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123章 争什么(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23章 争什么

一直到张榜结束,一干考官都离开了贡院,李清也没等到判决结果。

一正二副三位主考,一起前往乾清宫复命。

承辉帝看上去心情不错,勉励了几句之后,把两位副主考打发了,让李清一人留下。

君臣二人独对的时候,承辉帝的语气就没那么客气了。

“朕观一甲前三的卷子,以文采观之,并无伯仲之分,最后的排名,爱卿以个人喜好而定。朕以为,并无不妥之处,只是爱卿要当心了,都察院的有心人,怕是会不安分啊。”

承辉帝的态度很明确,你搞的小手段,朕觉得无伤大雅,就不跟你计较了,但不是朕不知道,而是一清二楚。最后,如果被都察院的人拿排名说话,弹劾你的时候,也别指望朕出面帮忙平事,你自己想法子搞定。

从承辉帝的角度看,会试前三名的排名很有意思,内阁里至少有三位阁老不满意。谁当阁老,手下没点虾兵蟹将,这些人鸡蛋里挑骨头的本事,承辉帝还是很有信心的。

尤其是会元的卷子,里头心学一脉的气质,隔着十几步都能感受到。

程朱一脉与陆王一脉之间的学术之争,从明朝打到大周朝,一百多年了,也没停手的意思。都是圣人一脉,为何要打架了呢?这个事情说起来话就长了。

汉初的时候,皇帝用的是道家的黄老之说治国。那时候儒家各种被歧视,窦太后深知干过一件事,把一个儒生丢猪圈里跟野猪搏杀。那时候是儒家,自己的内部也分好多个派系互相干,互相看不顺眼。

一直到董仲舒出现并与汉武帝达成了一致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往后想对消停了那么一段时间,东汉的时候,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又干了起来。

这个可以理解为传统门阀与后起之秀之间的干仗。

在往后就是一个对外的阶段了,佛教入侵后并快速壮大,甚至对儒家形成了压制的局面。

从中晚唐到北宋这段时间,差不多都是佛教占了上风。

这个怎么解释呢,人都是需要精神世界的。儒家对比佛教,门槛高了不少。

教派这个东西怎么讲呢,在下沉市场优势明显。

不过佛教的日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历代皇帝中不乏灭-佛的举动。

具体原因嘛,就是寺庙有田产,还不交税。稍微想有点作为的皇帝,一看这个就表示不能忍了。我得干它!还有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论是寺庙还是道观,总有一些不正经的假修行者。接着信仰之力敛财,各种奢靡银乱。

你都给自己养成肥猪了,还没有自保之力,皇帝看见了会怎么想呢?

反复被收拾后,在这片只有皇权掌握了与上天沟通权利资格的土地上,宗-教也成为辅助皇帝统治的工具,不愿意当工具的,那就请去死好了。

回到北宋年间,当时的儒家为了对抗外来宗教的侵袭,一代学者们进行了反思,并反过来研究佛家经典,将一部分有用的东西纳入到自家的体系内。

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二程,朱熹、陆象山,以及后来的王阳明,是二人学术的继承并发扬光大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学和心学之争,是兄弟之间的学术思想之争。

只不过二程这哥俩,生前怎么都想不到,他们的学生后辈,能打出狗脑子。

那么这两派争的都是什么呢?

自然是话语权,对于儒家经典的解释权!要不是朱元璋横插一杠子,非要以理学为显学,逼着参加科举的人只能学朱熹,没准明朝的两派学者能打的更凶残。

言归正传!

承辉帝的敲打不轻不重,无非就是让李清明白,伱们搞学术之争的事情,朕不插手。但是你要想糊弄朕,那是万万不用想的。

李清当然听懂了承辉帝的意思,每个皇帝的执政风格都不一样,李清了解承辉帝的风格,自然要做出明确的表态:“臣谢陛下宽仁,臣知陛下有志复汉唐之风,然则当今儒学一脉执牛耳者,多为因循守旧,暮气沉沉之辈。于陛下之志,多有不谐者。故臣窃以为,破旧立新,正当其时。”李清也是有雄心壮志的,只不过他认清了现实,想改变就必须进行变革。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李清的意境是要高于张廷恩的。

“哦,以爱卿之见,如何破旧立新?”承辉帝来了兴致,吩咐裘世安搬个墩子来。

李清谢过落座,昂首对视皇帝时,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斗志。

“臣以为,明太祖重农耕而轻工商,埋下了明末财政破产的祸根。本朝太祖有所改善,该因立国之初,事事求稳而略作微调。后因开海之利,大大缓解财政之困,旧有势力过于庞大,很多事情耽搁了下来。陛下有太祖之风,臣愿为过河之卒,不求一时,但求一世。。”

话不用多说,李清干脆利索的表明的态度。

通俗一点可以这么理解,我早看朝中这帮虫豸不爽了,当初我上奏清欠,被人群起而攻之,这个仇我得报。传统力量太过庞大,那就想法子拉上新的力量进场。我可以花一辈子的时间,慢慢的跟这帮人耗到死为止。

所谓的新,自然是现在看起来还很弱小的工商。

李清这个观点,与承辉帝要解决朝廷财政困难的阶段性目标是高度重合的。

每个朝代其实都差不多,一开始治理成本都不高,越往后,治理成本就越高,同时财政收入的增幅远远落后。这个矛盾无法解决,总是会一直存在的,都是一个阶段又进入一个阶段。可以理解为周期,但不是经济周期。

农耕集权时代是没有所谓的经济周期的,也不存在通货膨胀。明清两朝,全世界的白银都在涌入中-国,也没见整体物价有太大的波动。原因就是白银没有变成资本,也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这就是制度性对工商业压制的带来的必然结果。

生搬硬套前苏的五阶段理论,强行套了一个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

(本章完)

断刃天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向缺陈夏
向缺陈夏
终南山,世人只知终南山有全真教,却不知终南山下有一座破败的道观。那一天,古井观的人横空出世,从此名冠天下!古井观唯一扣扣群:683117908,进群需要验证,请备注你在酷匠的名字,消费过的读者10块就
困的睡不着
加油,小豆包
加油,小豆包
关于加油,小豆包:莎头同人文势均力敌,要么成为敌人要么成为爱人。从年幼一直到白头,爱情的种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心里发了芽开了花!(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兜姐
工程打工记
工程打工记
关于工程打工记:以真实经历深入展现少有人触及的工程行业的普通人生活,从工作上的无知到游刃有余,原生家庭的否定与贬低,感情之路的坎坷,书写当代小人物的生活成长过程。
体仁
情满女监
情满女监
我被女朋友的爸爸利用职权,调任到了边疆最艰苦恐怖的重型女子监狱,这里关押的女人全部都是重型罪犯,每一个都是穷凶极恶之徒。来到监狱的第一天,我就被这座监狱里的一名极为美艳的女死刑犯给狠狠的上了一课……她
花缘本尊
影视之多子多福
影视之多子多福
作者本人喜欢看综影视这类型的小说,就想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人物,没有任何逻辑思路,纯粹写着玩儿。甄嬛传—沈眉庄(完)终极笔记—原创(完)甄嬛传—方淳意(完)甄嬛传—李静言(完)父母爱情—原创(完)沙海—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