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三章 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叫抄呢?(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三章 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叫抄呢?

在唐月雯看来,姜玉楼能给她说这些是非常难得的,甚至有些出乎她的预料了。

该说的都说了,姜玉楼也收起了话头,默默地开始了干饭。现在,还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他也没有资格谈那些情情爱爱。

下午可还有繁重的农活等着他,要是不赶快吃,可是会耽误事儿的。

两人默默吃完饭后,互相道别。

离开食堂后,姜玉楼赶紧朝着校门口走去。

学校离他家并不近,差不多有四五十里的路。要是靠走的,以现在的路况,到家都要到晚上了。

不过幸好有马孝在。

“叮铃,叮铃!”

自行车铃声在他身后响起。

不用回头,他也知道是马孝来了。

马孝和他同班,也是一个村的,但马孝的家庭条件比他好太多,家里为了马孝上学方便,还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

也许在后世,自行车不算什么,扫码都能骑。可是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一辆自行车价格在200元左右,城里的工人阶层都要几个月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更遑论乡下了。

也多亏了有马孝上学放学骑车载他,否则的话,这几十里路,对他来说真的是大难题了。

此刻,身材高大,剑眉英目的马孝骑车停在了他身边,从车上下来后,马孝打趣道:

“楼子,刚才在食堂你怎么和那个唐月雯坐一起了?不会是对人家有意思吧?”

姜玉楼耸耸肩,神色镇定地道:“都是同学,我那桌又刚好没人,我还能赶人家走不成?”

马孝这才正色道:“没那个心思就好,那个女同学家庭背景太差了,你俩在一起,会连累你的。咱们毕业就是高中文凭,最差都能在县里找到工作,以后就是城里人了。唐月雯呢?她背景有问题,除了村里,哪里会要她。好不容易能离开农村,可千万不要走错了路。”

姜玉楼有些意外的看着他,“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这些心思,不像一个十七八的年轻人能想得到的。

“是我爸告诉我的。”马孝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也就是好兄弟,旁的人他才不会说嘞。

姜玉楼了然,果然,马孝他爸不简单。看问题看得清,怪不得在农村都能打拼出那么大一份家业,心里不是完全认同,却依旧感激地说道:

“我知道了,你放心,我和她就是简单的同学关系。”

“那就好,快上来吧。”马孝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不爽道:“这天气,烦死个人。”

将从图书馆借来的小说抱在怀里后,姜玉楼坐上了马孝的自行车。

两人共骑一辆车,在闲聊中,越走越远。

将近两个小时后,两人终于回到了村里。

之所以骑了这么久,不是马孝骑车慢,而是这个年代路况不好,别说柏油马路了,村里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路,都是土路,再加上下雨,根本骑不快。

到了村头,两人分开,姜玉楼回了一趟家,将书包放好,换了身干活的衣服和鞋子后,去了自家的地。

此时,父亲姜建国和哥哥姜援朝正在地里挥汗如雨呢。

春天的农活,不外乎是耕地、播种、插秧等。

在没有机器的帮助下,效率低不说,还累人。

当姜玉楼深一脚浅一脚走进田里,父亲和哥哥看到他后,都冲他笑了笑。

小雨淅淅沥沥地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简单打了声招呼后,三人卖力的在田里苦干了起来。

天渐渐黑了,虽然还有很多工作没做,但是今天也必须收工了。

同父亲和哥哥回到家后,母亲李秀莲将蒸好的黑馒头端了上来,几个人就着土豆白菜大快朵颐着。

家里人关心了一下姜玉楼的学业后,便各自忙活自己的事。

姜玉楼回到自己的房间,稍作休息后,拿出了那份报纸。

写作,就是他给自己找的出路。

只是,虽然脑海中有不少后世名著和故事,可是以他的文学功底,想要把他们一一展现出来并不容易。

他要做的是在脑海中的万千丛书中,找出一本适合这个年代,并且容易上手的书。一来可以让他练练手,二来呢,也要符合他当前的人设。

毕竟他现在就一个高中生,要是突然写出一本大作出来,属实有点耸人听闻了。

写什么好呢?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想到了村里老人给他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芳桂,是陕地蔺店乡人。他念书苦读一门心思为科举高中,一路苦苦赶考直到五十二岁皆不如愿,失望之后便不想再跑那条路了,于是偶然间开始了戏曲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五十二岁弃仕途试笔写戏的十年间,先后创作了八部本系和两部折子戏,通称十大本:《春秋配》、《白玉钿》、《火焰驹》、《万福莲》、《如意簪》、《香莲口》、《紫霞宫》、《玉燕钗》,《四岔》和《锄谷》是折子戏。

这些戏本中的许多剧目,随后几乎被中国各大地方剧种改编演出过,经近二百年而不衰。后人将《万福莲》改编为《女巡按》,大获好评更热演不衰。

晚年时,李芳桂由于影响太大,不符合清朝的统治思想,被清廷通缉,继而被气死。

其人的一生堪称传奇,但是在外界并不为人所熟知,很有改编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国内有一位大作家也从李芳桂的事迹中摘选了一段,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还因此获了奖。

那位大作家叫陈中实,那篇获奖的短篇小说当年刊登在《人民文学》,小说的名字叫《李十三推磨》,这篇小说当年更是荣获“茅台杯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而且,写这篇小说的时候,陈中实的《白鹿原》已经出版,可以说正处在创作的巅峰期,笔力毋庸置疑。

这篇小说他曾经看过,内容虽然记不太全,但是大致内容还是知道的。

如果以李芳桂的故事为蓝本,确实很适合练手。

想到这里,姜玉楼找出一本没有写过字的本子,在封面上写了《李十三推磨》五个大字。

梁园筑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一朝穿书,谢念月成为书中的小炮灰,睁开眼就在出嫁的花轿上。不对,原文里嫁到将军府的人分明是恶毒女配谢莺莺,为何会变成她?难道谢莺莺也重生了?不怕,手握万界交易系统,搬空渣爹库房和国库后,挂上去瞬间就能
花生西瓜
99张和解符
99张和解符
三年前,林惠兰跪在剑宗门前,求来了一纸婚书。大婚当夜,陆长生送给她99张和解符,承诺只要和解符没用完,他们就永远不分开。成亲三年,林惠兰每出去陪一次白月光,他就会用掉一张和解符。直到最后一张和解符化为
愚赶山
强龙下山
强龙下山
十年前,他惨遭灭门,被敌人追杀,颠沛流离。十年后,他潜龙出渊,携通天本领,强势归来。论实力,武神是我大师傅,手持玄元,败尽天下!论财富,财神是我二师父,财神指环,予取予求!论权势,帝师是我三师傅,令出
羡门子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刚接手宗主之位的霍亥,绑定宗门气运,只要宗门没落,即可证道帝境。可为什么他每每下达一个搞垮宗门的指令,都会事与愿违?“宗主糊涂啊!二长老雁过拔毛,本性贪婪,怎能掌管库房……什么?库房灵石快放不下了?”
火爆小葵花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李祺穿了。而且好死不死穿成了李善长的独子!为了避免抄家灭族的命运,李祺索性开始了作死之路,无条件跪舔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什么?有贪官?”“陛下勿忧,剥皮实草了解一下!”“什么?明初文人多
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