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676章 绕道为检测,帝国乃机器
往后的时间里,高原古羌族与周王室的关系还算可以。
直到后来陇西被戎狄控制,切断高原古羌族与周王室的交流通道,双方从此彻底失去联系。
戎狄控制陇西时期,高原古羌族曾与戎狄屡屡发生冲突。
由于高原环境较为恶劣,高原古羌族又多以零散部落为主,导致整体实力不济,与戎狄的屡次冲突,结果都是以战败告终。
伴随姬宫湦攻灭陇西诸戎,借着又往西北大幅开疆拓土,使得周王室与高原古羌族的交流通道重新打通。
高原古羌族听闻,很快便联想到部落的古老歌谣。
古老歌谣所传唱的内容,正是古羌族与姬姓周室的历史渊源与过往事迹。
此前,高原古羌族遭受陇西诸戎压迫,生活其实并不好过。
现如今,周王室不仅卷土重来,而且直接设置陇西郡与北凉郡,一副要永久管辖的姿态,使得高原古羌族陷入犹豫之中。
一方面,高原古羌族迫切希望改变穷苦的生活。
另一方面,由于与周王室断绝联系太久,高原古羌族无法确定,周王室对待高原古羌族的态度如何。
便在高原古羌族犹豫不决之际,大周帝国正式设立,再度让高原古羌族陷入迷惑之中。
直到时间缓缓流逝,眼见大周帝国对高原并无攻取之心,古羌族才逐渐卸下防备,开始走下高原,与大周帝国接触。
经过深入接触,高原古羌族才明白,大周帝国脱胎于周王室,却又高于周王室。
对待周边部落子民,始终坚持以优渥的国策,争取对方主动归附为主。
倘若无心归附,只要不与大周帝国敌对,不做损害大周帝国之事,大周帝国便不会主动进犯对方,甚至还会与对方交好。
陇西郡与北凉郡的驻守甲士,便来自华夏九州各地,其等现身于此,便完全能够证实上述的说法。
至此,高原古羌族终于不再犹豫,纷纷离开高原苦寒之地,前往北凉郡属寮,办理归附大周帝国有关事宜。
之所以选择北凉郡,而非离关中更近的陇西郡,真正的原因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陇西郡早已完成郡县制的推行,因此不再专门设立接纳归附者的机构。
北凉郡则属于屯垦性质,一直单独设立接纳归附者的机构。
姬宫湦得知后,并未立即修改完善,而是将之当作一种前期检验手段。
从高原出来,前往北凉郡与前往陇西郡,距离其实相差不大,如果高原古羌族真心归附,稍微绕一点路,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影响。
反倒是那些凡事只想着自己,不能受一丁点儿委屈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归附大周帝国。
在姬宫湦看来,好吃懒做、贪婪无厌、愚昧无知、爱慕虚荣、心狠手辣等等,均是普通人的本性,可以加入大周帝国。
唯独巨婴式的矫揉造作,不仅看着就令人恶心,还喜欢无事生非,需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前去处置毫无意义之事。
这类人,根本就不配成为大周帝国的新国人。
……
简而言之,大周帝国的总人口能够突破一千万,除了新国人的新生儿外,主要来源于四个方向的归附者。
第一,东北及北海以东零散部落。第二,江南地区大量的越族部落。第三,巴蜀南端与云贵的百濮部落。第四,西北的高原古羌族部落。
对待归附者,大周帝国始终坚持核心国策,那便是分散安置。
甚至早期的农庄,也鼓励分家析产,留下嫡长子继承家业,其他子嗣搬迁到其他郡县,租用新农庄成家立业。
之所以如此,好处有三。
第一方面,可以加快新国人融合,消弭不同来历带来的隔阂。
第二方面,避免民间形成宗族势力,加强大周帝国对乡闾的掌控。
第三方面,有益于加快形成相同文化,提升自我认同感。
坏处自然也有,譬如在无形之中削弱血脉亲情,容易导致孤僻与冷漠风气,出现父母偏心与赡养纠纷等。
但是,相比于打造强大的大周帝国,上述好处根本就不值一提。
强大帝国的基础,从来不是积极维护的血脉亲情,也不是所谓良善的社会风气,更加不是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
帝国永远是一台机器,若想长期正常运转,便需要持续提供动力与维护保养。
大周帝国的核心动力来源,正是新国人之策。
只要确保新国人之策始终不变,大周帝国的总人口便会快速增长,大周府库亦会扭亏为盈,大周王师更是持续壮大。
上述分析,姬宫湦当着太子姬宜臼的面,无比直白地说出。
如今的太子姬宜臼,早已和普通新国人的女儿成婚,虽然并来得及非诞下子嗣,却已经变得异常沉稳老道。
姬宫湦忙于开疆拓土,外加筹备往后的大举西征,逐渐将朝堂政事交给太子姬宜臼处置,甚至允许其接触蓝田大营的事务。
蓝田大营自创建之日起,定位便是大周王师的训练基地。
凡是响应征召,参加大周王师的青壮,都需要前往蓝田大营,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训练。
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才会根据各项数据,分派至王师十二军中。
倘若训练两年,仍然没有达到相应标准,那就只能清退。
当然,清退之时,会发放相应补贴,并提供其他工作岗位,供训练不达标者自行选择。
迄今为止,在蓝田大营训练不达标者,不过五百多人,大多是因为身体原因,极小一部分是吃不了苦,自己坚持要放弃。
姬宫湦让太子姬宜臼处置朝堂政事的同时,允许其插手蓝田大营的事务,目的便是让继位变得更加平稳。
当然,为避免沦为另一个赵武灵王,姬宫湦经过详细的评估。
在明确太子姬宜臼拥有最优先继位资格前提下,通过观测得到其德行不亏结论,才开始让渡部分较为边缘的天子权力。
朝堂政事早已实现处事依策而行,无需姬宫湦事无巨细。
蓝田大营仅能训练青壮,且并非所有事务都交由太子姬宜臼掌管。
姬宫湦需要牢牢掌控的,乃是人事与军权。