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佣兵

第342章 杀!!(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42章 杀!!

奔跑在漆黑的树林中,前方的大战一触即发。

波特牛耳人在上刺刀。

哈达巴克在怒吼。

甘比亚人在悍不畏死的发起冲锋!

看着对方雪亮的刺刀,我真是为哈达巴克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在震耳的吼声下,波特牛耳人开枪了。

一排排子弹打向冲锋的甘比亚人,此时双方的距离不足四十米!

四十米之内,莫辛纳甘和李英菲尔德步枪的穿透力可是很强的!

面对敌人的子弹,哈达巴克高声怒吼:“上盾牌!”

话音刚落,十几名甘比亚族的勇士悍不畏死,已经冒死举着厚重的橡木盾牌冲了上去。

甘比亚人又推进了整整十米,顶着枪林弹雨!

子弹打在盾牌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有几个人的盾牌被打穿了,当场身上鲜血喷涌,中弹闷哼着倒在了地上。

后面的人前赴后继,有人捡起他们的盾牌,继续冲锋!

在这悲壮的冲锋中,哈达巴克眉头皱的很深。

此时他们还有四十几个人,而对面的波特牛耳人,他们还有七八十人之多!

这是以少打多的冲锋!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妈的,上火把,点炸药!!!”

眼见族人们中枪,哈达巴克愤怒的吼着,捡起一块盾牌,向着前方开枪扫射。

三十米的距离,就算是个女人都能打的中!

在震耳的枪声下,哈达巴克和周围的勇士们很快打光了ak步枪里的子弹。

对面开枪的波特牛耳人,面对愤怒的枪火,瞬间也是死伤惨重。

双方在互射!

甘比亚人的子弹打光了,三十米之内没有神枪手可言!

这是一个死神都害怕的距离!

在这个距离下,子弹面前,众生平等!

玛卡阿布丹站在人群里怒吼,两米多高的体魄,抱着rpk轻机枪疯狂的喷吐着火舌。

可惜玛卡阿布丹的经验太差了,整整一梭子子弹,他全打在了一个点上。

机枪要打扇面,而不是要打直线!

在震耳的枪声下,对方只死了七八个人,甚至有倒霉蛋被正面击中,直接被玛卡阿布丹打的像筛子一样!

“该死的,打那个拿机枪的!”有人恼火的开枪还击。

眼见自己的儿子有危险,哈达巴克一声怒吼,举着盾牌就冲了过去。

“玛卡!”

砰!!

哈达巴克大声叫着,枪声响起,子弹咚的一声打在了他的盾牌上。

哈达巴克的肩膀飘出了血雾,子弹穿透了盾牌,在他的肩膀上划出一道狰狞的伤口。

在非洲,大山里的橡木,那可是一种很坚硬的木头,根本不是我们国内的橡木能比的。

自古非洲的土著人,就用坚硬的橡木做盾牌。

这种木头的硬度是很高的,小口径的子弹根本就打不透。

但是近距离之下,762毫米的子弹显然不在此列!

看到哈达巴克的肩膀在喷血,玛卡阿布丹急的大叫:“帕帕!!”

就在这一瞬间,对面再次开枪了。

而与此同时,跑在后方的甘比亚人,也点燃了手中的陶罐炸弹,从前方队伍的头顶丢了出去。

陶罐在空中飞舞,开枪的波特牛耳人有些发懵。

陶罐落地,瞬间发生了爆炸。

在一片惨叫声下,双方的距离再次拉近。

二十米!

这已经是拼刺刀的距离了!

被爆炸声包围的波特牛耳人大吼着,他们竟然真的像日本人一样的开始退弹,随后提着刺刀向前冲锋!

“杀呀,干掉他们!”

“妈的,杀了可恶的甘比亚人,为族长报仇!”

“宰了他们!!”

“冲锋,杀!!!”

在周围爆炸的火光中,举着长枪刺刀的波特牛耳人,很快与冲锋的甘比亚人撞在了一起。

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较量。

我已经许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场景了!

塔尔瓦的夜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关于综影视配角不配合:年纪轻轻的许丽丽就因为救人落水身亡,响应地府号召,成为外聘人员,到每个影视世界给不同的人过完一生,平复她们的怨气。
氪荔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
一世浮生若梦
七零空间俏知青
七零空间俏知青
关于七零空间俏知青:后世富二代林娇娇预感自己要穿越,唉,她的感觉真的很准她真的穿越了,还好自从发现自己带着的玉坠是空间之后她就储存物资来到这个物资缺乏的七零年代她也不慌,什么继母算计她下乡,那就下呀一
初升的朝霞
过去的五十年
过去的五十年
关于过去的五十年:以周家大院的兴衰为背景,描述大院中人物的命运和精神面貌,反应出那一个时代的特点。周家大院只是众多农村院落的缩影,它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的痕迹。这段历史值得描写,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其中没
郑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