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

第256章 出不出兵?(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56章 出不出兵?

“用投石机,可不可行?”

方锐听到李儒提出的问题,马上想到攻城那些投石机,又道:“通过投石机,远距离把炸药投到敌人之中炸开,效果应该不错。”

李儒眼眸一亮,很快又皱起眉头道:“方将军提议的投石机不错,但投石机过于庞大,又比较笨重,只适合在攻城的时候,临时制造。带着行军赶路,会拖慢行军速度,如果在非攻城战的时候,临时制造,又耗费时间,可能我们还没造好,敌人就打过来了。”

这个方案,在方向上可行,但是实际应用起来,还是会有缺陷。

“那就做一个,可以投袭很远,但又便于携带,不再笨重的投石机。”

杨昭想到了霹雳车。

这东西,是曹操官渡之战时,为了打袁绍,不知道哪来的灵感而制造出来,这是一种比较便携,攻击距离又比较远的远程武器。

因声如雷震,故名霹雳车。

杨昭又道:“把所有工匠,集合起来。”

霹雳车长什么样,杨昭只在一些战争游戏里面见过,和之前的三弓床弩一样,具体的认知来自游戏。

现在的曹操,还没制造霹雳车,他就将其截胡了。

三弓床弩,工匠们可以研究出来,霹雳车应该也不成问题。

他把大概的外形,还有工作原理说了说,并且承诺了,只要工匠们能造出来,每人奖赏一块金饼。

在钞能力的驱动之下,工匠们二话不说,马上去研究怎么制造。

“主公这个东西,真的可行?”

李儒好奇地问。

杨昭说道:“只要造出来,就一定可行,文优把征兵的任务,分一部分给文和,继续负责武器的事情。”

“好的!”

李儒答应道。

现在武器有了,就差兵力。

青州有八万主力,但应对袁绍的联军,还不怎么够,需要征兵。

在青州原有的人口中,应该还能再征两三万人。

接收的那些太平道信徒里,征七八万人,也不成问题。

和袁绍对战沙场,杨昭并不担心正面战场,担心的是青州内部有人作乱。

比如郑家、康王刘某等人。

又或者是之前不得不投降的各郡太守,也有可能趁此机会,给他制造麻烦。

杨昭把这些顾虑,都考虑好了。

等到士兵征集完毕,会把所有安排下去。

袁绍连檄文都还没发完,现在还有的是时间,青州依旧很稳定。

回到家里。

杨昭看到三个夫人,正在等待自己,瞬间把各种顾虑,给丢到脑后。

时间很快,过去了十天。

征兵的工作,进行得差不多,最后只集结了十五万多的兵力。

青州兵,有十万人。

那些太平道信徒,杨昭有些高估了。

当时的主力在兖州,他们从山上带走那些,大部分是上不了战场的人,最后只征集了五万人,拼凑一下,只有十五万兵力。

足够用来反击了。

“主公,我得到了一份檄文,是袁绍发出来的。”

史阿带了一块绢布回来,上面写满了字,那些改良的纸,青州之外,用的人还不多。

杨昭简单地看了看,这份征讨自己的檄文,文采极好,还把自己骂了一顿,骂得一无是处,看完了他没有生气,笑着问:“这份檄文,是谁写的?能不能查?”

陈喵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武神帝
天武神帝
一代天骄云飞扬,因在秘境中保护自己的未婚妻,导致修为尽废,成为一介废人。 后被逐出天阳宗,成为一名宗门弃徒。 然,少年热血,以三尺青锋,征战天下。
醉梦星辰
医死人,活白骨,我家夫人是满级大佬
医死人,活白骨,我家夫人是满级大佬
云家接回了十年前被赶走的千金云绾,要她替继妹云茜嫁给顾家身中寒毒的大少爷顾卓霆。人人都说这位乡下回来的千金无才无德,无钱无势,一事无成。家人更视她为扫把星。嫁到顾家冲喜,也被当作是瘟神,大家都在看笑话。“我家夫人乡下来的,没见识。”“我家夫人胆小如鼠。”“我家夫人心地善良,不要欺负她。”谁知道,神医、画家、钢琴家、赌石高手、冠军车手……顾夫人的马甲一个一个掉,渣渣一个一个虐。这分明就是满级大佬!
飞絮如云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王爷活不过仨月,换亲后我旺他百年
王爷活不过仨月,换亲后我旺他百年
大婚前,妹妹要替嫁。 她同意了。 大婚夜,王爷命悬一线。 她给救活了。 所有人都在说,她换亲遇良人,对方有钱、有权、还有颜。 可她这个王妃不但要为生计奔波,还要给府上的老弱病残看诊熬药。 好在她是神医圣手,上能给穷人治病、下能敲诈贪污官员,在经过不断努力后,终于将落败的王府盘活了。 于是王爷见人就说:“本王这一生诸多不幸,唯有娶到王妃,是余生唯一的甜。” 可他不知,苏玖自幼便手持长枪征战沙场,如
暴富桃桃
觉醒系统后,我半月就被保送
觉醒系统后,我半月就被保送
在高武系统,人人都想晋升,我也不例外, 谁料我直接觉醒了加点系统,还被系统带飞了! 一月飞升,一年成神, 这个晋升速度,简直太爽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