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修真界为我火葬场

第80章 百宗大会(1/6)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80章 百宗大会

林秋白的声音很低, 除了旁边的宿霭其他人根本没听清他的说什么。

但巳玥君听得清清楚楚,脸色登时又变了。

他从出生过从来都没有体会过这样又惊又惧的情绪,眼前青年瞧上去精致又温驯, 没想到竟然吃过他的近亲滕蛇!

说是近亲, 滕蛇其实是他们白蛇一族的先祖, 白蛇秘宗相当于滕蛇的分支, 比起天生拥有传承记忆能呼风唤雨的滕蛇, 他们白蛇一族没有刀枪不入的皮肤, 有的只有被奉为瑰宝灵地的白蛇仙迹,也就是秘宗洞府, 逐渐在岁月的洪流里往修士方向靠拢。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供奉滕蛇为先祖。

但如今却在眼前的青年身上嗅到了滕蛇的气息。

况且不止一条!

巳玥君除了愤恨, 内心整个都在颤抖, 他仿佛又回忆起当年他还未能化形的时候面对捕蛇人的搜索,趴在树丛里瑟瑟发抖。

蛇的嗅觉非常敏锐, 秘宗其他人也嗅到林秋白身上的气息, 反应就没有巳玥君这样冷静了, 原先扬着下巴姿态高傲摆明瞧不起人的一行人竟然腿肚发抖,忍不住慢慢后退。

林秋白有些醉了, 他坐在人工雕琢的岩石上撑着额头望着眼前人,他视线模糊虽然看不清巳玥君的长相,但却能嗅到对方身上熟悉的味道。

凭他现在混沌的脑海形容不出来, 但那应是……

那种用来烧烤滋味应该不错的妖兽的味道。

巳玥君很久没有这样愤怒和颤抖过了, 他已经忘了之前想把人偷偷带走私下处理的计划。

眼前这个青年不仅害他的亲弟魂飞魄散,还吃过他的近亲,现在又把主意打到他们身上,简直是士不可忍孰不可忍,他手臂微微用力想要拔剑, 亟不可待的想把眼前人碎尸万段。

白蛇秘宗又称灵蛇剑宗,以柔剑见长,他们的灵蛇剑法修真界闻名遐迩,是剑谱公认排名前三的剑道。曾经最为出名的就是有位独行剑修上门挑战秘宗,死时浑身上下满是血洞,软剑从他的五官刺入九曲百转从其他地方出来,个人血肉模糊都被扎成血刺猬。

见巳玥君一言不合就要拔剑,众修士恨不得拔腿都跑。

然而巳玥君手按在剑柄上,却迟迟没有□□。

起初大家还以为他是回心转意,或者就是做做恫吓样子,但见巳玥君额头冒汗仍然在拔那把剑,众人就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劲。

林秋白眯着眼睛,身后传来一道低沉而冷凝的声音。

“区区蛇畜竟敢在此放肆,”众人抬眼望去,白天有过一面之缘的纯阳仙君正缓缓走来。

巳玥君心里咯噔一声,他自诩大乘期大能有半仙之体独步修真界,但见到这白衣乌发的人他就克制不住心里的恐惧,浑身就像麻痹了一样,控制不住自己弯曲的膝盖想跪下来。

膝盖“扑通”一声砸在地砖上,他余光扫了一眼周围,其他人也跟下饺子一样接二连三跪在地上。

他心底惊疑不定,此人究竟是何来头!?

和林秋白又是什么关系!?

他强忍住颤抖,咬着牙根问道:“是你对我的剑动了什么时候手脚?”

薄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我暴打脑残前夫一家
重生后,我暴打脑残前夫一家
前世,我被婆家赶走,女儿被卖,父亲生死未知,其他家人凄惨死去。 重生后,我立马和渣男离婚,抢回鱼珍珠,带走女儿。 回家后,我靠着鱼珍珠,能在水里自由呼吸,直接把大海当成后花园。 我:重生就是美滋滋。
佚名
北宋小丫鬟
北宋小丫鬟
俗话说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更是多。 汴京枢密院承旨周大人家便是如此,且不论他家妻妾如何,端说嫡庶一共就有四个女儿,偏还喜欢较劲争强。 大姑娘心机美人,二姑娘人小脾气暴,三姑娘争强好胜,还有一位四姑娘疑似扮猪吃老虎的穿越女老乡。 锦娘本以为在针线房清清静静做她的小丫鬟就好,横竖那些姑娘们的争斗和自己无关。不料一朝金榜题名,年轻英俊的进士们如竹笋般涌
春未绿
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
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
关于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主攻!主攻!!主攻!!!]濒临死亡的裴郁被一个名为“洒狗血”组织的系统绑定了,他需要在各个狗血故事里代替原身安安稳稳的过完一生,还要拯救某个特定的人物。裴郁:“……”小问题。在替身文学里,他是主角攻得不到的病弱白月光。病弱的白月光裴郁一脚踩在主角攻胸口上,笑意寒凉:“抱歉总裁大人,你的呼吸打扰到我了。”在包养文学里,他是主角攻用来给情人铺路的花瓶新人。花瓶裴郁勾住
沈儡
校园:她被纯情公子治愈了
校园:她被纯情公子治愈了
初见时,他是天上明月,我是地上淤泥。 他家世好,相貌好,学习好,而我,陷入深深的自卑中。 可我想要他,于是,我勾引他吻上我的唇。 万幸,我成功了,我终于拥有了这轮明月。
佚名
攘外安内,一人亦可为
攘外安内,一人亦可为
谁能想到,我堂堂大周国有一天竟会衰败至此。 朝堂内权臣乱政,朝堂之外其他国家虎视眈眈。 此刻我决定要凭借一己之力,去救家国于水火之中。 这场攘外安内之路,注定不平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