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2章 手机
老人听到鹅叫,也醒了过来,收拾了一下就开始做早饭,早饭还没做完,就听到村里传来了大喇叭的吆喝声。
村里经常有卖东西的过来,有时候是拉驴车卖酱油醋的,有时候是蹬三轮卖胡辣汤的,有时候是骑自行车卖糖葫芦和冰棍的,不过卖冰棍的已经很久都没有过来过了。
当然也有蹦爆米花的,现场做铝锅的,这次的吆喝声则是卖鸡鸭苗的。
老人听了好几声才听清楚,家里好几年都没有养家禽了,既然都养狗了,老人也想养一些鸡,这样下次魏央回来就可以吃了。
顾不得做早饭了,老人怕卖鸡鸭苗的跑了,赶紧弄灭了地火,就朝着吆喝声出来的方向走去。
这时有好些村民正在买鸡苗,也有看热闹的,一时间围了一大群人。老人出门急了,竟然没带钱,幸好村民间都是熟人,还有一些则是亲戚,老人向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戚借了点钱。
村里大部分人都是本家,虽然隔了好些代,但总有几个近代的亲戚,老人虽然家中无兄弟姐妹,但上一辈,上上一辈还是有亲戚的,只是这些亲戚有时候还没有邻居亲呢。
老人买了十只鸡苗,回家以后,还用红色的颜料给小鸡们的背上染了颜色,这主要是为了好区分,万一鸡苗和谁家的混了,可以找回来。
猪圈食槽上的笼子派上了用途,只是老人搬不动,简单的清理上面的杂物后,老人就去了邻居家,魏德禄正在家做木工,听到老人需要帮忙后,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就过去了。
笼子长一米五,宽一米,只能养十几只鸡,多了也养不了,按照老人的指示,魏德禄把笼子放在了墙边用砖支起来的地方,下面的空间可以用来掏粪。
笼子本来是用来养鸭子的,水槽食槽样样俱全,不过用来养鸡也可以。
把笼子放好以后,魏德禄就回去了,鸡苗太小,现在还不是入笼的时候,还需要在纸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鸡苗还不能直接吃大颗粒的粮食,幸好家中磨面留下的有麦糠,加少量的水后,麦糠变成了粘稠状,就直接放在纸箱中,供鸡苗啄食。
大黄好奇的凑了过来,看着这些小家伙,不由自主的就想嗅一下,刚把头伸进去,就被老人一巴掌打了出来。
鸡苗身上的味道很特别,让大黄分不清它们和食物的关系,如果不是老人拦着,大黄或许就把鸡苗吃了。
为了不让大黄伤害鸡苗,老人刻意把纸箱放在了床头的桌子上,这下连老人也看不到纸箱中的情况了,除了定时为鸡苗喂食以外,纸箱就直被放在桌子上。
鸡苗整天就叫个不停,到了半夜也会时不时的叫两声,弄得大黄睡眠质量很差,老人也是辗转反侧睡不好。
不过鸡苗长起来很快的,等鸡苗再长大一点,不会从鸡笼的缝隙里面漏下去了,就可以放在鸡笼里养殖了。
大黄晚上睡不着,只能白天到外边补觉,这段时间总是下雨,路上的水虽然被高温蒸发了,但草丛里还是很松软潮湿。大黄没有去小树林,小树林的牛粪味比较刺鼻,不是一个睡觉的好去处。
在村里溜达了一圈,就又回到了家门口,虽然声音还是隐隐约约,但也没什么好去的地方了。
中午的时候,大鹅又从门口路过,大黄睡的正浓,突然被吓醒,忍不住犬吠了两声,然后就看到一群大鹅扑闪着翅膀,冲了过来。
大黄惨叫一声,赶紧夹着尾巴回到了院子里,然后回身又对着大鹅们犬吠起来,警告大鹅不要靠近,大鹅们虽然嚣张,但是也不敢踏入别人的家门。
于是,气势汹汹的冲到门口后,就停在那里,呆呆的看了院中的大黄两眼,然后集体转身离开了。
经过这个小插曲后,大黄睡意全无,在院中又重新标记一遍领地后,这才放下心来。
没过一会,大门口进来一人,大黄一看,竟然是老人的儿子。
魏央回来了,这次回来主要是给老人买了一部手机,平时不经常回家,刚好遇上手机大降价,便买了一部按键手机。
手机的功能不多,操作不是很难,和大头电视也差不多。经过魏央的一番讲解,老人勉强学会了使用的方法,正在那里来回掰持。
魏央怕母亲忘记号码,就干脆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给老人办得电话号码都写在了墙上。
这时的电话号码还没有实名制,只需要挑选自己喜欢的号码,然后找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激活就可以了,倒是省了不少事。
老人拿着手机,开心的像个孩子,魏央虽然在城里不常回家,但还想着自己,这让老人心里暖暖的。
有了电话自己就可以时常给儿子打电话了,不过儿子说了,平时没有时间,最好晚上打。
魏央是真的很忙,因为做这一行,商户不休息,他们就休息不了,也不敢休息。你休息了,商户就会找别人,毕竟跑商送货的也不只有一家。
不过魏央可不是跑腿送货的,而是大批量进货后,卖给各个商户的,算是小小的中间商吧。
匆匆在家吃了中午饭,魏央就开车离开了,这次老人没有失落的情绪,因为有了电话,就可以时常与儿子打电话了。
现在老人的情绪依旧很兴奋,好像手机里有什么宝贝一样,时不时就要拿出来瞅两眼。
手机的功能不多,老人掰持了很久,早已摸清了,就等着晚上给儿子打电话了。
兴奋之余,老人把手机装好,就推着小推车出了门,小树林还是那群老头老太太,老人今天走路都比平时快了很多。
在人群中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老人先是安静的呆了一会,又有三两个老头老太太过来了。
其中一个还拿着收音机,收音机正在播放着豫剧,声音很大,不过没人说什么,就静静地听着。
老人看来的差不多了,这才不疾不徐的从口袋里拿出了手机,手机不大,握在手里很难看出是什么。
老人假装咳嗽了两声,吸引其他人的注意,这才开始掰持起来,手机的功能不多,但是有闹铃铃声。
于是老人便开始挨个打开,闹铃的声音很特别,和收音机的声音完全不相同,一群人很快就把目光都投了过来。
看到老人手里的物饰非常的惊讶,于是纷纷询问起来,老人拿着手机很随意的说道:“儿子买的,说怕我在家没事,平时可以打电话。”
说完还扫视了众人一圈,想看看她们的反应,众人的反应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是羡慕嫉妒恨的。
老人表面平静,心里其实非常的兴奋,难得有这样攀比的时候,虽然家里在村里算富裕的,但这都是近几年的事,以前还是不如人的,所以才有了那段食不果腹的日子。
不过这些人中也不全是羡慕嫉妒的目光,有一两个则只是表现出了很好奇的表情,因为她们同样也有手机。
这群人继续七嘴八舌的询问着各种问题,老人拿着手机耐心的为她们一一解答,样子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直到晚上的时候,老人才意犹未尽的推着小推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