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五二六章 南下河静(3/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五二六章 南下河静

要不是仗着自已的武器先进,占得了先机,而且刘永福他们是一个中队,上百号人,而对方只有几十人。

战斗终于结束,刘永福所在的中队付出了几十人的伤亡,终于将对方全部消灭。

代价有些大,就连中队长都受了重伤。

为了保证完成任务,中队长用最后的力气任命刘永福代理中队长职务,带领整个中队剩下的士兵继续前进,去完成任务。

虽然可以指挥整个中队了,可是刘永福并不开心。

但是他知道,身为军人,任务和使命才是最重要的。

他带着剩余的人终于赶到了那处府库。

到了地方,这里还在被安南人控制。

一个胡子花白的安南人手中举着火把,威胁刘永福他们不要上前,否则就将房子给烧了。

“老先生,你不要乱来啊,我们就在这里,你就是点着了房子,我们也能及时灭掉啊。”

刘永福这才看到,这里竟然是一座藏书楼。

他们要占领的仓库竟然是放书的。

“我已经在地上浇了煤油,你们是救不过来的。”

“你们还是去别处吧,这里是藏书的地方,不是金银财宝。”看管藏书楼的官儿是个迂腐的老学究。

他还以为华族就是一帮匪军呢。这些书籍要是落入华族的手中,岂不就是明珠暗投了?

因此老先生誓死也要捍卫这些书。

“那您就烧吧,我们华族在每座城市都建立图书馆,里面的书多的是。安南这样的小地方能有什么像样的书籍呢,还不是都是从我们中土买过来的?”

刘永福早就看出那个老头抓着火把的手在颤抖。

一个官员这么大了还在看管图书,肯定是一个是嗜书如命的人,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烧了自已心爱的书呢。

“好了,你可以坐在那里,不过我军现在奉命接管这里,任何人不允许出入。”

很明显,这个仓库就剩下老头一人,其他人早就跑光了。

而且刘永福根本就没有闻到煤油的味道。

刘永福心想今天是没有什么功劳可立了,自已保护的竟然是一堆书。

但是他不知道,华族的学部因为这件事情专门向安南纵队表示感谢。

因为这个书库中竟然藏有很多汉唐时期流传下来的孤本。

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清缴,护卫军终于拿下了整个河内,不过这还没有结束。

北圻的面积很大,从红河平原向边上延伸,平原很快就变成了山地。

向北是十万大山,向西是后世安南与老挝之间的黄连山脉,向南是长山山脉。

红河上游的一些府县还在安南人的控制之下。

不过赵烈文并没有下令主力部队逆流而上,而是继续兵分两路,一路乘船南下河静府,一路从陆路打过去。

那里是北圻和中圻在地理上的分界线,能够成为地理上的分界线自然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地理隔离。

赵烈文准备从海陆绕道直接进攻并且占领河静府。

从而在那里挡住安南人从陆地上的反击。

从而逼迫他们坐到谈判桌上来。

董良可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一口吞下整个安南。

北圻的情况特殊,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华族,对华夏的认同感也比较强。

再往南,那里的安南人无论从人种还是文化上与华夏的差异都比较大。

一个人在确立目标的时候要符合自身的条件。

一个势力同样如此。

而华族的实力究竟如何,董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wap

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道:一招拔剑,我杀遍天下
剑道:一招拔剑,我杀遍天下
九岁时,他遇到了师尊,师尊说自己天赋异禀,毅力惊人,故此带离家族。 可这老登就只教他拔剑术,蕴剑、拔剑、收剑! 待他老老实实拔了一百年剑后,终于拔腻了。 下山闯天下,面对敌人时才发现,师傅教给自己的武功有多强……
佚名
重回青春期,我娶了渣女死对头
重回青春期,我娶了渣女死对头
秦鸿云重回青春期,先高考起飞,再创业崛起。 这一世,他不再为女人沉迷,凭借前世记忆掌控命运,重夺财富和真爱。 誓要逆天改命,重写人生!
时间海
高考被挤名额,我转身入伍报效国家
高考被挤名额,我转身入伍报效国家
我没考上大学的消息在村里传了开来, 虽然是被人挤下来了,但我家无权无势,没办法和人家斗。 可意外我参军入伍的过程却很是顺利, 就这样开启了我的军旅生活,我的命运也因此有了巨大的改变。 在部队这些年我的表现优异,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各方面素质优秀拔尖, 是全单位最年轻的领导。 让领导和战友们想都没想到是,我竟然在这个时候递交了转业申请。 我按照职务路远被分配到了最偏远的一个县城,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
佚名
正道红途
正道红途
刚直不阿,但却多谋善断。 嫉恶如仇,但谙斗争谋略。 李初年是包公式的干部。 愈挫愈勇,绝不妥协! 他誓要在这条道路上闯出一番天地!
佚名
末世下的人们
末世下的人们
关于末世下的人们:末日究竟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还是人类自身为自己带来的灾难?末日下为何人类依旧不团结,更显自私的一面。异能人是这个世界最后的希望,但这个世界是否还值得去保护?有些人又是否值得去拯救呢?
魏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