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迷宫

第五十六章 路灯下的告示(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五十六章 路灯下的告示

在这时,北边的阴阳路上,马伟一行人正满脸警惕的走在这里。

这条阴阳路,是一个城市的小巷。

小巷的两边是高大的水泥墙壁,一排排居民楼位于墙壁的后方,散发着一丝丝冰冷诡异的气息,让人看到后,都会不由心生毛骨悚然。

这些居民楼死寂沉沉,全都窗户紧闭,不见任何灯光,犹如置身鬼域一般恐怖。

仅有的一些光亮,还是屹立在墙壁下的路灯所散发出的,路灯的高度仅有一人之高,灯光如若白昼,刺眼无比,把整个小巷都照耀的通透无比。

这条小巷的长度并非是看不到尽头,恰恰相反,跟别的阴阳路不同,它的距离很短,仅有几百米的长度。

而在巷子的终点位置,一扇高大明亮、充满现代感气息的房门正独自的屹立在那里。

在这扇房门的四周空无一物,呈现真空地带,它就那么诡异的存在着。

“没想到这北边的阴阳路竟然这么短!看起来那扇尽头的大门,就是离开本次噩梦场景的出口了!”

此刻马伟也看到了道路尽头的那扇房门,神色不由露出喜色。

“杨大师算的可真准,我们这次选北边,真是选对了!”

马伟一脸激动,不着急痕迹的拍了杨大师一记马屁。

“哪里,哪里只是运气好罢了!”

杨大师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次还真的只是运气好,要不是侥幸获得了厉鬼的卜挂能力,他们今天哪里会有如此好运能选到北边的阴阳路呢,怕不是早让人捷足先登了。

“系统不是说,每一条阴阳路都存在着一个白衣厉鬼吗?别看这条路距离很短,保不准那厉鬼正藏在哪里,等着埋伏我们呢?!”

队伍中一个扎着双马尾辫的妙龄少女,忍不住提醒道。

“哈哈,别担心,这条阴阳路这么短,我们用眼睛都能看到尽头的出口,就算真的被白衣厉鬼袭击了,我们用自己的厉鬼拖也能拖到离开!怕啥!”

队伍中一个年纪看起来仅有二十岁左右的帅气青年男子,突然笑出声。

这帅气青年身穿着一身白色整齐的休闲服,两边耳垂下还打着银色的耳钉,看上去阳光帅气,妥妥的大帅哥一个。

“先别急,我再卜一卦,看看那白衣厉鬼到底躲在哪里!”

杨大师推了推黑色的眼镜片,想了想说道。

“那就有劳杨大师了!”

马伟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拱了拱手说道。

“不碍事!”

杨大师笑了笑,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三支青色的竹签。

他把三支竹签放在手中搓了搓,吹了一口气,就扔在了地上。

竹签落地,杨大师急忙蹲下身子,目光看去。

“杨大师,卦象如何?”

马伟身边一个白头发的少年,忍不住问道。

这白发少年,看起来像是个刚上初中的样子,脸上稚嫩的模样清晰可见。

“卦象显示说这条阴阳路上,也是存在厉鬼的,但是关于这厉鬼的信息,却是没有透露太多,只是说路灯上,存有着与厉鬼有关的东西!”

杨大师把三支竹签重新捡起,放到了口袋里,吐了一口浊气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路灯上贴着有关于这白衣厉鬼的情报?

白发少年诧异了一下,随即问道。

“我觉得,就是这个意思!”

杨大师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大家赶紧看看四周的路灯上有没有什么发现!”

这时候马伟摸了摸下巴,急忙提醒众人。

“好!”

黑夜蝴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造化血狱体,万界无敌
开局造化血狱体,万界无敌
穿越修行世界,成为宗门的杂役弟子,所有的资源都要去争,去夺。原本他还在担心该如何是好,转身就发现原主已经融合了造化血狱体,只要吸收血气,就可以强身健体。从此,宗门的杂役弟子中多出了一个不能忍的人。毕竟
佚名
为了自救,王爷他开局召唤十万龙骑
为了自救,王爷他开局召唤十万龙骑
“奉帝诏:镇北王性格乖戾,鱼肉百姓,德不配位!特今收回北域兵权!另,为安抚民众,体恤民心,着即赐鸩酒一杯!钦此!”一睁眼,他就从一个社畜变成了无权无势的王爷,开局就被赐死。关键时刻,系统觉醒,开局获得
佚名
为系统舔校花两年半,她当真了
为系统舔校花两年半,她当真了
本书又名《寄宿阿姨家后,系统激活了》叶潶得到了系统,但只有充满舔狗能量才能将其激活。为了系统,叶潶开始狠狠舔校花李梦瑶,从高中一直舔到大学。耗时两年半,系统终于激活了,叶潶发誓不再当舔狗,他要当一个海
木有猫饼
我,天生废体,靠突破拿捏小魔头
我,天生废体,靠突破拿捏小魔头
腹黑狗:相信本皇,废灵体也可成神。他:别骗我,我还小。这可真是笑话,从没有听说过废灵体也能成神的道理。可随着经历事情越来越多,他渐渐的不得不信了。开局就是靠对赌拿捏老魔头,技能更是以恐怖的速度增长,试
佚名
凡人修仙路
凡人修仙路
【凡人流+无系统】资质平庸的山村稚童苏十二,为报血海深仇,被迫踏上一条无尽漫长、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充满算计和坎坷的修仙证道之路……前路漫漫,道阻且艰,小小凡人纵使披荆斩棘,也誓要走出自己的修仙路。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