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剑天外来

第五百零四章 围城,算计(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五百零四章 围城,算计

“姑娘……”

刚逛到稻香村,贾琙与贾宝玉宝钗、黛玉几人纷纷驻足。

“柴门闻犬吠”

“呸呸,哪有说这个的!

不知是谁提起了风雪夜归人这句诗,湘云赶忙岔开了。

虽然这也是写茅檐草舍的诗句,但是放在这里可不应景,加上他们又是提前来了贵妃省亲的园子,要是传扬出去,就怕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应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这句我感觉也不错,竟是没想到,这里居然会隐藏了这么一处妙处,这景致但凡是看到的,怕是都能勾起归农之意,当真是鬼斧神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呢?我感觉这句诗传唱度要比稻花高,要是起个杏花村,等以后有机会我定然来这里讨一壶酒喝。”

“你瞧她嘴颦的,怕是以后会成个大酒桶呢!”

“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七嘴八舌地看着眼前的这个不大的园子议论了起来。

贾宝玉听到湘云的话,笑着摇了摇头。

“之前有两位先生想了这个名字,不过老爷说这是犯了正村名,所以我才想了一个稻香村的名字。”

听到这里,众位姑娘有些讶异,之前她们可没有想到这一处,听贾宝玉解释了一下,她们转念一想,又觉得很对,这里只是一个小院子,若是加上了一个杏花村的名字,怕是有些恃宠而骄了。

宝钗看着贾琙站在门口,没有出声,似乎有些出神,于是便轻声喊了一声。

“琙兄弟,在看什么呢?”

宝钗的声音不高,迎春、探春、湘云、贾宝玉,黛玉几人在看这个院子,除了一直跟在贾琙身边的惜春,也没有人注意到。

这次来的也不光是她们这些姑娘,像她们身边的大丫鬟,也都一道来了,迎春身边的司棋,探春身边的侍书,惜春的小跟班入画,还有宝钗身边的莺儿,以及黛玉身边的紫娟,湘云身边的翠缕。

说起来,这一次游园人还是不少的。

惜春扭过小脑袋,看了看这个姑娘,也没有说话。

贾琙离京的这段时间,她与宝钗接触的次数也多了,知道这个姑娘不是个尖酸刻薄之辈,反而是一个心细如发,待人周道的人。

站在门口,贾琙幽幽一叹。

“站在门外的人都想见识一下门内的风景,但是门内的人却都想出来,你们说这是不是很讽刺??”

贾琙也不知是在和谁说,不过惜春和宝钗都听懂了贾琙的意思。

宝钗语气一顿,有时候贾琙的话并不好接,就像是这句话,她大概是听懂了对方的意思。

那些平头百姓,挖空了心思想成为那些朱门大院之内的人。而这些朱门大院的人,又嫌弃这一成不变的生活,想着出去。

这话是很有深度的,它说的是人性,永远不知满足。

“那就翻墙出来啊!

夜静不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团宠:传说中的旭日山庄三小姐
团宠:传说中的旭日山庄三小姐
关于团宠:传说中的旭日山庄三小姐:传说旭日山庄的三小姐肤白貌美倾国倾城,只有碰见了的倒霉蛋才知道那是如何一个绝世小魔星。长得粉团子一般的慕容晓只想学武侠话本里面的女主,喝醉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挑衅最厉害的盖世英雄。贤良淑德什么的都见鬼去吧。全庄上下为她的终身大事愁白了头。只有她的兄长见不得她出嫁,看着围绕她身周的各种,什么陌上的野花、幼时的榜样、昔日的竹马、后来的朱砂痣白月光,无论是她自己主动飞蛾
天涯梦女
天命之人
天命之人
距离竞聘报社副总编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上司被抓,我被发落去农村养猪。
易克1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大婚之日陈昂之妻李紫薇在众目睽睽之下奔向她的白月光,在无数宾客的嘲笑之下,他一步步登顶权力巅峰,君临天下! 而李紫薇再次面对陈昂,只有后悔!
庆十七
冷面军少求上门,媳妇太猛一胎三宝
冷面军少求上门,媳妇太猛一胎三宝
上一世秦小霜因为渣男误了高考,还倒贴为渣男谋工作,嫁到婆家操劳半生,生生熬成黄脸婆,最后还被负心渣男害死。这一世秦小霜重写命运!谁说要成五保户了?家里是村中首富,招上门女婿!作为长女,秦小霜肩负顶立门户重任,重新考大学,挣下亿万家财,再招个好看体贴上门女婿,美美过日子!隔壁军官哥哥瞿临川,玉树临风,俊美无双,温柔体贴,秦小霜瞧着不错,捞为金龟婿。有人惋惜觊觎,欲搭救于水火。瞿临川却红了眼:他心甘
君在无忧山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关于历史云盘之周王朝:不脑洞,不爽文,真实的历史故事。帝王的嫡长子为何会三番五次被遗弃,最后被迫务农,他和后代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成为中国最长的王朝,八百年周天子却给我们带来了一幕幕精彩的传奇故事。他们缔造传奇“凤鸣西岐,姜太公封神,拿一片树叶封侯,五张羊皮换大夫,千金买马头”。他们荒诞奇谈“王被天谴雷劈,被人淹死的周天子,烽火戏诸侯,宋襄之仁,借腹生子,奇货可居”。他们雄才大略
司马负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