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查看他人机缘开始

第332章 元婴二重(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32章 元婴二重

只是。

足足搜寻了好一会,依旧不曾找到一件,值得萧晨为此疯狂的之物。

他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赶路时随手扔掉的杂物,就是某件不为人知的宝贝。

当下。

许凡急忙锁定那萧鼎的镜像,仔仔细细地梳理起来。

直到他发现父子二人的谈话,他这才恍然大悟。

“父亲,怎么办?丹皇山墓府的信物被许凡得了去,再过几年丹皇墓府就要开启了。”

“没有那信物,我可就没资格前去参加历练,获得丹皇传承了。”

“而且,玉简中还自带灵魂力功法,万一被他发现,岂不是又助纣为虐了。”

“那可是好不容易从宗族那得来的名额,光打点就花了两千万下品灵石。”

率先开口的乃是萧鼎。

说话间。

其脚下的步子也不曾停歇,焦急地在萧晨面前折返着走来走去。

一副热锅上蚂蚁的样子。

相比之下。

其身为族长的父亲便显得从容了许多。

“慌什么!”

“那玉简用料一般,其貌不扬,跟一块杂牌玉石无异,灵魂符阵又藏得极深,需要在浴火的情况下才能显现。”

“以那许凡的灵魂力修为,根本不可能发现此中端倪!”

“丹皇山墓府开启还有五年时间,足够我们找到机会将其抢回来了!”

“而且,那上面有我留下的魂印,只要它被人从储物戒指中取出,我们就能将其锁定!”

听到这话,萧鼎紧绷的神情这才渐渐缓和过来。

“原来父亲大人还留了一手,这我就放心了!”

“只是,那许凡的灵魂力也达到了随心境中期,不会发现魂印将其抹除吧?”

闻言。

萧晨一脸不悦地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好似在看一个废物。

“想什么呢?”

“那可是我从宗族秘技阁学来的魂印,水火不侵,雷霆不蚀。”

“除非……”

言及于此。

以萧晨的沉稳性格,却是不肯再说下去。

可是。

此时,萧鼎的兴趣却是被勾起,急忙追问道:

“除非什么?”

“难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将其抹除吗?”

“快说说看,万一我把它追回来,不小心弄坏了可不好!”

萧晨略作迟疑,这才笑道:

“哈哈……其实告诉你也无妨。”

“以你和许凡的本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怕是给你一万年也不可能将其抹除。”

“因为,此物是需要借助童子之水中的先天阳气才能抹除的。”

“那许凡如今已经四十有余,不知道已经玩过多少女人了,定然已经失了童子之身。”

“即便没有,也不会有人把如此金贵的物品,与那等污秽沾染。”

然而。

恰在他话音落罢不久,其原本噙笑的脸颊便陡然一僵。

腾!

其壮硕的身形猛地站起,身后的灵楠木太师椅也直接被震溃为齑粉。

“许凡!”

“该死的东西!”

似乎是感觉到事情不妙,一旁的萧鼎也变得面色阴沉起来。

“父亲,怎么了?”

“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呼!

萧晨长长地喘了一口粗气。

仙山牧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主母操劳而死,重生后养崽摆烂了
主母操劳而死,重生后养崽摆烂了
她,小户之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前世却真心错付,给侯府婆家当了垫脚石; 夫君待他不冷不热, 老夫人嫌她生不出孙子,小姑子蛮横不讲理,她也忍了,一心侍奉夫君,将侯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他们还是对她不满…… 重生归来,她不伺候了,一心照顾女儿,只想避开祸事,不再重蹈覆辙。 至于男人…… 男人也配和女儿比? 可渐渐地,她的夫君发现:怎么夫人跟往常不一样了……
佚名
普通人的重生日常
普通人的重生日常
关于普通人的重生日常:还原最真实的青春岁月一个普通人,获得了一次重返16岁的机会。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不想成为什么顶级富豪,更没有改变世界的伟愿。他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照顾好身边的人。也许这才是普通人重来一次最真实的样子。
叫什么名不吃饭
古簪密事
古簪密事
我被逼偷一把古簪就算了,还被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强吻了! 什么? 我是他们等待千年的人,因为我手上有两条生命线! 当我手上的秘密渐渐被揭开后,随即而来的是一个惊天阴谋。
玉剑无痕
苟在仙武,敛尸长生
苟在仙武,敛尸长生
苟在仙武,敛尸长生,苟在仙武,敛尸长生小说阅读,武侠小说类型小说,苟在仙武,敛尸长生由作家贪吃蛇创作, 如何才能坐看世间沧海桑田,山河移位,日月轮转,而我不变?我以实际经验告诉你,一个字,苟!苟到最后,应有尽有。我是陈长生,长生不死的长生。
贪吃蛇
大佬沦陷!诱哄美人回家放肆宠
大佬沦陷!诱哄美人回家放肆宠
我看到男人第一眼我竟就觉得安全感爆棚。 这个高大猛健的男人他是我租的廉价房子对门户,在被猥琐男跟踪尾随时,我慌乱敲开他门。 他是京市道上让人闻风丧胆的黑老虎,这么多年来用自己的雷霆手段横行霸道。 他独自与黑暗为伍,一路浴血,手段决绝,从不回头。 直到我的出现... 他从未想过他会甘心为一人折傲骨,洗余孽。 只求天长地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