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清之铁血咆哮

116.第一百五十五章李鸿章的私心(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116.第一百五十五章李鸿章的私心

奕欣十分好奇,李鸿章在这个时候提到王陵做什么。

李鸿章心中有自己的考虑,王陵在福州训练新军的事情,已经传入到了他的耳朵,虽然不过两万多人,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万多的巡防营,但是这始终对于自己的淮军,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很简单,王陵训练的兵马实在太强悍了,一个旅就差不多将法兰西给打爬下了,如果有这两万多人,那今后还聊得,自己的淮军,不过是占据了人数多的优势而已。

这对于自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更何况,根据那边的消息,左宗棠的精锐定边军,也会接受王陵的整编,这么以来,王陵就会掌握着三万多的兵马,这些兵马,现在看不出什么,但是今后,那就是淮军强大的对手。

自己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他楚军这么壮大,他需要将其分解开。

当然,让朝廷下令撤销这支兵马,这不现实,毕竟南边,还需要这支兵马,谁叫八旗他么的不争气。在南边就是一群废物。

既然不能解散,那就只能是一个办法,将王陵的兵马分开,让他一部分直接去安南,这样以来,两地分割,王陵就不会在对自己有多大的威胁。

这是自己的私心,这一点,李鸿章不曾对任何人说,当然,他这一次,就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挑拨一下,让朝廷猜疑王陵,让王陵的兵马,分出去一部分,去安南。

“王爷,王陵手中目前有两万多人正在接受编制,他们的战斗力,我想你也应该清楚,这对于我大清国不利啊。”李鸿章微微笑了一下后缓缓说道。

尼玛,这一句话可是直接的挫了他奕欣的死穴了。

奕欣听到这话,随即就愣神在哪里。趁热打铁,李鸿章一个字都不提淮军的事情,而是说这楚军如果在南边强大起来,对于朝廷在南边的稳定不是好事情,而是希望朝廷能够利用这次机会,让王陵分出一部分人马,去安南,而利用,就是一

个,那就是帮助安南。

奕欣不是猪头,这原因他一下就明白过来,当即低头沉思一下后,奕欣站起来后对面前的李鸿章说道:“我们马上进攻。”

奕欣虽然说已经不上朝,但是还是有去见慈禧的权利,而且慈禧也不敢过分,毕竟奕欣号称鬼子六,在洋人哪里和朝廷,那都是有人脉的,事情不能做得太绝情,这一点慈禧心中十分的清楚。

因此,当在慈宁宫中闭目养神的慈禧听到李莲英汇报说奕欣和李鸿章求见后,她没有丝毫的怨言,而是在李莲英的搀扶下坐在了黄色丝绸铺垫起来的椅子上坐下后,这才下令,让李鸿章和奕欣进来。

慈禧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奕欣了,今天一看,她发现奕欣已经消瘦了不少。

“六爷这段时间消瘦不少啊,可是不要忘记了休息啊。”慈禧等到两人见礼后,缓缓的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

教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后,我的夫君们是动物?
穿越后,我的夫君们是动物?
她前一秒还在打丧尸,后一秒便穿进古早兽世小说。开局获王储身份,上线即领兽夫。 起初她以为是过家家,未料众人竟动了真格。 一众兽人跪地,竞争相获取她的喜爱。 黑豹称陪伴在她身边是荣幸,灰狼王求抱抱,傲娇森蚺以契约为由不愿离开,青色巨龙只求在她心中有一席之地。 她在这个奇妙的世界中,被各种兽人环绕。
佚名
星际小辣椒穿越七零,干就完了!
星际小辣椒穿越七零,干就完了!
星际小辣椒穿越七零年代,穿成了那个爹不疼娘不爱,泡在苦水里的小丫头。 华夏文明咱没有,干就完了! 辱骂,欺辱,虐待,暴打,PUA都给我滚一边去, 姐要活得敞敞亮亮,痛痛快快的。 看几章的宝子们,手下留情哈! 本文也算是一见钟情,不喜欢的宝子们可以撤了。 女主想留城,不想下乡,刚好有那么个机会。 男人长在了她的心坎上,她又有本事医治,他们的婚姻关系就确定了。 如果你们觉得这是恋爱脑的话,可以撤了!
佚名
逍遥神雕家母穆念慈
逍遥神雕家母穆念慈
关于逍遥神雕家母穆念慈:探险加各种日常,全网最长,世界观最宏大的同人神雕文,系统化身是萌宠。作者注释。本书无主角,但会以杨过的视角推动较多的剧情。这种写法并不合主流的爽文流写法,作者是故意为之。因为本书作者的工作之一是,影视编辑,在写此书时,使用了蒙太奇式的多线并进,局部倒序的专业写法,这在电影分镜上很常见,属于高级的表达手法。因此对于文学功底较弱的番茄读者,可能会造成阅读困难,无法理解,需要阅
二月红hong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苏醒而来的萧枫来到了逆天邪神中象征着灭之世界的苍古深渊。这里玄力至上! 渊尘弥漫,渊兽咆哮,该如何立足?
木有引力
穿到修仙世界:遇到骗子师尊
穿到修仙世界:遇到骗子师尊
穿越到修仙世界第一天,为求自保,我在龙湖观拜师学艺。 谁曾想师尊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拜师前三年,每天都让我做一些毫无意义的训练,但我天生悟性高,即使做再普通的任务也能真修仙。 师父: 我:好的师父,我悟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