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小闲人

第306章 丰收的喜悦(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06章 丰收的喜悦

拒绝江南士族的招揽,对于李让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以抉择的事情。

不夸张的说,他现在在大唐就是个香饽饽,想要招揽他的人不在少数。

但还是那句话,他自由惯了,不喜欢约束。

他要是有那个心,当初就不会拒绝唐俭的培养。

毕竟莒国公府这棵大树,也不比顾氏差。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真要准备投靠哪一家,江南士族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他投效莒国公一脉,再不济投靠程家或者长孙家,能获得的政治资源和物质支持,比起投效江南士族得到的只会多不会少。

只是没有这个必要。

归根结底,所谓的背靠大树好乘凉,远不如自己成长为参天大树来得更加简单直接。

更何况他李让并不是一个多差的人,他是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潜质的。

他现在唯一所欠缺的,只是时间。

走出望江楼的大门,李让就没有再回头,只是吩咐亲卫去告知金城玩够了记得回家。

他则是带着纨绔们在城里逛了一圈,采买了一些小玩意儿便回到家中,继续开始他的咸鱼生活。

端五一晃而过,随着盛夏的来临,江南的天气越发炎热。

天气凉快的时候,李让还会出门去扬子江钓钓鱼,偶尔还会去街上逛一逛,感受一下江南风情。

但天气变得炎热之后,别说李让,就连纨绔们都不怎么出门了,每日里就是躲在院子里游水。

李让本来是连游水都懒得游的,但最终还是抵不过两脾日益剧增的肥肉。

自此,侯府后院自扬子江牵引活水用来养鱼的鱼池,就变成了李让带着纨绔们玩水的乐园。

没法子,游水可以减肥。

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整个夏天,一直到第二季稻谷穗充盈才终于结束。

七月,是初秋的七月,也是丰收的七月。

和李让当了一整个夏天咸鱼的纨绔们,又重新拿上了镰刀,开始了他们的收割任务。

纨绔们叫苦不迭,但李让没有给他们任何偷懒的机会。

每日必定是一大早就将纨绔们从被窝里抓起来,让他们换上干活的短衫,提着收割稻穗的镰刀,他则是手持马鞭,跟在纨绔们屁股后面,非常完美的完成了他的监督任务。

第二季稻种的收割时间远比第一季要长,整整持续了二十多天时间。

因为多出来了一百二十万亩的稻子。

是的,江南世家后面恭献出来的那一百二十万亩土地,收割的时间上和前面的一百三十万亩土地并无任何区别。

也就是说,早在顾家的老家伙找李让要和他联姻的时候,他们已经和朝廷谈好了那一百二十万亩土地的归属。

甚至连稻种都已经悄摸运了过来。

对此,李让除了在心里暗骂姓顾的老家伙真鸡贼之外,剩下的也就只有满心的欣喜了。

现在整个江南,三季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五十万亩。

就算因为种植的面积太广泛,导致三季稻的产量略有下降。

但每季产出的粮食,也不会低于五百万石。

要知道在以前,朝廷可是没有这五百万石粮食的。

也就是说,站在朝廷的角度,这五百万石粮食相当于是白捡来的,是预料之外的收获。

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医品天婿
医品天婿
十年前,被人陷害,秦天被人绑架,幸得神秘老人搭救,不仅活了下来。 还得到了老人传承。 但这十年间,妻子母亲被人凌辱至极,秦天归来的那一刻,瞬间觉得自己这些年完全不是个人,完全没有尽到作为一个丈夫、一个子女的责任。 我不在时,你辱我妻、欺我母;今我方归,汝动一步,血溅三尺;在动一步,斩草除根,寸草不留!
金榜题名
我一个哥布林,能是啥好人?
我一个哥布林,能是啥好人?
哥布林的终极幻想篇!
白面悍匪
幻界迷失:废柴觉醒记
幻界迷失:废柴觉醒记
关于幻界迷失:废柴觉醒记:高中毕业旅行的一场车祸,把宁卷入到了幻界大陆,机械师、魔法师、斗者、海贼、妖兽、至高法器…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个废柴如何逆袭觉醒,一步步制霸幻界的传奇之旅!
小熊写作文
我真没想跟国民女神炒Cp啊!
我真没想跟国民女神炒Cp啊!
许立言穿越到平行时空成了一个十八线小明星,却意外收到一档综艺节目的邀约成为常驻嘉宾,为了获得更多关注,公司要求他在节目中多跟国民女神夏筝多互动,蹭流量,炒CP。 “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太刻意,你没问题吧?”经纪人叮嘱他。 “放心,我有分寸,稳的。” 后来某天,一组许立言跟夏筝抱着一对龙凤胎登记户口的画面在网上曝光。 经纪人:“这就是你说的有分寸?你确定你知道什么叫炒作?!” 许立言:“呃,我是
温水煮颜良
军官请留步,我不想再揣娃
军官请留步,我不想再揣娃
她上辈子因丈夫不能生育备受冷眼,丈夫出任务牺牲后成了寡妇。重活一世,她毅然选择和对头换亲。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她。尽管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她依旧没有对头过得好。生活的波折让她陷入沉思,或许人生的轨迹并非轻易就能改变。 在这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她将继续挣扎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安宁,努力挣脱命运的枷锁。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