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7章 小人得志
回到家中,杜姜还在和柯子棋聊天,见他进来,两人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夫君,跟你商量件事。”
李唐瞥了一眼旁边的柯子棋,意识到这件事十有八九和柯子棋有关。
“什么事?”
“我刚听子棋说,她家有船。”
“哦?”李唐倒是有些惊讶。他知道柯家有钱,却不知道柯家还有船。这船应该不是打渔的船,而是运货的,通过水路运货是成本最低的,柯家的财富可能就是通过经商积累而来的。
“我家庄园东有条龙耳河,南通大江,北通中原,是有名的商路。”柯子棋主动解释说:“主君新得的封地就离龙耳河不远,将来收获之后,可以用我家的船运粮,能省不少开支。”
“那我就先谢过了。”李唐说道。
见李唐语气淡淡,兴趣不浓,柯子棋眨了眨眼睛,看向杜姜。
杜姜又道:“她家的船不仅能北上,还能沿着大江西进,一直到南楚的都城江陵,自然也会经过仪国。我们将来去仪国,可以坐她们家的船去。”
“是么?”听到江陵和仪国,李唐终于有了兴趣,示意柯子棋详细说说。
柯子棋取过一张纸,上面有墨迹未干的地图,正是她刚才向杜姜解说时所画,现在又挑重点向李唐介绍一遍。
李唐看着地图,心跳有些加速。
之前杜姜向他解说天下形势的时候,他就觉得和自己记忆中的华夏大体相似,只是不知道杜国的具体位置在哪儿,现在看了柯子棋画的局部图,他知道了。
不出意外的话,身边的这条大河就是长江,杜国的位置就是后来的长江三角洲北岸。至于是长三角的哪个城市,就无法确定了,要等看了柯子棋说的那条龙耳河才知道。
如果这个判断是成立的,考虑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那他们的确处于文明世界的边缘。
“早就听说你们柯氏有钱,却没想到这么有钱。”李唐揉了揉手腕。“真是令人手痒啊。”
柯子棋面色微变。
杜姜推了李唐一下,嗔道:“她胆儿小,你别吓着她。”
李唐哈哈一笑。“别紧张,我可没别的意思。你开个价吧,帮这么大忙,总不能全看面子,是不是?”
柯子棋再次看了看杜姜,得到杜姜的鼓励后,她曲身而拜。“柯氏没有男丁,爵位也被国君收回了,如今空有一些资产,已经沦为别人眼中的肥肉。如果李君不嫌弃,愿意接收柯氏为附庸,为柯氏提供保护,子棋将感激不尽。”
“附庸?我只是一个公士,没资格收附庸的。”
“李君夫妻这次立了大功,肯定会晋爵。按照惯例,至少晋一级,为下士。下士是有资格收附庸的。”柯子棋咬了咬嘴唇,又道:“退一步说,柯氏没有男丁,不算一个完整的家庭,如果李君愿意收录,我……”
杜姜连忙打断。“夫君,如果他们连个下士都不肯给,我绝不答应。”
柯子棋红着脸,幽怨地看了一眼杜姜,低头不语。
李唐看在眼里,想笑又不敢笑。
他瞅了杜姜一眼,伸手握着杜姜的手,轻轻捏了捏。“夫人,你看着办吧,我无所谓。”
杜姜白了他一眼,抽回手。“那就这么办了。”说完起身,领着柯子棋到后院去了。“走,看看我家的新屋。今天你就住在这儿,陪我说说话。”
他们出征的这半个月,杜嬷嬷已经着手造屋,只是时间短,刚造了第一进。
现在有了钱,扩建计划可能需要修改了。
李唐起身,跟着杜姜、柯子棋来到后院,欣赏刚造的新屋。
虽然前世看惯了高楼大厦,这几间土坯房实在算不上什么。可是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不存在七十年产权的问题,多少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当然,因为造屋的钱不是他出的,纵有感觉也有限。
“嬷嬷,这些屋花了多少钱?”
杜嬷嬷闻声走了出来,站在李唐身边。“如果全部造好,五进三开的宅子,成本十万钱。修饰好一些的话,再加五万。再添些家具,可能还要两三万。”
“能住多少人?”
杜嬷嬷不解地看了李唐一眼,想了想,又道:“如果主君想招揽门客,十人以内总不成问题的。”
“如果是给那些农奴住,能住几户?”
杜嬷嬷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紧紧地闭着嘴唇,一言不发。
老管家也吃了一惊,连忙问道:“主君,这是杜嬷嬷为主君和夫人准备的,怎么能住农奴?”
“我和夫人要住更好的。”李唐转身,打量着杜嬷嬷,微微一笑。“这么简陋的宅子,还是留给农奴住吧。”他又对老管家说道:“李叔,你没看到那些农奴的身体吗?他们在地上的草屋既不遮风,又不挡雨,怎么能不生病?生了病,哪来的力气种地?让他们住得好一点,吃得好一点,才有力气干活嘛。”
说完,李唐摆摆手,转身走了。
杜嬷嬷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半晌才嘀咕道:“真是小人得志,刚刚发了点财,就得意忘形了。”
杜姜和柯子棋从新屋里走出来,正好听到杜嬷嬷这句话,立刻沉下了脸。
“嬷嬷在说夫君的不是吗?”
杜嬷嬷吓得一激灵,连忙撩衣下跪。
杜姜没有像往常一样阻止她,看着她跪在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不要让我再听到类似的话,否则你就回国都去,请阿母再派人来。”
老周不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