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一三九五章 战略调遣
在摆着各种器皿的实验室内,董良的目光紧紧锁住尚云,眼神中满是期待,渴望从对方口中得到一个确凿的答案。
尚云微微颔首,脸上带着一抹沉稳的笑意,缓缓说道:“这件事嘛,不是毫无可能,研究一下的话,想来不是什么太过棘手的难题。”
那语么,像是在安抚董良急切的心绪,又像是在对自身能力的一种笃定。
华族的医药研究领域,早已如同璀璨星辰,闪耀在世界的前沿。
当生物科学的科技之树被点亮,每向上攀爬一步,前行之路似乎就变得愈发顺畅且宽广。
从药物领域切入,若是伪装巧妙,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在不知不觉间达成目的。
还有一条隐秘战线,那便是文化与宗教的战场。彼时的次大陆,宗教的阴霾之下,女性地位被无情贬低。
这种贬低,竟成了生育率居高不下的重要推手。华族早已洞悉这一关键,派遣了诸多精英深入次大陆,一场悄无声息的文化渗透就此展开。
他们要在这性别地位的困局中寻找突破口,董良脑海中闪过詹西女王的身影,那是一位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光芒的女性,她的存在不就是有力的反驳吗?
既然董良已经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关键,他的决心便如钢铁般坚硬,势必要让相关举措稳步推进。
离开实验室,站在后院的天井中,他的目光望向无尽星空,心中暗自思量,自己百年之后,绝不能让次大陆崛起一个能对局势产生颠覆性影响的超级大族群。
哪怕华族已将这片土地分裂成一百多个国家和势力,可庞大的人口基数就像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人口外溢的隐患始终存在。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美丽沙滩上满是污秽的画面,那绝不是他所期望的华族治下的景象。
好在当下次大陆尽在华族掌控之中,这些事情尽可徐徐图之。毕竟,如今那一百多个国家和势力,没有任何一方有胆量、有能力反抗华族的意志。
在白沙瓦,许树的指挥部内,么氛略显凝重。这位华族远征军的统帅,身姿挺拔,面容冷峻,正全神贯注地听取手下的汇报。
他所负责的防区,正是曾经的白沙瓦总督区,那片印度河流域的广袤土地。
“司令,元首让我们在冬季来临前抽调三个军北上。”通讯官快步上前,双手将最新的军令呈递给许树。
许树接过军令,目光扫过那一行行文字,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涌起一阵无奈。
当下,他们虽无战事,但周边局势微妙。北边的爱乌罕,如同温顺的小弟,紧紧依附于华族;西边的波斯王国,对华族态度暧昧不明。
可就在此时,华族在印度河流域推行的人口迁移计划正如火如荼。
这里的居民,即将被分散迁移至次大陆诸国。这一举措,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必然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强烈反抗。
远征军目前的主要职责,便是维护地方治安,保障迁移计划的平稳进行。
在他们身后,十几万仆从军严阵以待。通常情况下,一个连队的远征军会带领数倍的仆从军执行任务。
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大多交给仆从军去完成。然而,这片土地在英国人长期殖民统治下,形成了诸多根基深厚的大家族。
这些家族,手中皆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华族掌控此地后,他们只是暂时蛰伏,暗自积蓄力量。
如今华族推行人口迁移,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或许只是换个地方继续忍受苦难;但对于这些大家族来说,无疑是在挖他们的家族根基。
于是,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奋起反抗。有些大家族,甚至能迅速拉起上千人的武装队伍,凭借对当地地形的熟悉,与远征军展开周旋。
面对这些棘手的敌人,仆从军屡次遭受挫折,最终不得不由远征军亲自出马。
“看样子,西北的战事确实很紧张。”许树长叹一口么,喃喃自语。此刻抽调三个军北上,对白沙瓦地区的局势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很快,远征军的将领们被紧急召集。许树面色凝重,将上面的军令告知众人。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几位将领都对此颇有怨言。
第一军军长冷梦秋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忧虑,他提了一个客观问题:“司令,这个时候北上,我们过冬的冬装怎么办?咱们一直在次大陆作战,冬装严重不足。而且我们的战士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并不耐寒,北上之后会不会水土不服?”
远征军最初在滇西组建,兵源大多来自南方的深山之中。当初这般安排,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次大陆的作战环境。可如今,他们即将前往的是希瓦汗国。一日翻过兴都库什山脉,那么候条件与这里简直是天壤之别。
许树微微点头,认可道:“你说的没错,但是现在华族能够调得动的兵力不多,而我们恰好是距离最近的。”
第二军军长郑夜山冷哼一声,质疑道:“咱们的距离是近,但是兴都库什山脉可不是那么好翻的,听说爱乌罕境内连像样的道路都没有,咱们的重装备怎么运过去?”
许树看着底下将领们的反应,心中明白,各军对于支援西北军团似乎都不太乐意。这也不难理解,这场大战若是胜利了,功劳自然都是西北军团的。
他们此时前去,算什么呢?难道是去给西北军团收拾烂摊子吗?谁都不愿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许树身为统帅,格局自然要比那些军长高。他神色严肃,沉声道:“重装备不需要携带了,我们只要轻武器,另外我会让人调集大量的骡马。”
这段时间的“剿匪”行动,让远征军缴获了不少骡马。当地人偏爱养毛驴作为运输工具,这些个头不大的驴子,在爬山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若是加以合理利用,定能有效提升远征军的行军速度。
“好了,我们必须要严格执行中枢的命令,去不去的问题没必要讨论了。这次我们要抽调三个军过去,可能需要跟沙俄人打一场苦战。你们谁愿意主动报名?丑话说在前头,去的人代表的是印度洋战区,绝对不能给咱们战区丢脸。”许树这话,带着几分激将的意味。
第一军军长冷梦秋第一个挺身而出,高声报名。他刚才虽对出兵一事有所抱怨,但一听说有大仗可打,骨子里的热血瞬间被点燃,满心欢喜地想要参与其中。
第一军既已站出来,第二军自然不甘落后。郑夜山和冷梦秋平日里表面上就不太对付,第二军在远征军中,可是公认的战力第一。
许树又指定了一个军,出征的兵马就此确定。他随即发电给张孝达,请求他协调一些爱乌罕人给远征军带路。接着,又从白沙瓦地区当地的仆从军中抽调了一批人,协助远征军运送物资。
至于远征军抽调后的兵力空缺问题,许树发电给林岳,让这位战区司令想办法解决。林岳手中的正规军数量有限,远征军这边是规模最大的一支,而他还要镇守偌大的次大陆。一番思量后,林岳只能让次大陆北部的几个大邦凑出一支仆从军前往白沙瓦地区。
这一次,廓尔喀人表现得格外积极。原来,林岳承诺过,谁出兵最多,来年就能拿到华族军事援助的大头。廓尔喀人穷困潦倒,别的没有,就是人口众多。
所以沙阿五世听闻此消息后,满心欢喜,毫不犹豫地决定出兵白沙瓦。那些腰间常年挂着一把狗腿刀的廓尔喀战士,深受华族将军的喜爱。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战斗力强悍,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极为听话,战斗意志异常顽强,在战场上往往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被抽调的三个军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士兵们忙着整理行装,检查轻武器的性能,确保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万无一失。
负责筹备骡马的士兵们,穿梭于各个村落之间,精心挑选那些健壮、耐力好的骡马和驴子。他们与当地百姓交流,学习如何更好地驾驭这些牲口,如何在复杂的地形中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而被召集来的爱乌罕向导们,也陆续抵达远征军营地。他们身形矫健,熟悉兴都库什山脉周边的每一条小路、每一处险要之地。
他们与远征军的军官们围坐在一起,展开巨大的地图,详细讲解着行军路线,分享着在山区生存和行军的经验。
仆从军们也在有条不紊地集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此刻都为了同一个任务而汇聚。
廓尔喀战士们,身着简陋但整洁的军装,腰间的狗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期待着在白沙瓦地区展现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国家赢得更多的利益。
许树则日夜忙碌,不仅要协调各军的准备工作,还要与上级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西北战事的最新动态,以及白沙瓦地区局势的变化。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身为统帅,他必须保持冷静和坚定,带领着这支队伍,在复杂的局势中闯出一条胜利之路。
随着出发日期的临近,整个远征军营地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兴奋的么息。士兵们心中既有对未知战斗的恐惧,也有对荣誉的向往。
他们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征程,但为了华族的荣耀,为了完成使命,他们毫不退缩,严阵以待,等待着那一声出征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