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符箓传

第247章 逼近载具却步步惊心(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47章 逼近载具却步步惊心

纳兰明珠嘴上喊着,眼睛瞪着,显然有些不可思议!“墙壁上的一幅画,竟然在这方寸之间得到了灵验?!”

匪夷所思的同时,侍者似乎深陷这道不解的漩涡,但却联想起了一些事……“难道方才墙壁上的画,是由这里的造物主所画?”

即使如同纳兰明珠猜想的那般,这也不足为奇,只要穿过方才那条“深渊”般的甬道便可轻松做到!只是一般人,可能还未走出,便会被那“无尽的深邃”所吞噬,成为无穷黑暗的阶下囚,然后终老至死成为一堆白骨……

这样的猜想不是假说,因为具备极端坚定意志的侍者,就在方才通过甬道期间,感到了诸多的毛骨悚然……而这些东西,竟然在黑暗中放出了荧光!而且,那些满目袭来的“荧光”,可解读为“它们”最后的倔强,或仍旧带有不灭的惆怅!另外,这些诡异东西的触摸感也不是很好,即摸上去感觉凹凸不平,甚至“小洞”连连!可就在接触的一瞬间,似乎还能感觉到,数条千足的爬行动物登陆手掌之巅……因此,在这条被黑暗吞噬的甬道内,是否堆积着具具白骨?若是如此,又会有多少冤魂相互倾诉着不甘?

总之,这些都已成为了过往,唯有现实才是最新的路障。纳兰明珠看着眼前这辆载具心有所想,但却完全不知航向!因为眼前这个方寸之间,看起来更趋向密闭空间,穹顶仍旧是无穷的黑暗,四周更是有着厚重巨石的隔绝!唯有一盏孤独的煤油灯,照亮在这方寸之间,也同样照亮了这辆独孤的“木仙”!

看到这,侍者开始庆幸,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仍旧还在,因为联想不断!

“还是那张画……有个人像是动用了意念,竟让这载具飞速旋转!莫非,我接下来要使出‘幻想’才能突破这道无穷的黑暗防线?”

纳兰明珠将意念称之为了“幻想”,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是个庖丁而非跳大绳儿的,舞个刀切个肉的手拿把钻!但要用手指指自己的脑袋就能趋动眼前的载具飞旋,这档子玄幻的事,他没这点手段!

侍者还以为,方才见到的那张红毯,是天堑变通途的一次“护送”和关键助攻!结果到头来却仍然是一场空!想要见的人没见到,想要问的缘由也还是一场梦,空悲切,黑暗间,似乎也白了少年头!

不过,对纳兰明珠来讲,空叹还不如查看眼前的这辆载具,兴许就是通向异空间的关键!

从发觉到醒悟,侍者的意识来的稍晚,因为他最重要的羁绊——侍神萤火虫,目前已然来到了载具身边……

“嗯?早知如此何必驻足?!别着急,小虫子们,小爷我马上追随你们的脚步,一探便知!”

言闭,纳兰明珠缓步走向了眼前的载具……却有着方才通关木鱼连排机关处才有的感觉——“高处不胜寒”!

“嗯?这步步惊心的感觉,为何让我感到深陷泥沼,一眼也望不到边!”

木杉叨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李世辉小时候他就经常听奶奶讲她们当年在山沟沟里开荒的故事,感觉很是向往,长大了后就做了一个荒野求生的博主,没想到意外魂穿到自己英年早逝的三爷爷身上,他开始利用自己荒野求生的本事,在这片黑土地上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四季执笔
海岛军嫂美又飒,高冷少校领证了
海岛军嫂美又飒,高冷少校领证了
简介:【高冷海军少校VS军工研发软萌女,穿越,双洁】大龄日日被催婚的司锦年,为了还耳朵一个清净,答应老妈的去接徐阿姨家的女儿沈安安。不料,码头遇见一位软萌少女。少女身姿窈窕,却能拳打小贼。司锦年一时鬼迷心窍,竟拉人扯了证。沈念安穿越成了七零年代的资本家小姐。为了躲避下放大西北的命运,被父母塞上远洋的轮船,寻找海岛当兵的未婚夫。男人不喜欢她,却为了躲避催婚与她打下结婚报告。俩人约定当假夫妻,但不知
莓莓酸奶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苏默无意间发现牛皮袋子居然可以通向古代,并认识了大夏倾国女帝林曦。女帝所在世界正值大饥荒年,庄稼颗粒无数,饿死的人无数,更是激发了各国之间的战争。女帝正率领五万士兵守城,被蛮国二十万精兵包围。在粮食与水都快断绝之际,女帝跪求神灵保佑。碰巧遇到苏默通过袋子传送过来的方便面等物资,以为是神灵显圣,将苏默称呼为天尊真神。两人建立沟通后,苏默给女帝传送了大量的物资,而女帝则反馈给苏默金银珠宝,古董等物品
王公语腾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前世周志高因前女友劈腿分手气不过,反被人打住院,贵人张同伟出事,今生以一枚子弹入局,美女县长刘晓雅空降当靠山,竟惦记我身子数年之久! 既已重生,先借刘晓雅关系步入正轨,再一步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成为那人人敬畏的大领导。 阴谋旋涡再凶猛,我亦可扶摇直上! 十年后青云堂,已升任部长的刘晓雅轻声道,“老公,吃饭啦,等会你还要接待各国领导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