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暗卫有点野

第476 章 借粮(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76 章 借粮

第476 章 借粮

“萧卿有何见解?”

在朝堂重臣都噤声无言的情形下,萧争能独独站出来确显让天子欣慰,连语气都趋显出了些许柔和。

萧争并不在意天子对自己态度好坏,他只是在明确帝王在民生与皇权天平其中露出些许犹豫时,不得不下定了决心。

受灾的百姓等不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臣昨日与五殿下商讨灾情对策,从大致受灾地图上标出了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范围并不算小。”

“陛下心系百姓,自是要开仓赈灾,却也无法救济全部。”

“国库不仅是民生底线,更与稳定军心息息相关。”

这话是戳在户部的心尖上,那陛下说要清点国库,他们也就是那么一听不能真的不做计较全部拿出去赈灾。

那可是国本。

萧争抬起视线看了眼蓝慕瑾,才与天子目光对视。

一切都与蓝慕瑾说的没有差别,并不虚假的说,泱皇的确是萧争眼中一个合格的帝王,心思严谨,谋略无双。

也有着许多人都望而不可及的取舍,能舍的下不利于地位与谋划的一切。

是最适合当皇帝的冷情。

皇帝不想让蓝慕瑾接管辖地,那蓝慕瑾也不会牵扯上分毫。

所以萧争与蓝慕瑾商议出了若是最终没有人献策,就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天子不是不在乎百姓,而是身在高位需要计较的,需要偏向的,比萧争这个没有索求的人多。

萧争想要的很简单,那就是让灾情尽快得到控制,让惶惶不安的百姓尽快安心。

让令暗七痛彻心扉十几年的灾民迁徙不再重演。

“臣之前曾设计出一种喷洒防虫药物的容器,在今年虫害中起了明显的效用,辖地收成还算良好。”

“所以臣与殿下商议,想前往辖地与未受灾严重的百姓当面请求……借粮。”

大殿中响起了不明显的惊疑声,尤其是太子党派,都显出了不约而同的诧异。

借粮。

五皇子要与自己辖地的百姓借粮。

明明当前形势最能明哲保身的就是五皇子,蓝慕瑾只要不言不语管好自己那受波及不大的管辖范围。

平平安安度过此次灾情,他就是处理最得当的皇子,任何人都挑不出他的错处。

可他竟然要在当前这种粮食紧缺的当下,向自己辖地百姓去借粮。

借粮支援谁……支援太子?舍给三皇子辖地暴乱的灾民?

那些朝臣想法确实没错,萧争自己一夜未眠也在反反复复思虑该不该做出这个决定。

于他与太子之间的恩怨,萧争没有任何立场做能拯救太子的事。

而又于蓝慕瑾来说,保障自己管辖的百姓吃饱穿暖才是他该有的责任。

可是,太子可恨。

百姓无辜。

百姓无法选择自己能受谁的管辖,也不能决定一个君主的好坏,他们都是无辜的性命。

萧争思来想去都无法劝服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

何况他也答应了暗七,会想办法尽量减少伤亡。

“五殿下博爱,听臣一言而毫无犹豫支持,为了能避免灾民因无粮而大量迁徙的惨况,愿前往辖地请求百姓舍下些许收成。”

“从而支援颗粒无收之地,好歹也能捱过这个灾年。”

不能说我不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娇娇有毒,九皇子宠妻上瘾
娇娇有毒,九皇子宠妻上瘾
【白切黑作精小郡主x小可怜阴鸷九皇子】五岁那年,江家满门被灭,江清月从狗洞里钻出来,扒着慕容怀的马车哭着喊哥哥救我。九岁那年,江清月为复仇学习医毒,她一针扎在慕容怀腿上,心虚地颤了颤手指:“容怀哥哥,我好像扎偏了,但你可以不用坐轮椅了!”十五岁那年,太后让江清月挑个皇子嫁了,她随口开玩笑:“那就嫁容怀哥哥好了。”所有人都当她胡说,可慕容怀希望是真的。九皇子年少残疾,孤僻软弱,哪怕后来恢复了,挂着
长风绕青枝
年代:开局娶女知青,狩猎威虎山
年代:开局娶女知青,狩猎威虎山
【穿越+系统+年代+打猎+发展+知青+拉帮套+家庭故事+时代洪流】陆永尚孤苦半生,大梦初醒,重活七十年代,觉醒词条系统。却不想,林场厂长上来就介绍女知青。并带着特殊要求。娶了她就要帮忙照顾她那貌美如花的姐妹。重活一世的他,哪还会在意对方父母成分的问题。依然决然的娶了女知青。走进威虎山这片老林子,开始了自己的打猎生涯。傻狍子,小黄毛,大泡篮子,大熊霸。只要媳妇想吃,就没有陆永尚抓不回来的。其他人还
小扑街
吴云肖雪燕
吴云肖雪燕
天才少年被未婚妻骗取丹田,沦为废人。天降机缘,得一神秘金丹,获上古武神传承功法,太上武神诀。以武行天,逆天而行!筑九天,踏山河,诸天万界,我为至尊。
不是
东欧的雄鹰
东欧的雄鹰
当奥斯曼崛起,拜占庭即将灭亡,俄罗斯帝国还未出现时,究竟是谁,会充当东正教的守护者,带领东欧再次崛起。让罗马帝国的荣光持续。 (要是有不合理地方会改正。不过这个时候的巴尔干资料少,请各位见谅)
卡尔玛联盟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