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穿越获得召唤系统开始

第164章 梅山七怪剩其三(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64章 梅山七怪剩其三

又不是什么猛将,对付一些普通的士兵公孙瓒还是有这个自信的,虽说骑在战马背上的时候自己更加有优势但他公孙瓒从来都不骑除了白马之外的其他马。

嗯,他公孙瓒骑着的必须要白马才可以,但自己的坐骑刚死,现在战场上一片混乱,自己也找不到一匹白色的而且还是宝马,也只能够暂时步战了。

“公孙瓒,受死吧。”

三名各自手持长刀、铁锤、大斧的将领出现在公孙瓒的眼前。

这三人乃是亲兄弟,而且还是一个母亲所生。

而他们也并不是因为系统而出现的人物,而是本土人物。

他们的基础武力都达到了89~90点。

这三人也是袁绍在得知了麴义那边的情况之后派出的猛将。

“公孙瓒,你的头颅我们三兄弟要了。”

为首一人,似乎是三兄弟之中的大哥哈哈笑道。

“叮,李力技能蛮力发动,武力加4,基础武力90,当前武力上升至94。”

“叮,李攻技能蛮力发动,武力加4,基础武力89,当前武力上升至93。”

“叮,李金技能蛮力发动,武力加4,基础武力88,当前武力上升至92。”

三兄弟皆有一身力气,而他们的技能也都一模一样。

“就凭你们三个货色也想要和我斗!”

公孙瓒一眼就看出来这三人的实力并不强,哪怕是这三人联手自己也惧怕。

“哇呀呀,公孙瓒小儿,你居然小瞧我们三兄弟,受死吧。”

李力三兄弟哪里能够忍受这样的羞辱,纷纷手持兵器杀向公孙瓒。

“叮,公孙瓒技能冲阵发动。”

冲阵:此技能不同人发动后会有不同效果。

效果一,当冲阵且骑乘战马时坐骑增幅翻倍。

效果二,单挑时降低对方1~3点武力,群战时降低对方1~2点武力。

虽然公孙瓒有两个技能,不像大多数一流武将只有一个技能,但这个技能之中的武力增幅对于现在的公孙瓒来说有跟没有其实差不多,毕竟现在的公孙瓒可没有骑乘战马。

但效果二却能够给现在的公孙瓒带来一点优势。

“叮,公孙瓒技能冲阵效果二发动,群战时降低对方1~2点武力。

当前降低李力2点武力,李力武力下降至92。

降低李攻2点武力,李攻武力下降至91。

降低李金2点武力,李金武力下降至90。”

由于三兄弟与公孙瓒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所以也就导致了冲阵的效果二群战时的负面压制效果直接开满了。

“看刀!”

三兄弟之中的老大最先出手,虽然他用的是刀但从他那个觉醒出的蛮力来看,李力绝对是一位力量型的武将,而他的力量在三兄弟之中也是最大的。

“叮!”

公孙瓒很轻松的就接住了李力这一刀,然后一脸嘲讽的看着李力还有他身后的李攻与李金。

“可恶,居然敢嘲讽我们三兄弟,大哥,我们来助你一臂之力。”

李攻与李金大声喊道,同时,他们手中的大斧与大锤朝着公孙瓒的面门轰去。

“找死!”

见这三个在他看来就是蝼蚁的家伙敢对自己出手,这不由让公孙瓒的心中升起一股浓郁的杀气。

“去死吧!”

羽落星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
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
关于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李卫东为救即将被高空坠物砸到的小女孩而身亡,临死前自己的血沾染在小女孩脖子上的玉牌上边。玉牌被认主后携带者李卫东的灵魂穿越到1958年同样是叫李卫东的人身上。进城被安排房子以后才知道自己是进入了年代文的影视综合世界。看有空间的李卫东如何在这个艰苦的年代更好的生存下去。
平静一生
不搞权谋后,我坐看废物儿女作死
不搞权谋后,我坐看废物儿女作死
上辈子她坐上了太后位,为让儿子上位,下毒刺杀皇帝,勾结朝臣, 让怀孕的妃子小产,暗害小太子。 而她费劲心机想要扶上位的好大儿,却在事败之时,从背后捅了她一刀, 从小宠爱的好女儿,反而嫌她死的不够惨,冲上去多补了几刀,一脸癫狂,嫌她毁她婚事。 她死的痛苦,死相更难看,但不及心痛。 这辈子她不想再争了,只想摆烂躺平,当个悠闲太后。
佚名
荒葬
荒葬
世界并不是原来的世界,在某个特定的锚点,沈白发觉自己身处危险的灵异区域,拥有力量是选择活下去的唯一方式,那么,开始吧!!
远离巨蟹
穿越:救命!道长他咋啥都会
穿越:救命!道长他咋啥都会
一朝穿越,我成了平行世界里的一个道士,继承了破道观,还上了节目。 开局一个没啥用的系统,我还是靠节目赚钱吧。 于是,我靠着无数玩梗的话火遍全网。 甚至,在我的指导下,那些顾客还真的避免各种劫数,网友直呼666。 这下,我数钱数到手抽筋。
佚名
末世来临后,美女全来讨好我
末世来临后,美女全来讨好我
末世来临,我还带着一屋子美女, 但是我丝毫不慌。 因为,我的系统告诉我,只要我的女人用我的物资,系统就会万倍返还物资。 这下,我还用得着去世界里打打杀杀吗? 在家和美女们躺平,物资直接自动上门,简直别太爽。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