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353章 三个科学家(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53章 三个科学家

我们可以在搜集徐光启著作的同时,看其是否有学生、子嗣继承其学术衣钵,若有,便可招入科学院。

其二乃安庆府桐城县的方以智,此人虽为复社四公子之一,却与其他三人颇为不同。

他曾师承白瑜、王宣二人,学习物理。江西人王宣曾著《物理学》,方以智受其启发,近两年正在编写一本名为《物理小识》的著作。

不过此人前年中了进士,如今在北京大明朝廷担任翰林院侍讲。

若能将他请来,科学院物理一科便有了奠基人,便是其学科,以方以智的天赋,也能有所成就。”

说到这里,刘升停了下来。

只觉得方以智如今在北京,又担任翰林院侍讲这种大明皇帝亲信职位,还是定王、永王的讲课老师之一。

大崋想将他请回来,怕是不容易。

让讯风卫以非正常手段将他弄出京城,倒是可以,但又怕他心中不满,将来进了科学院也不好好搞研究。

属实麻烦。

于是他接着说起第三人,“这第三人,乃西安府泾阳县的王徽,此人已七十二岁高龄。

其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四年官至辽海道监军,后因‘吴桥兵变’受孙元化牵累,问罪充军,之后遇赦归乡。

此人在数学、物理颇有研究和著述,尤其是在机械物理一道,著有《远西奇器图说》、《新制诸器图说》等书,对机械物理研究之深,应用之多,堪称当世之最。

今年闯军攻入西安府之前,朕便派出讯风卫前往陕西,准备保护王徽并请他来南京。

根据讯风卫的消息,此事虽多有波折,但好在王徽一家目前安然无恙,已在来南京的路上了。”

宋应星听终于有一个多半能来科学院的,不禁松口气——若刘升说的三个人不是死了便是人在大崋控制领土外,他还真不知道怎么请过来。

想到一位研究科学之道的前辈将要来到南京,宋应星便道:“待王老来到南京,微臣定多向其请教。”

刘升道:“王徽年事已高,他来南京后,让他继续之前的研究,带带学生就可以了。科学院建设发展之事,宋卿既为院长,便该负起责任,不必让王徽过问。”

这是不让王徽插手科学院管理啊。

宋应星若有所悟,却并没有问为什么。

刘升也没解释,他相信等王徽来了,宋应星自然会知道他这么嘱咐的道理。

不仅是因为王徽年事已高,还以为王徽是相当虔诚的天主教徒。

事实上,这个时代很多研究科学的士人都与天主教等西方教派有些关系,至少是和传教士有所交流。

其中有不少人都入了教。

但入教后也有浅信徒和虔信徒之分,王徽就是个虔信徒。

他对数学及机械物理方面的研究就不多说了,还翻译了许多天主教经典、教书等,甚至在生活中也按天主教徒的标准要求自己。

比如说,让传教士为家人受洗。

又比如说,十几年前因妻子尚氏只有二女,无子,他便在父亲等亲人的压力下,取了年仅十五岁的申氏传宗接代。

然而取妾在天主教中为重罪,王徽常因此感到痛苦。在申氏过门数年,并为他诞下二子后,他竟要将申氏改嫁他人!

这件事连与他交好的传教士金尼阁都觉得太违背中国法理人情,不愿帮他。

申氏更是痛哭欲死,表示愿意入教,终生守贞。他的妻子尚氏也极力反对。王徽这才不得不作罢。

由这件事可以看出,王徽绝对是虔信徒,而且对传教也比较积极。

刘升可不想让西方教派过度影响大崋科学院,自然不希望王徽插手科学院的管理···

下午,侍卫来奉先殿通报,“陛下,名医吴有性已在前殿等候。”

刘升听了面露喜色,当即道:“快宣。”

很快,在宦官的宣召声中,在侍卫的引领下,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瘦削老者进入奉先殿。

第二更。

晚安~

灵灵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阴差来了
阴差来了
“吃了这坨屎,我认你当兄弟。”校霸亲昵的拍打我的脸。我问脑海中和我共用一具身体的阴差:“你怎么看?”
西西佛斯
死亡回溯
死亡回溯
有人告诉我女友三年前就死了,为了追寻真相我加入十三局。当档案再次打开,那些尘封的谜团扑面而来。有人死了依旧在直播。有人或者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当有一日,我再次打开档案,却发现身边只剩下了自己。记住
刀来
逆天丹尊
逆天丹尊
本是先天奇才,却因武魂被夺,血脉受损,沦为废物,夺取武魂之人,却被世人追捧,享受无上荣耀。一朝仙帝记忆觉醒,修五行仙法,凝聚五种武魂,开启一条称霸九天的强者之路。什么双生武魂?什么千年不遇的奇才?什.
梦醒泪殇
追凶遇见诡
追凶遇见诡
追捕嫌疑人不小心翻进女厕所怎么办?一起疑似自杀的命案牵引出诡异事件,某小警察卷入其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离奇故事。
流云
官路:从与女书记陷入绑架案崛起
官路:从与女书记陷入绑架案崛起
古人说“一臣不事二主”,吴欢却因为一起绑架案,很幸运地得到新领导的赏识。一个毫无家庭背景的农民子弟,从人生低谷迈上权力巅峰,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力游戏中一路逆袭,靠的就是一心为民的初心......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