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961章 买西瓜的红毛猩猩们(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961章 买西瓜的红毛猩猩们

“不是占地,是要建海洋馆。”赵依依笑了,“我让丁阳泽给你们顺路带消息来着,你们没见到他?”

“海洋馆?”张芷蕾错愕,“建海洋馆干什么?”

“宋河说要研究一些头足类,章鱼鱿鱼什么的,让咱们提前做好准备,学一学头足类的养殖,到时候直接上手养。”赵依依解释。

“养章鱼哥?”张芷蕾困惑。

“可能也是为了研究脑子吧,听说章鱼哥很聪明,我估计宋河又有什么大项目。”赵依依有理有据地推断,“咱们养猩猩猴子不就是为了做脑泉吗?”

见大人们在聊天,对面俩红毛猩猩也知道牌局暂时结束了,各自从屁股底下抽出一只带拉链的小布包。

这是它们的钱包,每只钱包上还都歪歪扭扭写着自己的名字,是猩猩们自己拿笔写的,避免被个别奸猾的同类偷走。

榴莲和芒果各自抓起腿边放着的硬币,哗啦啦装进钱包里,抖两下拉上拉链。

附近的红毛猩猩正在向三轮车靠拢,榴莲和芒果也抓着钱包过去。

“多少钱?”榴莲开口问。

“一块钱一斤。”宁默说着,从车斗里搬出电子秤。

几只红毛猩猩立马跳上三轮车,在瓜堆里挑挑拣拣,它们还不会靠拍瓜听声来辨别好不好吃,但对于水果,红毛猩猩有自己的直觉。

榴莲率先挑好了一只小瓜,放在电子秤上。

“要一半。”榴莲比划了一个用刀劈开的手势。

宁默从车斗里抓出西瓜刀,果断把西瓜切成两半,只留一半在称上,三斤半。

榴莲看了眼电子秤的读数,拉开钱包拉链,挑出三枚一元硬币,一枚五角硬币,放在掌心确认了一下,一股脑倒进宁默手里。

宁默收了钱,递给榴莲一只不锈钢小勺,榴莲抱着西瓜爬到树荫下,用小勺挖着西瓜肉吃了起来,淡定从容,贵族风范。

陆续有猩猩上前,拿着西瓜过秤付钱,这是最近一个月它们刚学会的技能,找饲养员买东西。

没错,红毛猩猩们开始上班了,每天完成饲养员给的识字任务赚硬币,再用硬币买水果和冰淇淋,馆内还有投币游戏机,个别有精神追求的红毛猩猩会花钱打游戏。

普通红毛猩猩的日薪只有三四块钱,饲养员布置的识字任务对它们来说太难完成。

但像榴莲这种聪明勤奋的高学历猩猩,识字速度飞快,每天可以赚三十块钱,除了买吃的还剩一大半硬币。

于是榴莲买了更多钱包,把它赚的硬币攒起来,放在馆内的1号储物柜里。

目前榴莲攒满了12个小钱包,俨然红毛猩猩首富!

宋河前几周来视察动物园,特意教了榴莲两个概念,存款和放贷,鼓励榴莲把积蓄存起来吃利息,或者把钱借给其他贫穷的红毛猩猩吃利息,但榴莲不为所动,似乎并不理解宋河说的是什么,暂时没有踏入金融领域的打算。

张芷蕾和赵依依坐在草坪上,遥望瓜贩子宁默给猩猩们称瓜。

“说真的,不管看多少遍,我都觉得这场景好魔幻!”张芷蕾小声吐槽,“一群猩猩拿钱买东西,这岂不非常接近人类了?咱们校门口有瓜贩子路过的时候,高考六百多分的学生们围过去卖瓜,姿势一模一样!”

“只是接近人类小孩,有些聪明小孩四岁就能拿着钱去打酱油。”赵依依说。

“榴莲几岁?”张芷蕾问。

赵依依一怔,突然瞪大眼睛,满面惊恐。

榴莲也才刚五岁,行为举止非常接近人类小孩了,只是比小孩说话少一些。

吃肉的熊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
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
“好,那我就让你们看看,女人家带着孩子能不能活!”睁眼穿越洞房夜,一夜欢歌后,相公走了,连相公的面都没见到,还给她留下了两个拖油瓶。婆婆针对,极品挑事,竟将她和孩子赶出家门。没办法,她只好一边奶娃,一
佚名
花哨
花哨
关于花哨:竹马男友劈腿了,订婚前一天,司韵在找了一个男大学生纪寒萧结婚领证。新房里,纪寒萧的表现让人惊叹。司韵笑着评价:“弟弟真是花里胡哨。”纪寒萧:“是吗?还行。”江南美女司韵向来素净,却不料被闪婚
香釉柠檬
复什么婚?我不过就是个备胎嘛!
复什么婚?我不过就是个备胎嘛!
闪婚三年,大佬老公始终对她不感冒,哪怕她是天赋异禀的舞蹈女神,名门之后,光芒万丈。外界嘲笑她不过是备胎上位,她只能苦笑不语。直到家族崩塌,她心如死灰,忍痛舍弃骨肉,递上离婚协议,淡然说道:“咱俩,就是
佚名
极品八王爷
极品八王爷
李玄戈主动穿越,却穿错时空,尸体没能跟上,导致成为了不得势的大乾八皇子。他想回去,炎帝大怒:“能不能给朕争点气?”争气?安排!他留京封号梗王,人人称其梗王八,日夜辗转于众臣女眷间……若干年后。史官颤笔
白首不相离
盛世嫡女:你家王爷不太行
盛世嫡女:你家王爷不太行
她竟然穿越了!好巧不巧,这具身子的原主也叫上官若离,是这镇国大将军府的嫡女,十六岁。性格木讷愚钝、胆小如鼠,最关键的还是个瞎子!面对这一个个困境,她扑上去果断抱住了某人的腿——宣王,听说你需要一个有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