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第六百八十二章 教育之部署(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六百八十二章 教育之部署

“世间千般事,亦复如是

他看先三人,沉声道:“民族血性之觉醒,此乃天赐良机,我欲趁此良机,大兴教育之改革,开天下民智,启蒙亿万黎庶,发掘人才,以壮国家

“太学宫是百姓心中的圣殿,这个圣殿相当于理想和权威,它必须做出表率,这代表着朝廷的态度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朝廷的态度,往往能决定时代的步调与风潮

“故太学宫之改革,已经到了部署之时

庄玄素倒是听明白了,她沉声道:“你这是已经有计划了?”

周元淡淡道:“陛下会很快下旨,任命樵山公为太学宫大祭酒

“樵山公要做的事,是要主动上书提出改制,并完成太学宫上层的意见统一,团结改革派,抹去顽固派,把太学宫拧成一股绳,为改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半年内,我要看到太学宫上上下下每一个人都喜迎改制的到来,在此期间,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内廷司要负责帮忙处理

“该杀的杀,该赶的赶,绝不手软,绝不留情

沈樵山脸色发白,颤声道:“你…你这是要老夫做千古罪人?”

周元道:“千古圣人我都让你做了,千古罪人你便也做做吧,况且有人恨你,自然也有人拥护你,比如另外几科的学生

“太学宫要改制为六科,除了文学之外,增加医学、工学、理学、算学和武学

“文学、武学、医学不必赘述,工学即为所谓的奇技淫巧,我们大晋能工巧匠不少,但往往都是家族传承,技术没能得到广泛传播,没能造福天下,垄断也失去了革新的动力,也容易造成失传的现象

“我们大晋需要无数的能工巧匠,大到房屋、船舶、桥梁的建造,小到桌椅、器具的创新,都需要他们

“理学是对天地规则的探索和总结,是对自然世界规律的参悟,天气的变化、大地的波动、水的运动、力的轨迹,一切的一切我们都需要了解

“佛朗机炮就是这么来的,燧发枪就是这么来的,谁要说这个不重要,那就先吃我一发子弹

他拿出了怀里的燧发枪,对准了沈樵山。

沈樵山面色一变,当即道:“老夫认为这个很重要,子易说得相当好!”

周元收起了枪,淡淡道:“刘大人需要负责的是,如何让工学、理学、算学这些学子,毕业之后有地方可去,有活计可做,有钱财可赚

“只有金钱和社会地位,才能催动一个行业或学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去带动人们想要去学习这一类学问,是需要详细设计与部署的

“你可以请教这些行业的佼佼者,也可以与陛下商量如何改制,比如将来的工部,就只任用工学和理学毕业的学子,给他们出头的路,他们自然就愿意去学

“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刘大人,周某拜托了

刘敬咬了咬牙,道:“只要陛下没有意见,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周元道:“陛下是明君,于国有利之事,她都会支持

庄玄素皱眉道:“那我做什么?督促他们办事?”

周元笑道:“这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你要把内廷司的情报网络全部发动起来,全天下搜罗人才

“新的学问需要教材,需要先生,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去编撰和教授,只有内廷司能找到他们,能把他们聚合到一起

“给他们金钱和荣誉,让他们来神京

“实在出色却坚持不来的,那就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逼他们来

“这样的事,内廷司就不需要我教了

庄玄素冷冷道:“我会把今天的事,如实禀告陛下,陛下同意,内廷司就会全力以赴

周元笑了起来,缓缓点头。

大师姐不是蠢人,她当然会支持的,她想要的是皇权,是繁荣的天下,这件事与她并不冲突。

俊俏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克系执法官
克系执法官
污秽的野兽垂以蜜饵,引诱驯良的灵魂堕入深渊……承载万重信仰的旧日支配者的漠视下,唯有执法官在清算一切……
机智的黄瓜
熢火之下
熢火之下
特别纪念小知闲闲,抗战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简单抗争才是这个世界主旋律,缅怀先烈。
横霸
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
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
吴杰发现,这个主神空间有大问题啊!元祖无限的副本但是是无限世界的开局! 主神空间里的强化全都改了名字,而且......总之,这问题可太大了。 算了,活过生化二就算大成功。
闪耀银河系
闪婚三年被绿,我提离婚你跪什么
闪婚三年被绿,我提离婚你跪什么
先婚后爱+追妻火葬场+1V1,双洁】【清冷傲娇千金vs深情偏执霸总】闪婚三年。沈知一直以为贺云深只是生性冷淡自持,以为自己的爱可以慢慢将他融化。直到贺云深回国的那天,她听见别的小孩叫他爸爸,才发现自己被戴了三年绿帽子。她爱了他十年,等他三年。却换来一句“当下她是最好的选择,我跟她,没什么感情。”沈知毅然离婚,从此人间蒸发。贺云深和所有人一样,都以为她走不了多远,迟早乖乖回到他身边,却久久不见她回
长川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