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房俊

186.第一百九十二章 床前明月光(下)(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186.第一百九十二章 床前明月光(下)

这首小诗,既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远客思乡之情。境是境,情是情,那么清新,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然而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李恪赞叹道:“二郎的这首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当得起‘妙绝天下’四个字!”

高阳公主气得鼓着嘴,一肚子气。

她的文采修养比不得在座的文士,但也不是毫无鉴赏能力,因此愈加气愤!这个死房俊、臭房俊,该死的黑面神,明明知道我不喜欢他给那个狐狸精作诗,不仅非要作,还作得这么好,诚心和我作对是不是?

臭蛤蟆,你给本宫等着,这事儿绝对没完……

唯有明月姑娘却有些怅然,这首诗……当然是极好的,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其中,浑然天成,显然房俊是用心了的。可为什么总是觉得有点牵强附会的意思?

虽然有自己的名字,可更像是说天上的明月,而不是她这个明月……

耳听得诸人交口称赞,房俊黑脸上浮起一抹诡异的微笑,拍了拍巴掌,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笑容可掬道:“诸位,看来你们都没看出房某的良苦用心啊……”

众人愕然不解。

房俊一本正经说道:“首先,这是一首词,虽然没有相对应的词牌,但它绝对是一首词。”

李恪讶然道:“分明是五言绝句,你若说是词,那要如何断句?”

房俊笑道:“且听房某好生为大家解析一遍。”

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吟道:“床前,明月,光……这是第一句,要这么来读。什么意思呢?咳咳,就是说在床前,有一位明月姑娘,嗯,她是光着的……”

“咣当”

李恪一个不留神,失手打翻了一个盘子,残菜油渍沾了一袖子,他却浑然不觉,瞠目结舌看着房俊。

房俊不管不顾,续道:“第二句疑似地上霜……啥意思呢,就是说明月姑娘肌肤洁白,似雪如霜……”

“举头望明月……这个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抬着头看着明月姑娘……低头思故乡,啊,想起来远在故乡的家中,尚有候我归家的糟糠之妻、嗷嗷待哺的婴孩,明月姑娘虽然秀美绝伦,比之秋日的清霜亦更加洁白好看,可我又怎能贪图美色从而一晌贪欢,却忘记家中妻儿呢……”

所有人都傻了眼。

这特么……还能这么解释?

明明一首格调简直可以超凡脱俗的名诗,居然还能解析成如此这般俗不可耐的……淫|诗|艳|词?

明月姑娘死死咬着嘴唇,气得娇躯发抖,头上的发髻微微颤动,显示着此刻愤怒的心情。

这家伙,果然是个坏蛋!

身后的小丫鬟却是一脸幽怨,早就提醒你了啊姑娘,那家伙脸黑黑的一看就不是好人,而且是有前科的……

在场之人,有的震惊、有的好笑、有的愤怒、有的幽怨,但要说最开心的,莫过于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只觉得自己今天的心情已经无法形容,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开心,一会儿恼火,一会儿又美得不行……简直像是传说中大海上的波浪一样,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弄得人家潮来潮往的……

公主殿下看着俏脸涨红的明月姑娘,心情开心的不得了,哼!谁叫你到处卖弄风|骚,这下子丢人丢大发了吧?

活该!

再看向房俊的时候,也不生气了,觉得原来黑脸的家伙也挺好看……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她的宫廷生活,宛如一场噩梦。入宫后,折磨如影随形,即便费尽心思靠近太子,却依然未获庇佑。彼时的她,为求生存,不仅谋划着借太子之力逃离这吃人的皇宫,甚至还生出毒杀老皇帝的大胆念头,企图在绝境中的孤注一掷
佚名
意外怀孕后:傲娇大佬他真香了
意外怀孕后:傲娇大佬他真香了
她与男友相恋四年,全心信任,却遭男友背叛,默许其妹将她推向他人。她果断分手,渣男却纠缠不休,甚至威胁。正当她烦恼之际,发现自己怀孕。本想独自抚养,孩子生父却找上门来,步步紧逼。无奈之下,她与他领了结婚
佚名
嫌弃我没用?离婚你又哭什么!
嫌弃我没用?离婚你又哭什么!
一代神医被未婚妻陷害入狱,没想到因祸得福,彻底掌握了师门传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神医。嫌弃我是个没用的医生?离婚你又哭什么?什么?我没提前告诉你我是神医?对不起,我不仅是神医,还是仙医!
耳东陈
一朝觉醒,我是龙王叶辰
一朝觉醒,我是龙王叶辰
叶辰本是龙王,一次执行任务灵魂遭遇创伤,成为了傻子。他被苏家当成了冲喜的傻子,娶得了江南城女神苏盈盈。一晃三年。在看到自己媳妇被人欺负时,他灵魂恢复了正常。“媳妇,你护我三年,以后我护你一辈子!”叶辰
农民哥哥
谍战:我拿下了军统女长官
谍战:我拿下了军统女长官
【权谋】【智斗】【杀伐果断】【多女】【军统】【局座】大战爆发前夕,代号鬼狐的军统特工潜入十里洋场,组建暗杀队,制裁汉奸败类。沦陷期间,他曾打入特高课,以贵族身份,窃取情报,抢劫黄金、炸毁军火库。他也曾
半事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