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三千界

第1256章 情况复杂(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256章 情况复杂

“万窟山的情况很复杂?”叶天问道。

不当着大家的面直说,单独和叶天聊。这就说明万窟山的情况不简单,恐怕是担心扰乱军心。

卓温书神色严肃的点了点头,道:“叶兄,在聊万窟山之前,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请问。”叶天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朝廷此次组织除魔小队前往万窟山,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卓温书问道。

“当然是太子想借魔宗之手杀我了。”叶天心中如此想着,这话自然不能和卓温书说。

他严谨的说道:“目的有二,第一,探查清楚魔宗是否要在万窟山东山再起,是否想要在比斗大会时,趁朝廷无心他顾,重整山门。第二,探查清楚魔宗现在的规模。”

卓温书默默点头,说道:“如此,我便可以放心了。”

叶天道:“卓兄莫不是怕我们直接去攻打万窟山,引来麻烦?”

卓温书坦诚的说道:“我的确是怕朝廷此次派你们到万窟山,是想直接拔掉魔宗,那样的话就太冒险了。”

“万窟山近几个月以来,出现了大变故。”

“魔宗余孽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撬动了万窟山下的毒脉。毒脉破山而出,形成了遮天蔽日的毒障,把万窟山笼罩。”

“此外,魔宗余孽还圈养两种奇怪的妖兽,一种叫嗜血蝙蝠,凡是被它们盯上的猎物,它们会一往无前、势不可挡,不把猎物猎杀绝不会善罢甘休,凡是被猎杀的猎物,都会被吸光鲜血而死。”

“一种叫做喷火翼龙,全身上下铜皮铁骨、刀枪不入,喷出来的火焰能够熔化王兵,端是恐怖无比。”

“而这两种奇怪的妖兽,却是不惧毒障,能够在毒障之中来去自如。”

“毒障、嗜血蝙蝠和喷火翼龙,形成了三层保护万窟山的屏障,让万窟山的防御固若金汤,同时也堪比修罗炼狱。”

“自从魔宗余孽在蛮州现身之后,我们便开始关注万窟山的动静。时至今日,已经派出三十三波人马前往万窟山探查情况,几乎都是九死一生。不仅没有探出魔宗虚实,甚至于连这三大屏障,都无法越过。”

叶天没有打扰,卓温书一口气说完。

“已经如此严峻了?”叶天眉头紧皱。

万窟山位于丹州东北部,被称为元灵帝国最北部的山峰。

那片区域与北漠王庭接壤,领土归属一直存在争端,这也就造成元灵帝国无法大规模的派兵前往万窟山围剿魔宗。

动静若是闹得太大,北漠王庭很可能会望风而动,一不小心就会挑起两邦争端。

七十年前那一次,元灵帝国都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让北漠王庭作壁上观,一举拿下魔宗。

元灵帝国曾经也想和北漠王庭联手,但魔宗很聪明。

他们只针对元灵帝国的子民,不针对北漠王庭的子民,甚至暗中还与北漠王庭有联盟的嫌疑。

所以,北漠王庭根本不愿意和元灵帝国一起出手。

如今,历史重演。

元灵帝国想要再次复制剿灭魔宗的壮举,本就艰难,再加上生出如此变故,更就难如登天了。

“不仅如此。我们出兵,不但得面对万窟山的各种险恶环境,与魔宗余孽斗智斗勇,还得小心应对北漠王庭的人马。”

“所以,卓某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介意叶队长此次带领除魔小队行动,最好是暗中行动。”

叶天叹道:“此次组织除魔小队涉及多方势力,朝廷更是恨不得昭告天下,如今北漠王庭和魔宗,都应该收到了情报,说不定现在丹鼎城内就有他们的眼线在盯着我们呢。暗中行动是不可能了,只能争取让他们最晚发现。”

卓温书点头,叶天说的有道理。

笑笑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半岛远行
半岛远行
一直都只想安安静静地研究数学、历史的班行远从没想到自己总会莫名其妙的被牵扯进娱乐圈。还好,这么莫名其妙的事情没有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反而是娱乐圈被他各种天马行空的神操作给搅合的人仰马翻。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言之不用
魔鬼部队
魔鬼部队
一支解放军的特种部队在演习的时候突然连人带车一起穿越到了抗日战场上,从而演绎出一场场热血沸腾的抗日故事。
风中的旗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李博阳的抖音给他推荐的,不是清蒸大活人,就是老板把女店员分尸做成牛肉面,又或者是死一户口本的。他的号成功地练成了上午狠人,中午大案,晚上分尸,早中晚都出事。看过各种大案的他离奇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狠人遍
景燿
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
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
关于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做杀手太累人了,找女朋友的时间都木有!正当崔牛这么想的时候,就被一枪干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山村。他穿越了!他收服十万大山里仅有的一只大老虎,帮他拿下无数猛兽!温柔
太凌雕
我,杂役弟子,开局觉醒血狱体
我,杂役弟子,开局觉醒血狱体
“我穿越了。”“成为了太玄神宗的杂役弟子……”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开采灵石,只要能挖到上等灵石,那他修仙资源就有着落了。可如今,他却只想逃离这里。因为他感觉到了,这里是个吞人的地方,看似是修仙的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