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手医妃:病娇邪王太粘人

第254章 比养个女儿还心累(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54章 比养个女儿还心累

这些民间铁匠在没有入伍的时候,可以自己开打铁铺子,但每一个打铁铺都必须在官府登记,获得许可后才能营业。

除此之外,打铁铺里出售的各种铁器,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只有像菜刀、斧子这类生活用的刀具才能出售。

其他的如刀、剑、枪、戟之类的冷兵器,一律不许对百姓出售。

如果有人私卖兵器,罪名十分严重,甚至可以抄家灭族。

没有人敢轻易触犯。

而刺客袭击时所用的刀、箭、弓、弩这些武器,都属于被朝廷严格管制的兵器,一般人是不可能得到的。

他们的武器是从哪来的?是朝廷有人偷卖军中武器?还是民间有人私自铸造?

不管是哪一种,这都是一条调查的路子。

尸体也不用说,指的肯定就是那些死去的刺客。

虽然人已经死了,尸体却依然能“开口说话”,现代有法医替死者发言,古代就有仵作验明正身,同样可以得到不少线索。

至于最后一种,毒素。

这就是云苏的老本行了,她不用细想都知道君长渊的意思。

“那个刺客首领是服毒自尽的,发作速度相当快,连你都来不及阻拦,普通的砒霜或鹤顶红,都很难有这么快的毒发速度,说明他用的是其他剧毒,而且是相当罕见的那种。”

君长渊失笑:“本王可不知道这些,这是你说的。”

毕竟,他对毒药也一窍不通。

云苏挑眉道:“不要小看毒素的信息,不同的毒素来源都不一样,能快速致命、又能藏在齿间的剧毒更少,从这个方向去查,说不定能有收获。”

君长渊若有所思:“你能分辨不同种类的毒?”

“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

云苏扬了扬眉,“那个刺客首领的尸体,不是被送到刑部了吗?等我有空过去一趟,取个样看看。”

云苏还有句话没说,她不但会验毒,还会验尸。

如果刑部的仵作不给力,验不出什么线索,她还可以自己上,就不信查不出蛛丝马迹。

不过,仵作在古代属于贱籍,虽然为朝廷办事,却是十分被人轻视和排斥的,就如同现代也有人会排斥法医一样,觉得他们日常跟尸体打交道,晦气不干净。

云苏没敢直接说她会验尸,一是怕君长渊知道后,拦着她不许她去刑部;二是怕君长渊问她……从哪学会这种贱籍手艺的。

她不好解释,干脆就不说了。

之后要是真有需要,再说也不迟。

君长渊沉吟片刻,却否决道:“不,刑部那边让他们先查,你不必插手,若是实在找不出线索,需要采取毒样,就让沈空青去。”

云苏:“……”

她表情一言难尽地看着他,嘴角抽搐,“你这是专盯着一头羊薅毛啊。”

人家沈大夫哪里对不住你?让你这么一次又一次地利用?都已经让人家身陷险境两回了,还来?

良心不会痛吗??

以云苏的脑子,她不会看不出来,君长渊不让她亲自去刑部采样,是担心幕后黑手同样想到了毒素这一点,可能会再下黑手。

让沈空青去,明摆着就是替她挡枪,要是沈空青也会验毒,那就更方便了。

云苏都不用亲自露面,更安全。

君长渊薄唇浅浅勾着,凤眸里却并无多少温情:“他是医谷传人,本王助他名扬京城,他自己也该付出点什么。”

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灵典天途
灵典天途
关于灵典天途:在广袤无垠、强者为尊的灵幻大陆上,平凡少年陈玄的命运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奇遇彻底改写。偶然间,他获得了神秘莫测的灵典,这灵典宛如一座蕴含无尽奥秘的知识宝库,能够洞悉一切修炼的奥秘,成为陈玄踏上修行之路的关键钥匙。
皇家三笑
娶了棺中女帝,我在都市修仙
娶了棺中女帝,我在都市修仙
四年前,萧牧遭到重创,犹如蛆虫,瘫痪在床;四年后,他得修仙机缘,一朝站起,震惊全球!九龙拉棺中绝代女仙帝,会牵扯出怎样的惊天秘密?两人再相遇,女仙帝轻声低语:我在棺中轮回百世,只为与你今生相见……
风一鸣
诸天轮回之从仙路开始
诸天轮回之从仙路开始
沈平康就要死了,脑癌!  出生于小县城的他来大城市里拼搏奋斗几年,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而是给他带来了一身的病痛,脑癌晚期,可他不想死啊……
流去的时光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穿越大唐后,我开始计划西天取经
穿越大唐后,我开始计划西天取经
穿越重生,他成为大唐太子,在玄武门之变中力挽狂澜,登基为帝,年号沿用贞观。 他施展历史穿越小说中的各种手段,引进高产作物,大兴教育,推广科技发明,致力于打造一个超级霸主的大唐。 然而,贞观十三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破了他所有的计划,让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