何况,学校正式开始教学之后,还可以源源不断培养出人才。

这对很多人才紧缺的企业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如此好处多多的善举,大家当然愿意支持。

所以……

飞宇科技大学创建的背后,原因是很复杂的。

大家不怕花费巨资,也不怕年年亏损,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只不过,这些很深奥的东西,高小凤自然不会和孟钰等人细说。

她早就发现。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是很大的。

看似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其实圈子不同、层次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会不一样。

许多人注定会和孟钰一样,觉得没必要斥巨资创建大学,年年亏损很多钱也要培养人才。

但人一旦到了一定层次,就会知道有些东西,并不能用钱来衡量。

主动花点钱,做点力所能及的善事。

不仅能免遭骂名,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何乐而不为呢?

“我估计徐少那边已经开完会了,你们稍等片刻,我去带他过来。”

高小凤微微一笑后,快步离去。

火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南风烈烈吹黄沙
南风烈烈吹黄沙
关于南风烈烈吹黄沙:江绾的夫婿虽然风流成性、易怒暴戾,但高爵重禄。既然凭着老一辈的救命之恩成为了世子妃,那她就要稳稳地坐上王妃之位。嫁人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埋了同父异母、玩世不恭的嫡亲弟弟,然后又借
成了拿铁
小师妹重生撕黑莲,炸翻宗门
小师妹重生撕黑莲,炸翻宗门
上一辈子,她拼尽全力只为博取师父与八位师兄的青睐,与师妹斗智斗勇长达十年,最终却惨遭背叛,天赋被剥夺,背负恶名,落得个凄凉下场。重生归来,她彻底醒悟:小师妹的位置?你若想要,拿去便是。师父的宠爱?同样
佚名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
白靖穿越平行世界,除了一张身份证,身无分文,并且举目无亲,为了生存,白靖“误入歧途”成为会所男模。且看白靖如何一步步从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再到成为亿万粉丝的网红主播,播出一片星辰大海。程女士:和我同居
逆刃镇魂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李祺穿了。而且好死不死穿成了李善长的独子!为了避免抄家灭族的命运,李祺索性开始了作死之路,无条件跪舔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什么?有贪官?”“陛下勿忧,剥皮实草了解一下!”“什么?明初文人多
荒尘
一胎三宝,改嫁帅哥就是宠!
一胎三宝,改嫁帅哥就是宠!
前世,她将青春与梦想悉数献祭给家庭。为丈夫,她舍弃大学梦;为多病的儿子和瘫痪的公婆,她耗尽心血。熬至儿子高中折桂,方知残酷真相——儿子非亲生,婚姻亦无法律保障。命运仁慈,让她重回生产之日。面对渣男的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