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

第747章妙玉师父的遗训(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747章妙玉师父的遗训

黛玉解释道:“方才我在山下撞见她们两个,心里想着许久没见到你,特意过来瞧瞧,你们说什么呢?”

周瑞家的似乎不吐不快,忙扶黛玉至她方才坐的地方坐下,自己站着,一边笑道:“姑娘不知道,妙玉她师父给她留了一道遗训,大概的意思,便是说妙玉命中自带劫数,幸得高僧点化,渡入佛祖门下,才能消灾赐福。

如今十八年过去,实则是完成了劫难,从今之后,妙玉是继续留在佛门,还是还俗回乡,皆可遵从本心。”

妙玉边上听了,眉头微皱,却没有说什么,与黛玉说了声沏茶,然后拿起桌上那一文卷轴,便进屋去了。

黛玉等人都知道,妙玉是自幼多病多灾,后来得高僧点化不得已她父母才送她出的家,后来果真才好了。

黛玉对此事颇为关注,因为她小时候也遇到过高僧点化,说是只有出家她的弱病才能好,只是她父母太舍不得,故而执意不肯。

她对这等事将信将疑,盖因她也知道佛门要传教,很多富家子弟小时候都遇到过这样的“点化”。有些不信佛的人便骂,这些贼秃驴丧天良,专拐小孩子好骗香油钱……

谁能想,妙玉的事还能有这等转折。

“既是这样,怎么连妙玉也不知道吗?”黛玉问了一句。

旁边的慧能便答道:“玄净师太(妙玉师父法名)佛法高深,精演先天神算之法,她老人家早已测算出妙玉师妹的命格,只是担心太早告诉妙玉师妹影响其向佛之心,横生枝节,故而将其测算的结果交与家师,嘱咐待妙玉师妹年满十八岁之后,才将此物交与她。

玄净师太曾留遗训,言妙玉师妹本不属于佛门,因避劫数才与她结下师徒之缘,如今其劫难已过,是留是去,望其遵从本心,不必挂念师徒情分,缘起缘聚,缘消缘散。”

屋里的妙玉,听着外头慧能的声音,心绪却早已不能平静。

她确信,她的师父绝对不会留下这样一道遗训。

她猜测,这都是贾宝玉做的。

因为她向他说过她的处境,而对方告诉她,他有法子解决。

难道,他的方法,便是杜撰一道她师父的遗训,以便让她可以名正言顺的挣脱这道枷锁?

这么一来,岂非有辱先师,让她背上不忠不孝之名?对佛门不忠,对师父不孝。

但是她能怪他么?

平心而论,虽然其冒师父之名帮她“留”这么一道遗训,确实冒犯到了待她恩重如山的师父,但是不得不说,此举可谓绝妙,完美解决了她所有的顾虑。

有了这一道师父遗训,她以后,便可以真正的遵从本心,而不会受到世人的责难……

轻轻按住怀里的那一卷遗训,良久之后妙玉在心里道:“师尊,弟子不孝,弟子实在厌倦了佛门生活,请恕弟子不敬之罪吧。”

妙玉面色沉沉,她还有一罪,连在心里向师父告罪都不敢。

她,有了心上人。

外面,黛玉等人还在与慧能说话。

“所以玄净师太圆寂之前,特意叮嘱妙玉师妹,让她定要留在牟尼院,将来自有他的造化,大概便是有此考虑。”慧能道。

周瑞家的附和:“肯定是这样,难怪妙玉她师父一直让她带发修行,原来是这个考虑,她师父为了她,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黛玉听了也觉得唏嘘,又问慧能:“可是妙玉的父母都不在了,她要是还俗,她能去哪啊?”

慧能行了佛礼道:“这个贫尼便不得而知了,一切还看妙玉师妹自己的打算。”

黛玉心里便失落起来。

妙玉虽然性格孤僻古怪一些,到底性情高洁,且品貌不俗,也是难得入她法眼的人。若是连妙玉也还俗回乡去了,大观园越发冷清了。

咦不对,自己都马上要嫁人了,以后大观园冷不冷清,管我什么事哩?

桃李不谙春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雀
野雀
关于野雀:十八岁,桑晚被迫做了许连城的金丝雀。许连城高高在上,永远强势,将她禁锢在身边。桑晚恨他,说,“我永远不会爱你。”许连城轻蔑,“你以为我在乎。”许家三少只要一时欢愉,不爱任何人。十年纠缠,她以
春日金
代嫁春情
代嫁春情
虐文?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囚禁?宅斗天生媚骨陪嫁丫鬟?人前正人君子人后疯批阴暗权臣先虐女主后虐男主/后期独宠/女主成长系,先弱后强不心软,有仇必报。酒酿的第一次是卖给沈渊的,被当作试婚丫鬟抬进沈府,
无糖黑茶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女神夏灼灼回家认亲,发现家人被害得破产。夏父锒铛入狱,夏母病重在床。六个哥哥更是残的残,废的废。而家里的假千金见情况不对,抱上别的大腿抛弃家人而去,还害得家人只能住狗窝。众人嘲笑夏家是落水狗,人人
温小浅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破镜不重圆+禁欲大佬+暗恋成真】订婚前夕。未婚夫的白月光回国。沈佳蓉爱了他十年,最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在众人嘲笑下她狼狈出国。几个月后。京圈第一世家爆出婚讯和一张求婚照片。照片中,俊美男人将娇小女
小妖重生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